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求艺—您的留学规划师

运动会开幕式求设计方案 国家是埃塞俄比亚 要突出国家风格和民俗

113次

问题描述:

运动会开幕式求设计方案 国家是埃塞俄比亚 要突出国家风格和民俗求高手给解答

最佳答案

推荐答案

埃塞俄比亚全名埃塞俄比亚联邦民主共和国(旧称“阿比西尼亚”(Abyssinia)是一个位于非洲东北的国家。

和一般非洲国家不同,埃塞俄比亚在第二次世界大战被意大利入侵(1936-1941年)之前,一直维持其古老的君主和制度,并未有受到殖民主义浪潮的吞噬。1974年,一次军事流血政变将1930年代以来一直统治埃塞俄比亚的皇帝海尔·塞拉西一世(Haile Selassie I)推翻以后,埃塞俄比亚改为奉行社会主义。埃塞俄比亚在1980年代再次成为世界的焦点,由于新政府的经济政策对国家造成严重的损害,埃塞俄比亚出现前所未有的饥荒重要节日阿杜瓦大捷纪念日(VictoryofAdwaDay):3月2日;埃塞俄比亚人民革命民主阵线执政纪念日(Downfallofthe Derg):5月28日;埃历新年:9月11日(New Year)。 国旗呈长方形,长与宽之比为3∶2。自上而下由绿、黄、红三个平行相等的横长方形组成,旗面中间有国徽图案。绿色代表肥沃的土地、温和的气候和丰富的植物资源,还象征对未来的希望;黄色象征和平与博爱,也代表人民建设国家的决心;红色象征人民为保卫祖国随时准备流血牺牲。原国旗上无国徽图案。1995年8月22 日埃塞俄比亚联邦民主共和国成立,新国旗中央增加国徽图案。 国花马蹄莲。在雨量与气温适应的地方是多编辑本段地理自然地理位于非洲东部,为内陆国家。面积1 103 600平方千米。境内中部隆起,有“非洲屋脊”之称,最高峰达尚峰海拔4 620米。东非大裂谷斜贯,两岸陡峭。有30多条大河发源于中部高原,故有“东北非水塔”之称。气候复杂,各地气温相差较大。矿物种类较多,地热、水力、森林资源丰富。 以山地高原为主,大部属埃塞俄比亚高原,中西部是高原的主体,占全境的2/3,东非大裂谷纵贯全境,平均海拔近3000米,素有“非洲屋脊”之称。高原四周地势逐渐下降。北部的达罗尔洼地降到海平面以下113米,为全国最低点。红海沿岸为狭长的带状平原。北部、南部、东北部的沙漠和半沙漠地区约占全国面积的25%。西门山脉的达善峰海拔4623米,为全国最高峰。境内多河流湖泊。全国30多条较大河流均发源于中部高原。阿巴伊河(即青尼 罗河)、特克泽河、巴罗河等均属尼罗河水系,谢贝利河和朱巴河属印度洋水系。较大湖泊有塔纳湖、齐瓦伊湖、阿比亚塔湖。埃地处热带,但因地势高,大部地区气候温和,年平均气温10~27℃,首都年均气温16℃。一般3~5月气温最高,11~1月气温较低。大部分地区10~2月为旱季。年均降水量高原区为1000~1500毫米,低地和谷地为250~500毫米。全国划分为12个区和亚的斯亚贝巴、哈勒尔两个市。 历史地理阿克苏姆是埃塞俄比亚的古国。埃塞俄比亚人在公元三千年前已经开始农耕,创造了很高的文化。约在公元前二世纪,提格雷高地陆续兴起一些城邦,后来阿克苏姆王国异军突起,统一各部,成为一个繁荣强盛的国家。它向东渡红海,征服也门;向西南沿尼罗河推进,与库施迎面相撞,刀兵相见。公元350 年埃扎纳国王派军侵占麦罗埃,把这座繁华的古城变成了废墟。公元四世纪,阿克苏姆的奴隶制达到了繁荣的顶点。农业和畜牧业是生产的主要部门,都使用奴隶劳动。它向邻近国家掠取大量奴隶,用于建筑和各种生产部门。 阿克苏姆同欧、亚、非三洲均有贸易往来。它的商队深入尼罗河流域和邻近各地收购象牙、香料和黄金。《环航纪》说:阿克苏姆的“所有象牙都是从尼罗河以外的国家弄 来的。”