闻一多性格强烈坚毅。
1919年“五四运动“的爆发,闻一多是“五·四”新文艺园中的拓荒者之一,并作为清华学生代表赴上海参加全国学生联合会成立大会。
1922年23岁时赴美国留学,先后在芝加哥美术学院、珂泉科罗拉多大学和纽约艺术学院进行学习,他专攻美术且成绩突出,对文学也表现出极大兴趣,特别酷爱诗歌,《七子之歌》是他26岁时在美国创作的作品。
1925年回国后,先后在武汉大学、国立青岛大学和清华大学任教。
1937年7月,全国抗战爆发。他随校迁往昆明,任西南联合大学教授。在迁入昆明的过程中,有一队人是徒步去的。这一队人由体壮男生组成,他们全靠两条腿,徒步完成1000多公里的路程。而闻一多自愿加入了徒步队伍中,他是想要把这次徒步远征当作“多习民情,考查风土,采集标本,锻炼体魄”的良机。他把胡子留了起来,抗战不胜,誓不剃须。在西南联大期间,闻一多整天把自己关在图书馆里专心治学。他讲楚辞、唐诗、古代神话等课程。他的古代神话课特别受欢迎,不仅中文系、文学院的学生听讲,需要穿过一座昆明城的理学院、工学院的学生也来听,在课堂上他不仅绘画还表演,把相当枯燥的课程讲得引人入胜。抗战胜利后,昆明发生了镇压学生爱国运动的“一二·一”惨案,四名学生惨遭杀害。闻一多亲自为死难烈士书写挽词:“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出殡时,他拄着手杖走在游行队伍前列,并撰写了《一二一运动始末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