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求艺—您的留学规划师

改科举兴西学是什么时期的

93次

问题描述:

改科举兴西学是什么时期的求高手给解答

最佳答案

推荐答案

改科举兴西学是19世纪80年代后。

清政府于1905年为推广新学堂而实施的重要改革举措,即:废止科举制度,兴办各级各类学校。废科举,兴学校中国近代重大教育事件。

19世纪80年代后,随着西学的传播和洋务运动的发展,科举制度逐渐发生改变。光绪十四年(1888)清政府准设算学科取士,首次将自然科学纳入考试内容。戊戌变法中,科举制度遭资产阶级维新派猛烈抨击。康有为说:“中国之割地败兵也,非他为之,而八股致之也。”严复认为科举制度锢智慧、坏心术、滋游手,有百害无一利。二十四年清政府准严所奏,加设经济特科,荐举经时济变之才。同时,应康有为等的建议,废八股改试策论,以时务策命题,严禁凭楷法优劣定高下。未几,政变起,慈禧下令所有考试悉照旧制,停罢经济特科。二十七年“新政”后,为求自强之才,各地封疆大吏纷纷上疏(奏)重提改革科举。同年恢复经济特科,并定于次年在正常考试中加试中国政史和各国政治、艺学策。“壬寅学制”、“癸卯学制”相继颁布后,因科举未废,天下士人谓朝廷之意并未专重学堂,相率观望,严重阻碍学校推广。张之洞、袁世凯、张百熙等连连上奏,请废科举以推广学校。二十九年十一月清政府下令递减科举,每年分减中额1/3;清廷迫于形势,于三十一年下诏“谕立停科举以广学校”,下令自三十二年起,废科举、兴学校,将育才、取才合于学校一途。至此,历时1300年之久的中国科举考试制度始被废除。然同时,清政府又令奖励学堂出身,即分别给国内外各级学校毕业生以进士、举人、贡生等旧出身和相应官阶。此实变相科举。辛亥革命后,国民政府教育部令废奖励学堂出身,科举制度彻底废止。清朝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1905年9月2日,袁世凯、张之洞等一批实权大臣联合上奏,要求废除科举制,大力兴办学堂,得到了慈禧太后和光绪皇帝的批准,下诏从1906年停止所有科举考试,科举制遂寿终正寝。到光绪31年(1905),清政府废科举开学堂。

改科举兴西学是什么时期的

其他答案

戊戌变法,国清朝光绪年间(1898年)的一项政治改革运动。主要内容是:学习西方,提倡科学文...裁汰绿营,编练新军。文化上,废八股,兴西学;创办京师大学堂;设译书局,派留学。历时仅一百零三天的变法终于失败。因此戊戌变法也叫百日维新。

光绪二十一年(1895年),发生了“公车上书”事件,康有为联络各省一千多名举人上书光绪帝,由康有为撰写的“公车上书”中的几大主张之一,就有特别指出“八股取士”之戕害人才,主张发展教育、推广西方科学文化知识。

其他答案

改科举兴西学是在19世纪六十年代开始兴起的。

最早在鸦片战争时期就有以林则徐为代表的一批官员和学者开眼看世界,而两次鸦片战争的失败使清朝统治者意识到自己的落后,其中尤以比较激进的汉族地主曾国藩等人为代表开始发起洋务运动,改科举兴西学。

其他答案

清朝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1905年9月2日,袁世凯、张之洞等一批实权大臣联合上奏,要求废除科举制,大力兴办学堂,得到了慈禧太后和光绪皇帝的批准,下诏从1906年停止所有科举考试,科举制遂寿终正寝。到光绪31年(1905),清政府废科举开学堂。

1897年,光绪帝颁布《明定国是诏》,开始维新变法(戊戌变法),开始改科举兴西学。

戊戌年光绪皇帝着手进行变法。在政治上,改革官制,裁撤冗官冗员,广开言路,允许旗人自谋生路,设立议院;在经济上,鼓励发展工商业,开发矿山;在文化上,兴西学、改科举,创办京师大学堂;在军事上,编练新军,实行新的军事制度。

1897年,光绪帝颁布《明定国是诏》,开始维新变法。因这一年是农历戊戌年,史称“戊戌变法。

其他答案

改科举兴西学是戊戌变法时期提出。

为你推荐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用户协议  |  隐私政策  |  在线报名  |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