长沙理工大学由原国家交通部所属的长沙交通学院与原国家电力部所属的长沙电力学院合并组建,经教育部2003年4月批准。
学校坐落在历史名城长沙市,临滔滔湘江水,望葱葱桔子洲;校园芳草流青,秀木苍翠,理风文乐,激浊扬清;是湖南省文明高校和园林式单位。学校实行“中央与地方共建,以地方管理为主”的管理体制,是湖南省重点建设高校、交通部、国家电网公司和湖南省联办共建高校,教育部、中国人民解放军总政治部确定的国防人才选拔培养高校,教育部与国家民委组织实施的少数民族人才培养计划合作高校。学校坐落在历史文化名城长沙市,是“湖南省文明高校”、“党建工作先进高校”和首批“湖南省依法治校示范学校”。学校现有金盆岭、云塘两个校区,校园占地182.57万平方米(合2738.55亩),校舍总建筑面积98.34万平方米,国有资产13.44亿元,其中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21774万元。全校藏书总量292.49万册,其中纸质图书248.68万册,中外期刊3192种,拥有集借阅、查询、检索功能于一体的计算机管理系统。建有主干千兆、部分万兆的网络核心系统,多媒体教室与语音实验室座位10311个。体育运动场地18.54万平方米,其中室内体育场馆3.45万平方米。 学校拥有一支学历、职称、年龄、学缘等结构合理,发展趋势良好的师资队伍。现有专任教师1640人,其中正高职称206人,副高职称566人,博士236人,硕士782人。学校外聘中国工程院院士3人在校工作。师资队伍中现有国家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1人,国家有突出贡献专家1人,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第一、二层次人选1人,“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人选1人,***教学名师1人,全国师德标兵1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2人,交通部新世纪“十百千人才工程”第一层次人选4人,交通部“交通青年科技英才”6人,交通部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1人,交通部重点学科学术带头人2人,湖南省“芙蓉学者”特聘教授1人,湖南省首批科技领军人才1人。学校下设22个二级学院(系),现有54个本科专业,1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6个二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4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57个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具有授予同等学力人员硕士学位资格和工程硕士学位授予权。学校设置的本科专业分属工、管、经、理、文、法六大学科门类,是一所以工为主、文理交融、学科互补的多科性大学。 学校形成了以本科教育、研究生教育为主的多层次培养高级人才的办学格局和体系。学校设有24个教学院(部),54个本科专业,1个博士后流动站,1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6个二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4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57个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具有工程硕士专业学位和MBA授予权以及授予同等学力硕士学位资格。拥有7个省部级重点学科,11个省级重点专业,5个省部级重点实验室,4个省级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基地,6个省级基础课示范实验室,9个省级优秀实习基地。 学校学科建设水平不断提高,教学科研条件日臻完善。现有5个省部级重点学科,7个省部级重点专业,8个国家管理专业点,初步建成了特色鲜明的专业结构体系和优势学科群。学校设有81个研究所,56个实验中心(室),其中有亚洲最大的路面直道实验中心,中南地区最大的港航实验中心,华南地区最大的结构实验中心,具有国内先进水平的振动与噪声实验室和电力系统综合实验室,3个省部级重点实验室(道路工程实验室、桥梁工程实验室、高效热交换技术及设备实验室)。现代化的图书馆藏书丰富,功能完备。校园网络系统方便快捷,多媒体教学设施齐全。学校科研与科技产业向着高层次、大总量的方向发展,形成了以应用研究为主,基础研究和软科学研究为辅的科研工作格局和产学研相结合的模式,近五年来,已完成***课题19项,获***科研和教学成果奖7项,省部级科技进步奖和教学成果奖200多项,在研科技项目经费总额逾8000万元。