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罗斯联邦共和国俄罗斯联邦共和国由89个联邦主体组成:(1)21个共和国:阿迪格共和国(阿迪格)、阿尔泰共和国、巴什科尔托斯坦共和国、布里亚特共和国、达吉斯坦共和国、印古什共和国、卡巴尔达-巴尔卡尔共和国、卡尔梅克共和国-哈利姆格坦格奇、卡拉恰伊-切尔克斯共和国、卡累利阿共和国、科米共和国、马里埃尔共和国、摩尔达维亚共和国、萨哈共和国(雅库特)、北奥塞梯共和国、靼鞑斯坦共和国(靼鞑斯坦)、图瓦共和国、乌德穆尔特共和国、哈卡斯共和国、车臣共和国、楚瓦什共和国-恰瓦什共和国;(2)6个边疆区:阿尔泰边疆区、克拉斯诺达尔边疆区、克拉斯诺亚尔斯克边疆区、滨海边疆区、斯塔夫罗波尔边疆区、哈巴罗夫斯克边疆区;(3)49个州:阿穆尔州、阿尔汉格尔斯克州、阿斯特拉罕州、别尔哥罗德州、布良斯克州、弗拉基米尔州、伏尔加格勒州、沃洛格达州、沃罗涅日州、伊万诺沃州、伊尔库茨克州、加里宁格勒州、卡卢加州、堪察加州、克麦罗沃州、基洛夫州、科斯特罗马州、库尔干州、库尔斯克州、列宁格勒州、利佩茨克州、马加丹州、莫斯科州、摩尔曼斯克州、下诺夫哥罗德州、诺夫哥罗德州、新西伯利亚州、鄂木斯克州、奥伦堡州、奥廖尔州、奔萨州、彼尔姆州、普斯科夫州、 罗斯托夫州、梁赞州、萨马拉州、萨拉托夫州、萨哈林州、斯维尔德洛夫斯克州、斯摩棱斯克州、坦波夫州、特维尔州、托木斯克州、图拉州、秋明州、乌里扬诺夫斯克州、车里雅宾斯克州、赤塔州、雅罗斯拉夫尔州;(4)2个联邦直辖市:莫斯科、圣彼得堡 ;(5)1个自治州:犹太自治州;(6)10个民族自治区:阿加布里亚特民族自治区、科米彼尔米亚克民族自治区、克里亚克民族自治区、涅涅茨民族自治区、泰梅尔(多尔干-涅涅茨)民族自治区、乌斯季-奥尔登斯基布里亚特民族自治区、汉特曼西斯克民族自治区、楚科奇民族自治区、埃文基民族自治区、亚马尔-涅涅茨民族自治区。
在苏联正式解体后,分为15个国家位于欧洲东部和亚洲北部的联邦制国家。又称俄罗斯联邦。面积1707.5万平方千米,为世界上领土面积最大的国家。人口1.486亿(1993),有120多个民族,俄罗斯人占82%,其他有乌克兰人、鞑靼人、楚瓦什人、巴什基尔人、白俄罗斯人、日耳曼人、犹太人等。俄语为官方语言。主要宗教为俄罗斯东正教,其他还有基督教、犹太教和伊斯兰教等。首都莫斯科。地理 领土横跨欧亚两洲。北临北冰洋,西濒波罗的海,西南靠黑海、亚速海和里海,东临太平洋,隔海与美国阿拉斯加和日本相望。陆地西部与挪威、芬兰、爱沙尼亚、拉脱维亚、白俄罗斯、乌克兰交界,南部与格鲁吉亚、阿塞拜疆、哈萨克斯坦、中国、蒙古、朝鲜接壤;俄罗斯的加里宁格勒州位于波兰与立陶宛之间,西临波罗的海。海岸线长3.38万千米。俄罗斯欧洲领土的大部分为俄罗斯平原,南部是高加索山脉;乌拉尔山脉以东的亚洲领土以西西伯利亚平原、中西伯利亚高原和东西伯利亚山地为主。主要山脉有乌拉尔山脉、高加索山脉等。主要岛屿有萨哈林岛、法兰士约瑟夫地群岛、新地岛、北地群岛、新西伯利亚群岛等。境内河流众多,伏尔加河全长3690千米,为欧洲最长河流,其他重要河流有顿河、鄂毕河、叶尼塞河、勒拿河等。主要湖泊有贝加尔湖、拉多加湖、奥涅加湖和泰梅尔湖等。领土大部分处于北温带,西北部属海洋性气候,西伯利亚为典型大陆性气候,远东则为季风气候。 历史 在俄罗斯境内,自远古就有人类居住。公元6世纪,东斯拉夫人逐渐向今俄罗斯的欧洲部分等地区迁徙。9世纪出现阶级社会。862年,以留里克为首的瓦朗几亚人征服东斯拉夫人,建立留里克王朝。882年,奥列格统治时期建立早期封建国家基辅罗斯。988年基督教被定为国教。12世纪分裂为若干独立公国。1237年蒙古军队入侵,建立金帐汗国(见钦察汗国)。14世纪起,莫斯科大公国逐渐强盛。15世纪末~16世纪初,莫斯科大公伊凡三世,建立了统一的俄罗斯国家,彻底摆脱了金帐汗国的统治。1547年,伊凡四世(雷帝)加冕为沙皇,大力扩展版图。16~17世纪,伏尔加河流域、乌拉尔和西伯利亚先后加入俄罗斯。1613年,米哈伊尔·费多罗维奇·罗曼诺夫被推为沙皇,开始了罗曼诺夫王朝的统治。17世纪中期,乌克兰和俄罗斯合并为统一国家。