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受到美国大学的邀请,1923年至1926年间,冰心在美国的威尔斯利女子大学留学,攻读英国文学,获文学硕士学位。
期间,创作了影响几代人的名作《寄小读者》。冰心在作品中,以通讯的方式,给小朋友写信,报告了她在美国留学的生活与见闻,读者、尤其是后来的传记作家,根据她的描写,基本可以还原她在留学期间的生活情景。但是,这部作品包括她晚年的回忆录《在美留学的三年》,都没有具体写到她所修的课程、学分和成绩。
冰心为什么要去美国,麻烦给回复
因为受到美国大学的邀请,1923年至1926年间,冰心在美国的威尔斯利女子大学留学,攻读英国文学,获文学硕士学位。
期间,创作了影响几代人的名作《寄小读者》。冰心在作品中,以通讯的方式,给小朋友写信,报告了她在美国留学的生活与见闻,读者、尤其是后来的传记作家,根据她的描写,基本可以还原她在留学期间的生活情景。但是,这部作品包括她晚年的回忆录《在美留学的三年》,都没有具体写到她所修的课程、学分和成绩。
1923年,冰心前往美国留学,想要开拓自己对西方文学知识的理解。留美途中,她遇到了同样在美国深造的吴文藻,两个身处异国他乡的年轻人双双坠入爱河。
1926年,冰心学成回国,先后任教于燕京大学、清华大学国文系。
1929年,冰心和恋爱多年的吴文藻结为夫妻,二人低调地在北大临湖轩举办婚礼,两年后,二人长子吴宗生出生,后改为吴平。
美国留学的见闻与经历(1923年夏,冰心自燕京大学毕业,随后赴美国威尔斯利女子大学攻读硕士学位),也就是说,这是一部写给儿童看的留美生活的通信集。
这个约定,使得冰心必须做到:要以平等的态度、易懂而生动的语言、描述到美国去和在美国留学有趣的故事和情景,同时,不能中断,不能对小朋友失约。
冰心在她的通信中基本做到了这些,而这一切,也就构成了中国儿童文学最基本的理论要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