它经由阿杜利斯港同西亚、埃及和印度通商,同罗马以及拜占廷帝国保持联系,输出非洲的产品。 333 年,阿克苏姆国王埃扎纳皈依了基督教。在埃塞俄比亚钱币和埃扎纳的铭文上出现了“万能的天主执掌天地间一切权力”的基督教祷词,在钱币的一面压印了十字架。他的继承者在全国修建了许多壮丽的教堂和修道院。五世纪时许多受到迫害的叙利亚单性教派神职人员,纷纷逃到阿克苏姆,基督教在埃塞俄比亚盛极一时。 六到七世纪,由于奴隶制内部的矛盾和阿拉伯伊斯兰帝国的兴起,阿克苏姆开始走向衰落。 埃塞俄比亚和东非沿海城邦伊斯兰教和阿拉伯帝国的兴起,对非洲的历史发生了重大影响。七世纪到十五世纪期间,伊斯兰教在北非和东非沿海广为传播,并渗透到西非内陆。阿拉伯人在640年占领埃及后,不断向马格里布和苏丹扩张势力。阿拉伯移民一股股地涌向东非沿海。 八世纪初,越过红海的阿拉伯移民,一方面在沿海定居,垄断印度洋上的贸易;另一方面他们深入内地,在阿特拉巴河和青尼罗河定居,建立了一个信奉伊斯兰教的丰吉王国,割断了阿克苏姆同努比亚各地的联系。阿克苏姆局限于埃塞俄比亚高原,长期衰败不振。1270 年埃塞俄比亚人建立了所罗门王朝。所罗门王朝统治时,埃塞俄比亚开始从奴隶制向封建制转变。土地属于领主和教会,耕种土地的农民必须服徭役和交纳实物地租。 非洲东北部内陆国。东与吉布提、索马里毗邻,西同苏丹、南苏丹交界,南与 肯尼亚接壤,北接厄立特里亚。以高原山地为主,中部隆起,四周低下。高原占全国面积的2/3,平均海拔近3000米,大部地区属海拔2,500-3,000米的火山熔岩高原,素有“非洲屋脊”之称。年平均气温13℃。最高峰达尚峰高4,620米。东南部为较低的索马里高地,东北沿海有狭长平原。东非裂谷带斜贯中部,谷地深陷,有成串状分布的湖泊群,多火山和热泉。热带草原和亚热带森林气候为主,兼有山地和热带沙漠气候。年降水量从西部高原的1,500毫米,向东北、东南递减到100毫米。沙漠和半沙漠约占总面积的四分之一。 具有三千年文明史。公元前8世纪建立努比亚王国。公元前后建立阿克苏姆王国,10世纪末被扎格王朝取代。13世纪,阿比西尼亚王国兴起,19世纪初分裂成若干公国。1889年,绍阿国王孟尼利克二世称帝,统一全国,建都亚的斯亚贝巴,奠定现代埃塞俄比亚疆域。1890年,意大利入侵,强迫埃接受其“保护”。1896年,孟尼利克二世在阿杜瓦大败意军,意被迫承认埃独立。1928年海尔·塞拉西登基,1930年11月2日加冕称帝。1936年,意大利再次入侵,占领埃全境,塞拉西流亡英国。1941年,盟军击败意大利,5月5日塞拉西归国复位。1974年9月12日,一批少壮军官政变推翻塞拉西政权,废黜帝制,成立临时军事行政委员会。1977年2月,门格斯图·海尔·马里亚姆中校发动政变上台,自任国家元首。1979年成立以军人为主的“埃塞俄比亚劳动人民党组织委员会”,推行一党制。1987年9月,门宣布结束军事统治,成立埃塞俄比亚人民民主共和国。1988年3月,埃爆发内战。1991年5月28日,埃塞俄比亚人民革命民主阵线(埃革阵)推翻门格斯图政权,7月成立过渡政府,埃革阵**梅莱斯·泽纳维(Meles Zenawi)任总统。1994年12月制宪会议通过新宪法。1995年5月举行首次多党选举。8月22日,埃塞俄比亚联邦民主共和国成立,梅莱斯以人民代表院多数党**身份就任总理。在2000、2005年两次大选中,埃革阵均获胜,梅任总理至今。埃塞俄比亚是非洲史上唯一没有被殖民过的国家。 政区地理除首都亚的斯亚贝巴市外,全国按民族分为九个州(State/Region)。 主要城市序号主要城市 所在地区 1 亚的斯亚贝巴 2 纳兹雷特纳兹雷特 3 季马咖法 4 德雷达瓦德雷达瓦 5 哈勒尔龠协尔盖 6 贡德尔贡德尔 7 巴赫达尔巴赫达尔 8 德塞沃洛 9 德卜勒泽特 编辑本段首都亚的斯亚贝巴位于全国的中心,海拔2400多米,是非洲地理位置最高的城市。