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故事,和我们的时代不同,其实很难从中吸取经验和力量,为大家分享一个对我影响最大的近代人物故事吧。
他32岁以前一事无成,读了三个大学,没得到一个学位,换了十几家公司,老婆也离他而去。
开始创业时只有1200美元,但他领导Oracle公司发展成为世界上第二大软件公司,2012福布斯富豪榜第六。
他是拉里·埃里森,世界上最大数据库软件公司甲骨文的老板。
1944年,拉里·埃里森(larry ellison)出生在美国的曼哈顿。
他从未见过自己的父亲,并在九个月时被母亲遗弃。
他的养父路易·埃里森也曾在房地产业中干得相当出色,可是大萧条却使他一贫如洗。
埃里森在芝加哥犹太区中下阶层长大,性格叛逆,个性独立而倔强。
学生时代的埃里森并没有显示出成功的素质,在学校他非常孤僻,独来独往,不过却十分注意打扮和享受,在别的孩子还是由父母来理发时,他却请专业理发师打理。
1962年伊利诺伊高中毕业,他进入伊利诺伊大学就读。
二年级由于养母的辞世,深受打击的他时离开了学校。
不久,他进入芝加哥大学,同时还在西北大学学习过。
虽然历经三所大学,最终他没有得到任何大学文凭。
1966年埃里森离开家乡,来到加州的伯克莱,准备就读研究生,同时开始工作赚钱,他学习了电脑编程。
他并不想投身高科技,只不过想赚点生活费,他的工作是给一些大公司开发应用程序。
埃里森的首段婚姻显然并不美满。
在旧金山的伯克莱,他认识了主修中国历史的艾达·奎恩(adda quinn),他们很快就结婚了。
60年代的美国是动荡和巨变的时代,埃里森不停地更换工作。
虽然挣钱不多(夫妇俩月收入合计1600美元),但是他花钱却十分大方,他甚至借了三千美元购买一条34英尺的帆船同时还在分期付款购买另一条小帆船。
尽管他从来不为账单担忧,但奎恩却无法忍受他的肆意挥霍,1974年他们离婚了。
1973年埃里森在阿姆达尔(amdahl) 工作,该公司是和ibm竞争的生产大型电脑的公司,其中45%的股份属于日本富士通公司。
埃里森也因此有机会去日本出差,他被东方异国情调给迷住了,日本的禅学和文化给埃里森深刻的影响,他成了一个日本文化、艺术的终身爱好者。
不久之后,埃里森加入安培(ampex),这是硅谷一家生产影像设备的公司,这个时候,安培公司接受了一项工作——设计一个大型计算机数据库。
这项工程代号oracle,埃里森是主要的设计者。也许埃里森认为“oracle”为自己打开了一扇窗。
像很多创业故事一样,埃里森注定要遇到自己事业的伴侣,就像盖茨遇到保罗·艾伦和乔布斯遇到沃兹,一样。
在那里他认识了他一生中最重要的两个人:鲍勃·迈纳(bob miner)和爱德华·奥茨(edward oates)。
如同苹果和微软一样,他们有着同样成功的模式:一个有梦想精神的技术企业家和一个技术天才。
1977年6月埃里森他们三人合伙出资2000美元成立了软件开发实验室(software development laboratories,简称sdl)。
埃里森拥有60%的股份,因为成立公司完全是由于埃里森的鼓动,而且他有一个40万美元的项目合同。
埃里森对自己事业的开端非常自豪“好在经营软件公司不需要大量的资金,用点小钱就可以创业。
所有伟大的软件公司都是这样开始的,也许不是所有的,但微软和我们是的,我们比微软资金更少,几乎一无所有。”
埃里森的事业发展承蒙一个错误的判断,当然这个错误是ibm犯下的。
1976年ibm研究人员发表了一篇里程碑的论文 《r系统:数据库关系理论》,介绍了关系数据库理论和查询语言sql。
作者埃德加·考特十年前就发表了关系数据库理论,并在ibm研究机构开发原型,这个项目就是r系统,存取数据表的语言就是sql,文章详细描述了他十年的研究成果和如何实现的方法。
埃里森看完后,敏锐意识到在这个研究基础上可以开发商用软件系统。
很快,埃里森和同伴们就将目标定位在了商用关系型数据库管理系统上,并开发出了一个不太像样的产品,他们把这个产品命名为oracle。
oracle有“神谕”的意思,1983年,为了突出公司的核心产品,sdl正式更名为oracle。为了避免与自身的层次数据库产品ims产生竞争等多重顾虑,ibm 却没有计划开发直到1985年ibm才发布了关系数据库db2,埃里森那时已经成了千万富翁。
