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医科大学1931年创建于江西瑞金,1948年在沈阳合并了1892年建立的原盛京医科大学和1911年建立的原满州医科大学。
建校至今,中国医科大学培养出38,000多名高级医学人才,毕业生遍布全国各地和欧美、东南亚各国。 学校占地面积51万平方米,建筑面积59万平方米。设有12个院、系、部,130个教研室,7个本科专业,46个硕士学位授权学科、专业,24个博士学位授权学科、专业,1所卫生学校。设有卫生部直属日语培训中心和中国乡村医生培训中心。设有1个国家重点学科,3个卫生部重点实验室,5个省级重点学科,3个博士后流动站,1个国家药品临床研究基地,16个教育、科学研究所(中心),15个独立研究室,8个校、院级中心实验室。 学校设有3所综合性医院和1所专科医院。图书馆馆藏图书58.6万册。实验动物部繁育各级试验动物23个品系。 学校教职工总数6329人,各类专业技术人员占职工总数的80%,其中中国工程院院士1人,教授级266人,副教授级514人,博士生指导教师106人。在校学生7567人,其中本科生2830人,硕士生及在职人员申请学位1348人,博士生301人,留学生45人。 学校与日本、美国、英国、法国、俄罗斯、加拿大等国的35所大学、科研机构及团体建立了良好的交流与合作关系,有159名国际知名专家学者受聘为学校名誉职称,先后派出教师2655人次到国外研修和考察,开展了46项国际合作项目。 人才培养概况 建校至今,中国医科大学培养出35,000多名高级医学人才,毕业生遍布全国和亚洲、欧美各国及地区,培养出一大批国内外著名的医学专家、医学教育家和医学管理专家。 学校师资力量雄厚,教师整体水平较高,现有教职工6365人,其中教授、副教授814人各类专业技术人员5104人。有一批在国内外著名的老一辈专家、学者和学术水平较高、年富力强的中青年学术带头人及学术骨干,博士生导师91人,硕士生导师454人。 学校设有7个本科专业,46个硕士学位授权学科、专业,24个博士学位授权学科、专业,3个博士后流动站。设有1个国家重点学科,3个卫生部级重点实验室,5个省级重点学科,教学机构13个,科研机构27个。中国医科大学已形成本科生、研究生并重,具有继续教育和博士后研究人员培训基地,多层次、多形式的人才培养体系及教育制度。 在校学生5904人,其中研究生802人,本科生2682人,留学生45人,还有夜大学学生、进修生和中专生。在全国首创的六年制日语医学班和英语医学班,为我国高等医学教育更好地适应改革开放做出了重要贡献;七年制为本科教育与硕士研究生教育的有机结合与融通。 科学研究概况 学校总体 中国医科大学在生命科学前沿领域、重大疾病防治以及优生优育研究中 形成了较强的优势,近十五年来,学校共承担主要科研课题1200多项,其中 国家科技 攻关、“八六三”高技术项目和国家医药重大创新项目课题53项,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课题193项,部委省级课题818项,取得国家、部省级等科 研成果300多项。部分 科研成果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和国内领先水平。学校 主办***杂志7种,省级杂志4种,主编国家核心期刊4种。 基础医学院 全院先后承担国家重点攻关课题14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0余项,部、 委、省级课题234项,总计获科研经费资助额818万元。学院与日本、美国、 德国、英国、澳大利亚、俄罗斯等国家的医学院校建立了友好合作关系,建 立国际合作项目19项,获得资助金额472万元。一些学科在相应的学术领域 具有一定的特色和优势,有的已达到了国内领先和国际先进行列。 第一临床学院 为实现医院的可持续发展,该院加强了高新技术的临床应用及研究。建立了远程会诊中心、皮肤科激光治疗中心、 内窥镜中心、眼底病和激光治疗中心、肿瘤综合治疗中心、糖尿病治疗教育中心、血液净化中心、介人治疗中心、超声中心、病理中心、艾滋病检测中心、放射免疫检测中心、血药浓度监测中心及中心实验室、洁净级动物室和P3实验室,部分科研基础设施和仪器设备达到国际水准。 三年来,共获得各级课题918项,获得经费986.8万元。全院近几年来有485人近700人次赴四大洲28个国家和地区,就37个专业方面进行学习、交流和科研合作。同时,该院与美国、日本、澳大利亚、法国、瑞典等10几个国家的50余所医院(所)建立了学术交往和科研合作关系,聘请发达国家知名专家学者20余人为医院顾问、客座教授和名誉教授。 第二临床学院 近年来,承担国家、省、市各级研究课题210项,共获各级科研成果75项。开展100余项医疗新技术,其中许多项目达到了国内、国际先进水平。尤其是小儿内外科疾病的诊疗技术和学术水平居国内领先地位,是全国儿科和新生儿的急救中心之一。肝胆疾病、消化道疾病的诊疗,肛肠疾病、超低位直肠癌切除治疗,介入性治疗和乙状结肠代阴道,围产医学,伽玛刀治疗戒毒瘾、重症 脊柱侧弯的矫正术及重症肝炎的治疗等技术均在国内独具特色。 辽宁省嗓音喉病研究中心、辽宁省科学育儿咨询中心、辽宁省医学会造口中心、中国医科大学儿科研究所等均设在本院。 口腔医学院 口腔医学院现有国际牙医师学院院士1人,在中华口腔医学会担任常务理事及理事各1人; 在中华口腔医学会各专业委员会担任委员以上职务6人;辽宁省口腔医学会挂靠在口腔医院,院里有8名专家分别担任会长、副会长、常 务理事及理事等职务,显示了医院在辽宁省口腔学术界的重要位置。 口腔医学院重视科学研究,建立了中心实验室,购置了大量实验仪器设备, 改善科研实验条件。建院以来,全院获卫生部、教育部、省和市级科研项目40余项,总资助基金近80万元;科研成果和奖励10项。 法医学系 法医系自建系以来共承担部级以上科研基金19项,在“心脑损伤的法医病 理学研究”、“人类遗传标记的法医学应用研究”、“视听觉损伤机制及程度的评定研究”、“毒物的分离粹取方法研究”及“人体硬组织的年龄与性别研究”等方面居于国内领先水平,获得省部级科技进步一等奖一项、二等奖四项、 三等奖五项、发明创造二等奖一项,以及教学成果奖等共近20项;在国际、国外及***杂志发表科技论文300余篇;主编及编写法医学教材和专著20余部, 接受各级机关委托的法医学鉴定4000余例。已成为国内法医学教学、科研、鉴定中心之一。 公共卫生学院 近年来学院共承担国家、省市科研课题30项,经费支出150多万元。其中有多项已通过了成果鉴定。在国内外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300篇。目前,学院承担***课题6项,省市级课题6项。 学院利用世界银行贷款和中华医学基金会资助,购置了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氨基酸序列分析仪、高压液相色谱仪、气项色谱仪等大型分析仪器多台,价值40多万美元,为科研和教学水平的提高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 中国医科大学与珠海市政府正式签订协议,合作建设中国医科大学珠海校区。根据协议,珠海市政府为中国医科大学珠海校区提供2000亩办学用地,中国医科大学珠海校区将于2004年开始招生,争取在5年内达到5000人的办学规模。中国医科大学党委书记戴万津、校长滕卫平在签约仪式上说,珠海校区将以招收全日制本科生、开设研究生教育以及进行开发转化当地产业急需的医疗科技项目为主,并希望以更好的地缘优势吸引港澳台地区的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