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72年10月,中国清政府开始向美国派遣少年留学生,分4批,一共派遣了120人到美国留学。
这批留学生出洋时的平均年龄只有12岁,所以他们也被称为“留美幼童”。这件近代史上的新事,从此开启了中国的留学篇章。清朝末年的洋务运动对中国传统的教育进行了两项改革:
一是建立了新的学堂,
二是选派留学生出国深造。中国的留学史开始于清朝末年。
1872年,首批留学生被派往美国学习,从此揭开了中国留学的历史大幕。
1872年10月,清政府开始向美国派遣少年留学生。其中最大的学生十五六岁,小的只有10岁左右,分4批,一共派遣了120人。这是中国最早出洋的第一批留学生。这些人回国以后,成为各行各业的骨干。比如唐绍仪,民国时曾出任第一任内阁总理;梁诚,出任驻美公使,协助完成了对美国追还“庚子赔款”的事情(用以资助中国留学生赴美留学);唐国安,筹建了清华学堂,也就是后来的清华大学。最有名的是詹天佑,他主持修建了全长约200公里的京张铁路,这条从北京到张家口的铁路,是中国人自行设计和建造的第一条干线铁路。当时我国经济落后,技术条件很差,修这么一条铁路连外国人都不敢想,因为其间要架桥、修隧道,非常复杂。所以后来有人把詹天佑修的这条铁路,与中国的万里长城相提并论,可见其影响之大。这批留美学生虽然只有120人,但是对中国各个领域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成为中国留学史上浓墨重彩的一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