这里气候宜人,四季如春、风景如画,是一座富有地方特色的城市,也是非洲著名的避暑旅游胜地。最特殊的是这里的大街小巷没有一个门牌号码,在世界大城市中,这是独一无二的。亚的斯亚贝巴不但是埃塞俄比亚的政治中心,也是非洲统一组织总部的所在地,在非洲事务中居于重要地位。埃塞俄比亚的重要城市还有贡德尔、哈勒尔、季马等。埃塞俄比亚的旅游资源丰富,文物古迹和野生动物园数量位居非洲国家前列 埃塞俄比亚首都亚的斯亚贝巴坐落在中部高原的山谷中,是非洲最高的城市。百余年前,这块地方还是一片荒野,孟尼利克二世的的妻子泰图在这里的温泉旁建立一座房子,为建城之始,以后又允许贵族在此取得土地。1887年孟尼利克二世正式迁都于此。按照阿姆哈拉语,亚的斯亚贝巴意思是“新鲜的花朵”,为泰图王后所起。虽接近赤道,但这里气候凉爽,四季如春,城市周围峰峦起伏、关山重叠。市区风光绮丽,街道随山势起伏,道旁奇花烂漫;到处可见尤加利树,苗条修长,苍苍郁郁,下垂的三角形叶子,颜色略带灰霜,远看像覆盖着白霜的竹子,是这个城市独特的景色。 市中心革命广场一带,街道宽阔整齐,附近多高层办公楼和公寓。离广场不远,有昔日的皇宫。在附近的一条花园式的林荫大道两旁,井然有序地分布着议会大厦、政府各部大楼、博物馆、非洲大厦、亚的斯亚贝巴大学和大议会等著名建筑。在孟尼利克二世大街的广场上,矗立着孟尼利克二世身跨战马的高大铜像。广场西南角有市政大厅。连接市政大厅和火车站的大街,从北向南依地势倾斜,两旁商店林立,车水马龙,蔚为壮观。 亚的斯亚贝巴是埃塞俄比亚的经济中心。全国半数以上的企业集中于城市的西南部,南郊为工业区。城内有咖啡贸易中心。它是公路、铁路交通枢纽,有班机与国内城市和非洲、欧洲、亚洲国家联系。 编辑本段政治政体之前和安哥拉等国曾加入过社会主义阵营,埃革阵执政以来,创建以民族区域自治为基础的联邦政体,以发展经济为重点,注重协调稳定、发展和民族团结三者间关系。2001年初,埃革阵内部以梅莱斯为首的改革派同提格雷人民解放阵线元老派在国家发展方向、对外政策等重大问题上产生分歧。10月,梅主持召开埃革阵“四大”,通过新党章、党纲,选举产生以梅为首的中央领导机构,确立了各民族平等参与国家事务的“革命民主”和“资本主义自由市场经济”的政经发展方向,统一了全党思想。2002年以来,埃政府实行“以农业为先导的工业化”发展战略,重点发展农业、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和拓展对外合作,进一步简政放权、推进公务员改革,同时加强各级政府部门能力建设。2003年9月,埃革阵召开“五大”,梅莱斯蝉联党**。2005年5月,埃举行第三次议会选举。埃革阵虽继续赢得新政府组阁权,但议会席位流失近三分之一。反对党以大选存在舞弊为由拒不承认选举结果,并在首都等主要城市煽动暴力活动,但很快被政府平息。新政府组成后,积极与反对党展开对话,致力于政治和解,巩固和加强农村地区的群众基础,制定和实施第二个五年发展计划,执政地位得到巩固。目前,埃局势基本稳定。 宪法1994年12月8日,埃制宪会议通过第四部宪法—《埃塞俄比亚联邦民主共和国宪法》,次年8月22日生效。新宪法共11章106条,规定埃为联邦制国家,实行三权分立和议会(内阁)制。总统为国家元首,任期六年。总理和内阁拥有最高执行权,由多数党或政治联盟联合组阁,集体向人民代表院负责。各民族平等自治,享有民族自决和分离权,任何一个民族的立法机构以2/3多数通过分离要求后,联邦政府应在3年内组织该族进行全民公决,多数赞成即可脱离联邦。各州可以本族语言为州工作语言。保障私有财产,但国家有权进行有偿征用。城乡土地和自然资源归国家所有,不得买卖或转让。组建多民族的国家军队和警察部队,军队不得干政。保障公民的民主自由和基本权利。 