学校面向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招生。目前全日制在校学生25578人,其中本科生21001人,博士、硕士研究生1537人。自建校以来,向社会输送了13万余名毕业生,历届毕业生受到社会欢迎,大多数毕业生成为单位的骨干,不少人相继走上重要技术岗位和领导岗位。“传承‘铺路石精神’,主动服务国家基础产业,强化学生工程实践能力,面向基层培养应用型人才”已成为我校主要的办学特色。 学校教学科研条件日臻完善。现有5个省部级重点学科,7个省部级重点专业,8个国家管理专业点,初步建成了特色鲜明的专业结构体系和优势学科群。学校设有81个研究所,56个实验中心(室),具有1个省部共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公路工程实验室,交通部重点实验室——道路工程实验室,湖南省重点实验室——桥梁工程实验室和高效热交换技术及设备实验室。现代化的图书馆藏书丰富,功能完备。建有先进的校园网络系统和多媒体教学设施。 学校坚持以教学为中心,始终注重人才培养质量,享有良好的社会声誉。近三年来,学生参加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普通高校大学生英语演讲比赛暨“CCTV杯”全国大学生英语演讲大赛、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电子设计大赛、建筑设计优秀作业观摩与评选大赛、“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等获得60多项次***奖励。特别是在2004年、2005年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中,共获团体一等奖1项、三等奖2项,个人特等奖2项、一等奖11项,2005年总分跃居湖南省高校第一。在2005年“CCTV”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中,我校选手荣获第二名,刷新了湖南省属高校的历史最好成绩。在2005年第七届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中,我校荣获两个国家一等奖;在全国第十届大学生田径锦标赛中,我校获得了4金1银2铜以及多项4-8名的好成绩,并获得女子团体总分第二名,男女合计团体第三名以及“精神文明代表团”称号。在2005年全省大学生定向越野锦标赛中,我校荣获女子团体总分第一、男子团体总分第二、学校团体总分第一;男子足球队在全省大学生足球锦标赛上成功晋级前三名。毕业生以基础好、素质高并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而深受用人单位的青睐和好评,毕业生就业率一直保持在96%以上。 学校现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依托培养干部基地,现有在校空军国防生283人。学校先后与美国、英国、法国、加拿大、俄罗斯、韩国及香港等1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建立了交流与合作关系,签订了23份友好合作协议。学校具有招收和培养来华留学生及港澳台学生资格,目前在校本科学历留学生30人,近年来共派出100余名在籍学生分别去美国、英国、法国、俄罗斯和韩国等国家和地区学习。 学校大力开展科学研究。2001年来,已完成***课题19项,获国家科技进步奖和教学成果奖7项,省部级科技进步奖和教学成果奖200多项,目前在研科技项目经费总额达8000多万元,科技服务产值6000多万元。发表的学术论文总量7000余篇,其中被国际三大检索系统收录360余篇,出版著作200多部。 面向未来,长沙理工大学秉承“博学、力行、守正、拓新”的校训精神,立足湖南,面向全国,着力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把学校建成以工为主,工、理、管、经、文、法等学科协调发展的多科性大学,实现从教学型到教学研究型大学的转变,达到国内地方性大学的先进水平。 沁园春·长沙理工大学50周年校庆·朱文杰教授2006年10月2日 南楚承辉,劈立黉区,寿庆五十。看莘莘学子,志图清远,肩扛使命,四校同弛。电力交通,轻工水利,创论十大关系时。工业化,注纪元责任,格物致知。 理工术业高师,会文化名城展雄姿。喜垣边拓址,博学务正;明德至善,砺淬求实。击水中流,以观沧海,何惧湍飞浪险之?开灵运,伴和谐盛世,飞跃如期。 现任领导 党委书记:王耀中党委副书记、校长:郑健龙2007年在湘列入一本招生录取长沙理工大学2007年列入湖南本科一批招生录取,在湖北、广西、河南等十多个省区也列入了本科一批录取。