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要去西藏?因为信仰!这里有一种力量叫做信仰,这种魅力无人能挡。
高海拔带来的缺氧,无法阻挡因信仰而聚集的信众,人们来这里聆听佛的声音。
1. 布达拉宫布达拉宫始建于公元7世纪,是藏王松赞干布为远嫁西藏的唐朝文成公主而建。在拉萨海拔3,700多米的红山上建造了999间房屋的宫宇--布达拉宫。宫堡依山而建,现占地41万平方米,建筑面积13万平方米,宫体主楼13层,高115米,全部为石木结构,5座宫顶覆盖镏金铜瓦,金光灿烂,气势雄伟,是藏族古建筑艺术的精华。被誉为高原圣殿。
1300余年来,布达拉宫大量收藏和保存了极为丰富的历史文物。其中有2500余平方米的壁画、近千座佛塔、上万座塑像、上万幅唐卡(卷轴画);还有贝叶经、甘珠尔经等珍贵经文典集;表明历史上西藏地方政府与中央政府关系的明清两代皇帝封赐达赖喇嘛的金册、金印、玉印以及大量的金银品、瓷器、珐琅、玉器、锦缎品及工艺品,这些文物绚丽多彩、题材丰富。
2. 扎什伦布寺扎什伦布寺位于西藏日喀则的尼色日山下,是日喀则地区最大的寺庙,也是后藏地区的宗教文化中心,与前藏地区的大昭寺遥相呼应。藏语里,扎什伦布就是“吉祥须弥”的意思,扎什伦布寺建于明代的1447年,由格鲁派创始人宗喀巴的弟子,后被追认为一世达赖喇嘛的根敦珠巴取名并主持兴建,后由四世班禅罗桑却吉坚赞加以扩建。自四世班禅担任主持后,这里就成为了历代班禅大师的“驻锡地”(僧人出行,以锡杖自随,因称僧人住址为驻锡)。扎什伦布寺与拉萨的“三大寺”甘丹寺、色拉寺、哲蚌寺,以及青海的塔尔寺和甘肃的拉卜楞寺并列为格鲁派的“六大寺”。
3. 哲蚌寺雪顿节,传承千百年的展佛活动,在法号诵经声中开始。长40米、宽37米的巨幅缎制释迦牟尼佛像唐卡沿展佛台缓缓展开,由此,为期一周的拉萨雪顿节也拉开了序幕。每年拉萨哲蚌寺的展佛,是雪顿节各项活动中的“重头戏”,一是防止封存一年之久的巨幅唐卡潮湿蛀虫,同时供信教民众朝拜祈福。每年拉萨哲蚌寺展佛,都会有大批信教民众和游客前往朝拜。
4. 大昭寺大昭寺已有1300多年的历史,在藏传佛教中拥有至高无上的地位。大昭寺是西藏现存最辉煌的吐蕃时期的建筑,也是西藏最早的土木结构建筑,并且开创了藏式平川式的寺庙市局规式。环大昭寺内中心的释迦牟尼佛殿一圈称为“囊廓”,环大昭寺外墙一圈称为“八廓”,大昭寺外辐射出的街道叫“八廓街”即八角街。以大昭寺为中心,将布达拉宫、药王山、小昭寺包括进来的一大圈称为“林廓”。这从内到外的三个环型,便是藏民们行转经仪式的路线。大昭寺融合了藏、唐、尼泊尔、印度的建筑风格,成为藏式宗教建筑的千古典范。寺前终日香火缭绕,信徒们虔诚的叩拜在门前的青石地板上留下了等身长头的深深印痕。万盏酥油灯长明,留下了岁月和朝圣者的痕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