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求艺—您的留学规划师

留法勤工俭学兴起于什么时候

277次

问题描述:

留法勤工俭学兴起于什么时候,在线求解答

最佳答案

推荐答案

今天,我们要跟大家讲述的是《赴法勤工俭学浪潮的兴起》。

1919年3月17日上午,上海汇山码头人头攒动。这一天,是第一批赴法勤工俭学的青年离开家乡、远赴重洋的日子。喧闹的人群中,89名青年提着行李,登上日本邮轮“因幡丸”号,怀揣着激情与梦想,踏上了探索求知的旅程。如此高涨的赴法求学浪潮从何而起?故事要从11年前的一家豆腐公司讲起。

20世纪初的法国巴黎1908年,被誉为“豆腐博士”的李石曾,在巴黎郊区开创了法国第一家豆腐公司。李石曾是中国留学法国第一人,1902年,22岁的李石曾在父亲李鸿藻同僚的安排下前往法兰西。李石曾的豆腐公司成立后,为解决劳工需求,他将老家河北的42名农村青年带到法国,并督促他们在白天做工,夜间学习。两年过后,这些原本文化水平不高的农村青年,不仅有了自己的积蓄,而且掌握了基本的文化知识和工艺技能。平民子弟无需支付高昂费用的留法大门,就这样被打开了。

1912年,李石曾回国,在北京成立了留法俭学会,受到时任中华民国教育总长蔡元培的大力支持。不料两年后,由于袁世凯政府的阻碍,留法俭学会被迫停办。

1916年,李石曾、蔡元培等中法两国人士,在巴黎成立了华法教育会,并在中国各地设立分会。一年后,河北蠡县布里村、保定育德中学、北京长辛店等地陆续出现了留法预备学校,向年轻的学生们教授基本的法语知识和工艺技术,鼓励学生走出国门,学习新文化。至1919年,北京、保定、上海、成都等地相继设有留法预备学校20余所。五四运动前后,由于目睹中国遭受的不公平待遇,大批青年加入了赴法勤工俭学运动,渴望寻求改造社会的真理,挽救陷入水深火热的中国。

1919至1921年间,先后有1800多名青年前往法国,学习西方社会的人文思想和科学技术。留学的经历使这些进步青年对中国社会的落后、愚昧状况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为中国革命的发展注入了年轻的活力。

1919年3月17日上午,上海汇山码头人头攒动。这一天,是第一批赴法勤工俭学的青年离开家乡、远赴重洋的日子。喧闹的人群中,89名青年提着行李,登上日本邮轮“因幡丸”号,怀揣着激情与梦想,踏上了探索求知的旅程。如此高涨的赴法求学浪潮从何而起?故事要从11年前的一家豆腐公司讲起。

20世纪初的法国巴黎1908年,被誉为“豆腐博士”的李石曾,在巴黎郊区开创了法国第一家豆腐公司。李石曾是中国留学法国第一人,1902年,22岁的李石曾在父亲李鸿藻同僚的安排下前往法兰西。李石曾的豆腐公司成立后,为解决劳工需求,他将老家河北的42名农村青年带到法国,并督促他们在白天做工,夜间学习。两年过后,这些原本文化水平不高的农村青年,不仅有了自己的积蓄,而且掌握了基本的文化知识和工艺技能。平民子弟无需支付高昂费用的留法大门,就这样被打开了。

1912年,李石曾回国,在北京成立了留法俭学会,受到时任中华民国教育总长蔡元培的大力支持。不料两年后,由于袁世凯政府的阻碍,留法俭学会被迫停办。

1916年,李石曾、蔡元培等中法两国人士,在巴黎成立了华法教育会,并在中国各地设立分会。一年后,河北蠡县布里村、保定育德中学、北京长辛店等地陆续出现了留法预备学校,向年轻的学生们教授基本的法语知识和工艺技术,鼓励学生走出国门,学习新文化。至1919年,北京、保定、上海、成都等地相继设有留法预备学校20余所。五四运动前后,由于目睹中国遭受的不公平待遇,大批青年加入了赴法勤工俭学运动,渴望寻求改造社会的真理,挽救陷入水深火热的中国。

