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祁镇被称为“大明战神”,这个称号并不是因为他在军事上的杰出成就,而是带有讽刺和贬义的含义。
朱祁镇是明朝的第六位皇帝,他的统治时期(1435-1449年)和再次登基后的时期(1457-1464年)被认为是明朝由盛转衰的转折点。朱祁镇在位期间,宠信宦官王振,导致宦官专权,政治腐败。正统十四年(1449年),朱祁镇在王振的鼓动下御驾亲征瓦剌,结果在土木堡遭遇惨败,自己也被瓦剌俘虏,这一事件被称为“土木堡之变”。在朱祁镇被俘期间,明朝内部出现了一系列政治斗争,最终由他的弟弟朱祁钰继位,即景泰帝,并在兵部尚书于谦的带领下成功抵御了瓦剌的进攻,保卫了北京。朱祁镇被俘后,他的形象在明朝历史中被塑造为一个无能和败国的君主。因此,当他在1457年通过夺门之变再次登基后,他的统治并未得到改善,反而继续任用奸臣,导致国力进一步衰弱。朱祁镇的这些行为和统治结果,使得他在后世的评价中被称为“大明战神”,这个称号实际上是对他治国无方和军事失败的讽刺。至于朱瞻基,他是朱祁镇的父亲,明朝的第五位皇帝,他的统治时期(1425-1435年)被认为是明朝的鼎盛时期之一,有着“宣德之治”的美誉。朱瞻基在位期间,国力强盛,政治相对清明,文化艺术也得到了极大的发展。因此,朱瞻基并不被称为“大明战神”,他的统治与朱祁镇形成了鲜明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