议会实行人民代表院和联邦院两院制。人民代表院系联邦立法和最高权力机构,由选民直选产生,任期五年,一般不超过550个议席,少数民族至少占20席。现任议长特肖梅·托加(Teshome Toga),2005年10月就职。联邦院拥有宪法解释权,以及裁决民族自决或分离、各州间纠纷等权力。有117名议员,任期5年,由各州议会推选或人民直选产生,每个民族至少有一名代表,每百万人口可增选一名代表。现任议长德盖费·布拉(Degefi Bula),2005年10月就任。 司法联邦最高法院为联邦最高司法机构,院长凯马尔·白德里(Kemal Bedri),下辖联邦高级法院和初审法院。总检察长吉尔马·瓦克吉拉(Girma Wakjira)。 政府政府成为内阁,以总理为内阁首脑,本届政府于2005年10月组成。成员由总理梅莱斯及20名部长组成,主要有:副总理兼农业和农村发展部长阿迪苏·莱盖塞(Addisu Leggese),能力建设部长泰费拉·瓦鲁瓦(Teferra Waluwa),外交部长塞尤姆·梅斯芬(Seyoum Mesfin),国防部长库玛德迈克萨(Kuma Demeksa),贸易与工业部长戈尔马·比鲁(Girma Biru),财政和经济发展部长苏菲·阿赫迈德(Sofian Ahmed)等。 政党全国现有77个注册政党,其中全国性政党18个,其它均为地方性政党。主要有: (1)埃塞俄比亚人民革命民主阵线(The Ethiopian People's Revolutionary Democratic Front ):简称埃革阵,执政党。于1989年以提格雷人民解放阵线(提人阵)为核心组建,成员党包括阿姆哈拉民族民主运动、奥罗莫人民民主组织和南埃塞人民民主阵线,代表24个主要民族。决策机构是由36名成员组成的执行委员会。对内积极推行多党议会制民主和市场经济政策,尊重各民族自决权;对外主张在平等、相互尊重和不干涉内政基础上发展同世界各国的合作,推行地区大国战略。1995年和2000年多党选举中均获绝对多数。**梅莱斯。 (2)团结民主联盟党(Coalition for Unity and Democracy Party): 最大反对党。由原反对党联盟团结民主联盟的4个成员党于2005年9月合并而成,在本届人民院占109席。反对现行联邦制度,主张土地私有化,反对政府在埃厄边界问题上的立场。**特梅斯根·祖德(Temesgen Zewde)。 (3)奥罗莫国民大会党( Oromia National Congress):反对党。原为反对党联盟民主力量联盟的最大成员党。2005年9月宣布脱离该联盟, 单独加入议会,在本届人民院占43席。 编辑本段经济体制经济以农牧业为主,非洲农作物种类最多的国家之一。粮食主产苔麸,次有大麦、小麦、高粱和玉米。世界咖啡原产地,产量居非洲第二位。有豆类、努格(油菊)、油菜、棉花、芝麻和亚麻等,特产恰特和葛须。非洲牲畜数量最多的国家。除牛、羊、马、驴、骡、骆驼外,还饲养高山珍兽灵猫。食品加工和纺织为主要工业部门,还有制革、制鞋、化工、木材加工、水泥、炼油、钢铁、农机具修配工厂。少量开采金、铂、锰和盐,还有石油、天然气、铜、石棉等矿藏。水力和地热资源丰富,尚少开发。农牧产品占出口总值95%以上,咖啡、皮张、蔬菜、油料、豆类为主要出口货物。进口以机器、车辆、化工产品、原油、纺织品为大宗。亚的斯亚贝巴通邻国吉布提港的铁路,是对外联系的主要通道。 世界最不发达国家之一,同时也是世界最贫穷的国家。以农牧业为主,工业基础薄弱。门格斯图执政时期因内乱不断、政策失当及天灾频繁,经济几近崩溃。埃革阵执政后,实行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以农业和基础设施建设为先导的发展战略,向市场经济过渡,经济恢复较快,1992-1997年经济年均增长7%。