几个月后,他们就开发了oracle 1.0,但这只不过是个玩具。
直到1985年发布5.0版之前,甲骨文的产品稳定性一直不尽如人意,但是其销售人员却总是有能力把软件卖出去,而且还卖得相当好。
甲骨文的早期的用户好像并不特别在意损失金钱和数据。
埃里森为他们描述了产品将会达到的美好功能,虽然现在还没有达到,但他们愿意为之支付费用。
埃里森的工作不只是推销产品,他还到处宣传关系数据库的观念。
他经常做的演讲题目是“关系数据技术的缺陷”,讲述关系数据库会出现的问题,然后介绍“oracle”是如何解决这些问题的。
埃里森另一个与众不同的推销技巧是:别人只是讲述产品功能,他则当场做演示——在电脑上输入一个关系查询,很快结果就出来了,虽然实际应用时情况可能会不同,但却给现场的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当时埃里森的主要对手是ingres,1984年甲骨文的销售额是1270万美元,ingres是900万美元,1985年两者销售额都翻了一倍以上,只是ingres增长得更快,如果照此发展,ingres将会超越甲骨文,但这时ibm又“出手相助”了。
1985年ibm发布了关系数据库db2,采用了和ingres不同的数据查询语言sql, ingres用的是quel, 埃里森抓住了市场机会,到处宣传甲骨文和ibm的兼容性,结果从1985年到1990年虽然ingres的销售额每年增长高于50%,而甲骨文每年增长率超过100%,sql在1986年成为了正式工业标准。
人们简直无法相信埃里森的运气,ibm确立sql的标准是甲骨文成功的关键,但数据库的战争远未结束。
ingres犯了一个致命的错误就是很晚才开发pc机上的版本,而埃里森和比尔·盖茨一样看都到了pc的巨大潜力,甲骨文很快就有了一个pc机上的廉价版本。
虽然它几乎没有任何用处,可是埃里森和销售人员却有了有力的宣传武器:甲骨文能运行在pc机上,ingres不能。
埃里森听说ingres发明了一种新技术——分布式查询,十天后甲骨文就刊登广告宣布了sql之星——第一个分布式查询数据库,他当时事实上没有任何这样产品。
埃里森就是这样,想象产品应该怎样,然后再才去实现,如果成功了,他是成功的预言家,失败了,他就是骗子。
1986年甲骨文股票公开上市,给埃里森带来了9300万美元的身家,微软在第二天也公开上市,微软和甲骨文在同一年成立,盖茨拥有的股票价值超过了三亿美元,埃里森这时发现了他一生中最强大的对手。
1988年甲骨文推出了6.0版本,这是当时功能最强大的产品,不过使用6.0的最初用户都遭遇了频繁死机和数据库毁坏,直到6.0.27版本(经过了27次大的修改)产品质量才基本稳定。
甲骨文从1977年创立到1990年,销售额保持了每年高于100%的增长,高增长的同时也潜伏着巨大的隐患,公司的财务和销售管理十分混乱。
1990年第三财政季度有1500万美元的销售合同无法执行,结果季度销售额虽然达到创记录的2.36亿美元,但利润只增长了1%。
消息公布第二天甲骨文的股票从25.38元跌到了17.5元,损失了30%的市值。为度过危机甲骨文解雇了10%的员工,在以后的两个季度情况变得更糟,股票在10月底的收盘价只有5.38美元,在春天埃里森还拥有的价值近10亿的股票在11月只剩下了1.6亿美元。
埃里森勇敢地接受了挑战,他没有卖掉自己的股票。
公司开始改进销售和财务的管理。九十年代初的两年的销售额增长率只有12%和15%。
埃里森将希望寄托于oracle 7.0,这个公司已经谈论了好几年的新版本,直到1992年6月才终于登场。
oracle 7.0是极为出色的产品,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埃里森的销售队伍有了真正的王牌,销售额从1992年的15亿美元增长到 1995年的42亿。
公司也开始有了成熟的管理方式,耐心听取用户的意见并满足他们的需求,甲骨文历史性地改善了客户的地位,“他们必须得到一流的服务”。
在九十年代的困难期,埃里森决定寻找一个新的“掌门人”,于是,他选择了赖恩。
埃里森不再负责日常工作,只是规划甲骨文未来的发展方向。
