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知”是“公共知识分子”的简称,原指具有一定学术背景和专业素质、进言社会且参与公共事务、有道义担当的知识分子。
他们以独立身份借助知识和精神对社会表现强烈公共关怀,体现出公共良知和社会参与意识。“公知”一词在中国正式使用是在2004年,《南方人物周刊》评选了“影响中国公共知识分子50人”,依据“具有学术和专业素质”、“进言社会并参与公共事务”、“具有批判精神和道义担当”三个核心评价标准,推出了一份名单。近年来,“公知”一词的使用场景和语义发生了一些变化,在网络语境下,“公知”一词有时指代一些批判社会、宣扬西方价值观、要求进行政治体制改革的自由主义知识分子。这些人在网络上对中国的历史和现状进行批评,主张西式民主和自由,对老百姓进行“启蒙”。“公知”一词的含义和使用场景在不同的时期和语境下可能会有所不同,具体含义需要根据具体情境来判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