1919至1921年间,先后有1800多名青年前往法国,学习西方社会的人文思想和科学技术。留学的经历使这些进步青年对中国社会的落后、愚昧状况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为中国革命的发展注入了年轻的活力。

留法勤工俭学兴起于什么时候

其他答案

留法勤工俭学兴起于1912年。

五四运动前后,中国青年为寻求救国真理,大批有组织地赴法国勤工俭学的运动。

留法勤工俭学运动开始于1912年,五四运动后达到高潮。

1912年,为“输世界文明于国内”,蔡元培、吴玉章、李石曾、吴稚晖等人发起组织了留法俭学会。留法勤工俭学运动初期,其倡导者主要是革命的民主主义者,他们希望有志青年到法国学习先进知识和文明,实现“科学救国”“实业救国”“教育救国”,达到富国强兵的目的。

1917年初,蔡元培、吴玉章等成立了北京华法教育会和留法勤工俭学会,作为经办全国赴法勤工俭学的总机关,同时大量留法预备学校成立。

但五四运动之前,留法的勤工俭学生还不足200人,其规模和影响还都不大。

五四运动后,目睹国势危亡,为寻求救国真理,受工读思潮和马克思主义的影响,大批青年赴法留学。

1919年至1921年初,在李大钊、吴玉章、蔡和森、周恩来、赵世炎等人的推动下,留法勤工俭学运动达到高潮,前后共有18个省1600多名勤工俭学学生,分20批到达法国,其中有徐特立、蔡和森、王若飞、向警予、蔡畅、郭隆真、刘清扬、周恩来、邓小平等。

他们一边从事辛苦的劳动,一边勤奋学习,其中的五四运动骨干和积极分子还组织一些革命团体,组织革命活动,1921年留法勤工俭学学生一共开展了三次大规模的革命斗争。

之后,留法勤工俭学运动进入低潮,但促使了一大批青年新的觉醒,在劳动、学习、斗争中走上反帝、反封建的革命道路,一批共产主义战士成长起来。

1921年4月,在国内已加入共产党早期组织的张申府、赵世炎、陈公培和在法国加入共产党早期组织的刘清扬、周恩来组织了巴黎共产主义小组。

1922年6月,旅欧的中国先进青年周恩来、赵世炎、陈延年、陈乔年、李维汉等人,又在巴黎组织了旅欧中国少年共产党。

1923年2月,旅欧中国少年共产党临时代表大会通过决议加入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改称旅欧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后来多名团员转入中国共产党。

邓小平从1920年10月赴法国勤工俭学,直到1925年5月离开法国去莫斯科,在法国期间,他除了学习之外,还到工厂做工。后来,他加入旅欧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

留法勤工俭学运动,不但为中国培养了一批专业技术人才,还培养了一批革命领导骨干,对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起了重要作用。

其他答案

留法勤工俭学运动,起源于辛亥革命前后的留法俭学、旅法华工教育及旅法华人的勤工俭学运动。中国青年在五四运动时期,接受新文化运动和反帝爱国斗争的影响,为寻求救国救民的知识和真理,为输世界文明与国内,大批赴法国开展勤工俭学的运动。

其他答案

由于华工教育取得成绩,进而提倡国内青年学生赴法勤工俭学。同年3月中法两国人士蔡元培、吴玉章、李石曾、欧乐、穆岱等为了“发展中法两国之交谊”,促进中国经济文化之发展,在巴黎发起成立了华法教育会。

1917年在国内也成立了华法教育会,组织赴法勤工俭学活动,事实上已成为该会的主要活动内容。北京留法预备学校也重新建立,并在长辛店、河北高阳县布里村、保定育德中学及成都先后成立各种各样的预备学校,为赴法勤工俭学运动的发展准备了必要的条件。

为你推荐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用户协议  |  隐私政策  |  在线报名  |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