闲暇之余驾驶长达78英尺的“莎优娜拉”号出海兜风,在1995年他曾经夺得悉尼帆船比赛的冠军。
每隔两年,他才会在百无聊赖时跑去关心一下公司的发展情况。
但董事会对此不但没有异议,还对他的这种知人善任、用人不疑的做法大加赞赏。
赖恩在甲骨文工作期间,甲骨文迅速成长为世界第二大软件公司。
但是,赖恩的勤奋和耿耿忠心并没有使他善始善终。
2000年7月,埃里森又做出了足以让华尔街震动的决定,他把赖恩“扫地出门”了,并宣布自己要重掌权柄。
这件事使oracle的股价在一周内下跌了4.6%。
事实上,熟悉埃里森的人都知道,赖恩能和埃里森合作这么多年,已经非常不容易了。
甲骨文的队伍中不乏才华横溢的各类人才,但最后基本都被埃里森打入了冷宫。
信息高速公路吸引了埃里森的注意,埃里森在1995年巴黎举行的欧洲信息技术论坛会议上,介绍了网络计算机network computer的观念,所谓nc指的是配置简单却能充分利用网络资源的低价电脑,售价将不高于500美元。埃里森这一次将他的标靶瞄上了软件帝国微软“甲骨文将只会做一件事情,我们管理海量的数据并通过网络提供这些数据。”
当时埃里森获得了几乎所有媒体的关注,从这个层面上说他是赢家。
随着amd和intel的竞争,1997年800美元以下的电脑成为电脑行业新的增长点,500美元以下的basic computer不久也将会出现,微软仍然是市场的主导者,但埃里森从来不会放弃,他说:“观念的战争已经结束,市场的竞争才刚刚开始。”
人们经常会指责他并没有将全部精力用于公司的日常经营上,但是自从他在几年前决定重新掌握公司经营时起,他赢得了他的同行和整个商业界的尊敬,公司的经营状况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要好。
这些都足以证明他作为商人的天赋。
1999年他以闪电般的动作,一扫公司过去那种各自为政、支出缺乏周密计划的做法,把原先的高成本销售方式转向利用互联网销售,原先的数百个电子计算机系统也被组合成几个相互关联的整体系统。
结果是,仅仅九个月就为公司节支五亿美元。
在日常工作中他会亲自改写合同,不断制定新的价格标准,甚至像个小生意人那样与对手讨价还价。在表面乖张的背后,是细致入微的精明。
埃里森用一系列并购,实现着甲骨文公司的又一次飞跃。
在成功收购仁科后,又完成软件业史上金额最大的一宗收购案,将people soft纳入囊中。
2005年3月份甲骨文吞下了企业应用软件公司retek。
事隔不到4个月,一家名为profitlogic的在大约2亿美元的代价之下,又成为甲骨文的囊中之物。
同一个月,又有消息称甲骨文正在与花旗集团谈判,收购后者持有的印度i-flex 解决方案公司43%的股份,最终甲骨文将控股i-flex。
i-flex是印度最大的企业应用软件公司,也是世界上最大的金融软件公司之一。
该公司董事长拉杰什·胡库声称超过450家银行是其客户。
2005年9月,甲骨文收购西贝尔(sieble)系统公司,从而一跃成为全球最大的crm软件供应商。
让华尔街都感到吃惊的是,埃里森明确表示,甲骨文的并购步伐不会就此停下。
惹麻烦仿佛是埃里森的专利。
2005年11月,股东集体控告埃里森在2001年利用内部信息获利。
因为在2001年年初,公司发布疲软业绩前几周,埃里森出售了他的2900万美元的甲骨文公司股票期权。
在这次出售中,埃里森获得了大约九亿美元,使其成为当年收入最高的ceo。
尽管后来双方达成和解,埃里森同意负担2200万美元的法律费用,并向慈善事业捐款一亿美元,但是股东大会仍然要求法院立案审理。
在法院,埃里森为自己辩护说,并不是因为他知道甲骨文股票会下跌而出售自己的期权,而是因为财务顾问要求他减少持有的甲骨文公司的股份。
在这次庭审当中,埃里森的生活细节被暴光。
埃里森2000年7月13日的债务表显示他欠了五家银行共10亿2200万美元,其中包括jp摩根、美林和瑞银集团等。
直到2001年埃里森的期权出售计划触发了股东诉讼,他的债务已经高达12亿2千万美元。
一些专家觉得,埃里森的这些行为表明了这个亿万富翁对自己有什么和没有什么并不大了解,其开支细节反倒是显示了“他们真实的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