长春理工大学(原长春光学精密机械学院)是一所以光电技术为特色,光、机、电、算、材相结合为优势,工、理、文、经、管、法协调发展的吉林省省属重点大学。学校1958年由中国科学院创办,我国著名科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王大珩教授为主要创始人,并担任第一任院长,现任名誉校长。学校先后隶属于中国科学院、国防科委、机械委、机电部、中国兵器工业总公司;1999年,被划转为以吉林省管理为主,并与国防科工委共建;2002年,经教育部批准更名为长春理工大学; 2004年,被确定为吉林省重点大学。现为吉林省、国防科工委、长春市共建。学校位于吉林省长春市,现拥有3个校区,占地面积71.1万平方米,建筑面积64.5万平方米,固定资产总值11.3亿元;拥有中外文图书177.2万册,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1.4亿元。学校现有本专研全日制在校生19139人,其中博士研究生209人,硕士研究生2363人(另有工程硕士生560人),本科生15161人,专科生1406人;教职工1897人,其中专任教师975人,双聘院士3人,博士生导师54人,教授(研究员)140人,副教授(副研究员,高级工程师等)452人,有36人享受国务院颁发的政府特殊津贴。学校拥有12个本科学院以及研究生部、国际教育交流学院等教学机构;设有1个国防科技(***)重点实验室、1个教育部直属重点实验室、2个省部级工程中心、2个国防系统研究中心、2个吉林省重点实验室及纳米技术研究中心、空间光电技术研究所、武器装备试验技术研究所等校设科研机构,还设有为教学、科研服务的工程训练中心、图书馆、档案馆、校园网络信息中心、现代教育技术中心等。学校是国家首批批准的学士、硕士授权单位,第6批博士授权单位。现有3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11个博士学位授权学科;11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44个硕士学位授权学科;有1个国家重点学科(光学工程),并设有博士后科研流动站,2个国防科工委重点学科,12个省重点学科,2个省重点资助学科。有9个工程硕士授权领域和10个高校教师在职攻读硕士学位授权学科,并具有硕士研究生单独招生考试权和推荐优秀应届本科毕业生免试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工作权。设有本科专业47个,覆盖工、理、文、经、管、法6大学科门类。学校坚持以培养创新应用型人才为目标,对理工科学生,实行创新精神较强加工程应用能力较强的培养模式;对文科学生,实行创新精神较强加社会应用能力较强的培养模式,人才培养质量稳步提高。先后获35项吉林省优秀教学成果奖,建有吉林省精品课程8门,吉林省优秀课程32门。近年来在全国大学生单科竞赛中获***奖励370项,本科生考取研究生比例逐年递增,部分专业考研率达到40%。学校面向全国31个省市区招生,其中已有24个省市区将学校(或部分专业)纳入第一批次招生,生源质量稳步提高。为国家培养了46000多名高素质人才,毕业生受到用人单位的普遍欢迎,近五年本科毕业生一次就业率平均超过95%。2000年被教育部授予“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单位”。以光电技术为主,光机电一体化是学校科研工作的鲜明特色和优势。主要研究方向为激光技术、光电仪器、检测技术、先进制造技术、光电医疗仪器、先进材料技术、现代光学、CAD及应用电子技术八大方向。近年来,学校先后承担国家、部委和省级科研项目700多项,其中包括“863”、“97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一批高水平项目,170余项科研成果获国家、省部级奖励,“十五”期间科研经费到款总数为2亿5千多万元。学校研制开发的激光治疗仪导光臂、YAG激光美容机、二维及三维医用内窥镜、机械密封技术及设备、光电检测系列产品、半导体激光器等高科技产品,均处于国内领先水平,获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学校的国际学术交流与合作日益扩大。先后派出300多名教师前往美国、英国、日本、德国、俄罗斯等20多个国家攻读学位、进修学习或参加国际学术会议。学校可承担中国政府奖学金来华留学生培养项目和援外人力资源开发项目培训,并设有吉林省对外汉语教学培训中心。学校同俄罗斯圣彼得堡技术大学、韩国东新大学、日本东海大学、美国史蒂文斯工程学院、挪威布德大学等20多个国家的70多所大学或科研院所建立了校际友好合作关系。学校的发展目标是:努力建成一所以工为主、理工结合、文理交融、军民兼顾,光电技术特色明显,重点学科优势突出,工、理、文、经、管、法协调发展,省内领先、国内先进、国际知名的研究教学型重点大学。光学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