彼得一世执政期间,在政治、财政经济、军事和文化等方面进行一系列改革,促进了社会经济和文化的发展,同时推行对外扩张,获得波罗的海出海口,将南方领土扩展到里海地区,俄罗斯从此成为欧洲强国。1721年俄罗斯改称帝国。1812年俄罗斯人民击退了拿破仑军队的入侵。1825年12月,圣彼得堡十月党人起义标志着俄国革命运动的开端。1861年实行农奴制改革,资本主义迅速发展。1883年建立最早的马克思主义组织劳动解放社。1898年俄国社会民主工党成立,社会主义运动不断壮大。1905年爆发革命,全国掀起广泛的抗议运动。1906年斯托雷平出任首相大臣,镇压革命运动,同时进行土地改革,农村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至20世纪初,俄国成为军事封建帝国主义国家。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俄国参加协约国与德、奥等交战。1917年3月(俄历2月)爆发二月革命,推翻罗曼诺夫王朝,建立资产阶级临时政府。同年11月7日(俄历10月25日)列宁领导布尔什维克党发动武装起义,推翻临时政府,建立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俄罗斯苏维埃联邦社会主义共和国。1918年3月与德国签订《布列斯特-立托夫斯克条约》,退出战争。1918~1920年,粉碎了14国武装干涉和国内白军叛乱。1921年3月起实行新经济政策,工农业生产得到恢复。1922年12月30日,俄罗斯与乌克兰、白俄罗斯、南高加索联邦结成联盟,成立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见苏联)。1924年,列宁逝世,斯大林接任苏联领导人。1936年,苏联扩展到由俄罗斯、乌克兰、白俄罗斯、哈萨克、土库曼、乌兹别克、吉尔吉斯、塔吉克、阿塞拜疆、格鲁吉亚、亚美尼亚11个加盟共和国组成。1939年9月~1940年7月,苏联边界向西推移,领土扩大47.6万平方千米,新建卡累利阿-芬兰、摩尔达维亚、爱沙尼亚、拉脱维亚、立陶宛5个加盟共和国。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苏联实现了社会主义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1941~1942年,苏联部分领土被法西斯德国军队占领,乌拉尔、西西伯利亚和伏尔加河流域发展为重工业和军事工业基地。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佩琴加地区、东普鲁士的部分地区被并入苏联。1953年斯大林逝世后,赫鲁晓夫、勃列日涅夫、安德罗波夫、契尔年科、戈尔巴乔夫先后担任苏联领导人。1990年5月,叶利钦当选为俄罗斯最高苏维埃**。同年6月俄罗斯最高苏维埃发表《主权宣言》。1991年6月叶利钦当选为俄罗斯总统。同年8·19事件后,俄罗斯 、乌克兰、白俄罗斯3个共和国领导人于12月8日签署《独立国家联合体协议》,宣布组成独立国家联合体。12月21日,俄罗斯与苏联10个加盟共和国领导人签署《阿拉木图宣言》和《独立国家联合体协议议定书》,宣布苏联不复存在,俄罗斯成为独立国家。1992年4月,俄罗斯第六次人代会决议,使用两个同等地位的正式国名俄罗斯和俄罗斯联邦。 俄罗斯独立后,进行社会政治经济制度的重大变革,国内政局复杂多变,经济危机深刻,部分地区民族矛盾尖锐并导致武装冲突。1992年初,在政府副总理盖达尔主持下开始实行以全面开放物价、大规模私有化等为中心的“休克疗法”式的激进经济改革。3月,俄罗斯联邦所属各共和国、自治州、州和边疆区等86个主体签署联邦条约,但宣布独立的车臣共和国未在条约上签字。6月,叶利钦总统任命盖达尔为政府代总理,进一步推行激进经济改革。10月底,北奥塞梯与印古什因领土争执发生武装冲突,11月2日叶利钦宣布在该地区实行紧急状态,冲突形势趋缓。12月,俄罗斯联邦第七次人代会否决总统提名盖达尔为总理候选人,副总理切尔诺梅尔金被选为政府总理 。1993年4月,俄罗斯举行全民公决,通过新宪法基本原则,多数选民拥护总统,但否决了提前举行议会选举。