1995年起实施《和平、民主与发展五年规划》,加快结构调整改革,颁布并修订投资法,以吸引国内外私人投资,扩大就业,减轻贫困,消减赤字,力争国民经济持续发展。1998年埃厄边界冲突爆发后,埃将大量发展资金用于战争,加之西方冻结援助,外国投资锐减,又遇严重旱灾,粮食大幅减产,经济发展受挫。2001年,以埃厄和平进程取得进展为契机,埃政府将工作重心转向经济建设。2002年,政府实施《可持续发展和减贫计划》,先后采取修改投资和移民政策,降低出口税和银行利率、加强能力建设、推广职业技术培训等措施,获国际金融机构肯定。但2002年因旱灾严重,经济增长率放缓,翌年有所恢复。2005年以来,政府继续加大农业投入,努力提高农业生产力,大力发展新兴产业、出口创汇型产业、旅游业和航空业,吸引外资参与埃能源和矿产资源开发。 资源已探明的矿藏有黄金、铂、镍、铜、铁、煤、钽、硅、钾盐、磷酸盐、大理石、石灰石、石油和天然气。马来西亚、沙特、英国、苏丹、约旦等国公司在埃进行油气开发。水资源丰富,号称“东非水塔”。境内河流湖泊较多,青尼罗河发源于此,但利用率不足5%。因垦荒每年减少20万公顷森林,森林覆盖率为2.3%。 工业工业门类不齐全,结构不合理,零部件、原材料依靠进口,2003/04财年产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11.4%。发电量20.48亿度,98%为水电。石油主要靠进口。制造业产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1.5%,以食品、饮料、纺织、皮革加工为主,集中于首都等二、三个城市。 农业农业系国民经济和出口创汇的支柱,2003/04财年产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45.1%。农牧民占总人口85%以上,主要从事种植和畜牧业,另有少量渔业和林业。65%国土为可耕地,实耕1320多万公顷,其中粮田占3/4。可浇地350万公顷,实际水浇地16万公顷。以小农耕作为主,广种薄收,靠天吃饭,常年缺粮。粮食作物有玉米(28%)、台麸(谷类,当地主食,24%)、大麦(16%)、小麦和高粱(各13%)及豆类。近年来,因政府取消农产品销售垄断、放松价格控制、鼓励农业小型贷款、加强农技推广和化肥使用、粮食产量有所上升。 五、编辑本段民俗埃塞人相互问候,在多数情况下要鞠躬行礼。如身披"沙马"把头裹住的,要把它摘下来,甚至撩起,露出肩膀以表诚意。问候的时间可长达一二分钟,甚至还长。问候的内容无所不有,如问候彼此的健康、家庭成员、家畜、农田收成等。如果有事情要谈,也要等相互从容问候之后才能谈实质性的问题。在接受礼物时,表示高兴接受要伸出双手接礼。表示勉强接受时伸出一只手。有客人登门,女主人拿出最好的咖啡进行招待。客人接过咖啡,首先要有几句赞美话,否则会被主人视为无礼,不受欢迎。埃塞人喜爱鲜艳明亮的颜色,禁忌黑色,也禁忌宗教象征图案。埃塞人哀悼死者时,穿淡黄色服装,但出门做客是绝对不能穿黄色服装的。埃塞俄比亚的男女青年,在初次接吻时,如相互把盐粒吐在对方的口中,表示俩人真诚相爱,情投意合。 编辑本段禁忌埃塞人喜爱鲜艳明亮的颜色,禁忌黑色,也禁忌宗教象征图案。埃塞人哀悼死者时,穿淡黄色服装,但出门做客是绝对不能穿黄色服装的。

运动会开幕式求设计方案 国家是埃塞俄比亚 要突出国家风格和民俗

为你推荐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用户协议  |  隐私政策  |  在线报名  |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