5月1日,莫斯科发生反对叶利钦的示威游行,造成流血冲突。6月以后,总统、政府与议会之间矛盾斗争激化,10月2~4日,军队包围议会大厦并与议会支持者发生武装冲突,数百人在冲突中丧生,议会被解散。12月,俄罗斯选举建立了新的议会。1994年,俄罗斯政局相对稳定,但突发性事件迭起。年初,政府进行改组,切尔诺梅尔金政府转而实行“稳健”经济改革。4月,联邦89个主体及社会各界签署“社会和睦条约”,促进了政局的稳定。10月11日爆发卢布暴跌事件,政府再次改组。11月,车臣局势激化,武装冲突迅速升级,12月,政府军进入车臣,与车臣武装发生激烈战斗。政治 俄罗斯独立后沿用1978年制定的《俄罗斯苏维埃社会主义联邦共和国宪法》,1991年5 月对该宪法进行了重大修改。1992年4月俄罗斯第六次人代会通过俄罗斯新宪法草案的“总体构想”和“基本条款”。1993年12月全民公决通过了新宪法,规定俄罗斯是由共和国、自治州、自治区、州、边疆区以及莫斯科和圣彼得堡市等主体组成的统一的联邦制国家。俄罗斯联邦议会为国家最高立法机构,由上下两院组成。下院称为国家杜马,上院称为联邦委员会。在1995年12月的国家杜马选举中,俄罗斯联邦***占据近160个席位,居第一位。1996年1月,斯特罗耶夫当选上院**,俄罗斯***人根纳季·谢列兹尼奥夫当选国家杜马**。总统为国家元首和武装部队总司令。总统拥有批准、签署法令,实行总统直接统治,向议会提名政府总理人选以及解散议会等权力。叶利钦于1991年和1996年两次当选为总统。国家最高执行机构为部长会议。1994年1月组成的政府,V.切尔诺梅尔金为总理。1998年3月23日,叶利钦宣布解散内阁,并任命35岁的基里延科为代总理。 俄罗斯政党众多,主要政党有:
①俄罗斯选择。成立于1993年6月。
②俄罗斯联邦***。1990年6月成立。
③俄罗斯自由民主党。1989年成立。经济 俄罗斯自然资源丰富,种类繁多,储量巨大,自给程度高。煤炭、石油、天然气、铁矿石、钾盐等储量居世界前列。磷灰石、黄金、银、铜、锌、锡、泥炭等储量也很丰富。森林覆盖面积约占领土面积的40%以上,水力资源充沛。 俄罗斯工农业生产都较发达。工业基础雄厚,部门齐全。工业在国民经济中居重要地位,机械、钢铁、有色冶金、石油、天然气、煤炭、化工及森林工业为主要重工业部门,主要产品有石油、天然气、煤炭、钢材、电力、化肥、电视机、洗衣机、冰箱等。纺织、食品、木材、木材加工业也很发达,棉、毛、麻织物产量较高,木材出口量居世界前列。 农业用地约占全国领土面积的30%,耕地面积约1.3亿公顷。种植业为主要农业部门之一,主要农作物有小麦、大麦、燕麦、玉米、黑麦、马铃薯和豆类等。经济作物有甜菜、向日葵和长纤维亚麻等。畜牧业为另一主要农业部门,主要饲养牲畜有牛、猪、绵羊、山羊等,主要畜产品有牛奶、肉类、羊毛等。 服务业在国民经济中所占比重较小。 伏尔加河上的轮船交通运输业较发达,在国民经济中起重要作用。公共交通设施较好,铁路、公路、水运、航空各类运输俱全。1992年铁路总长15.81万千米,其中电气化铁路3.8万千米;水运内河航线10.2万千米,沿海主要港口有圣彼得堡、摩尔曼斯克、符拉迪沃斯托克、纳霍德卡和新俄罗斯斯克等;公路总长89.3万千米;莫斯科为全国最大的航空港,其他航空港有圣彼得堡、新西伯利亚、伊尔库茨克等。 旅游为新兴经济部门之一,莫斯科、圣彼得堡、黑海沿岸等地为著名旅游区。1993年国民生产总值162.3万亿卢布。货币单位为卢布,汇率为3235卢布兑1美元(1994年1月)。出口主要产品为煤炭、原油、石油产品、天然气、木材、水泥、化肥等;进口主要产品为日用轻工业品、粮食、机械设备等。主要贸易对象为德国、法国、美国、日本、中国及独联体各国。军事 苏联解体后,俄罗斯继承了苏联的大部分军事力量,为有世界影响的军事强国之一。俄罗斯正规军由陆军、海军、空军、国土防空军和战略火箭军组成。截至1994年底,总兵力约为170万人。文化教育 俄罗斯教育体制分为学前教育、普通小学教育、普通中学教育、职业技术教育、中等专业教育和高等教育。全国已基本消灭文盲。主要高等院校有莫斯科大学、莫斯科鲍曼高等技术学校、圣彼得堡大学等。 主要报刊有《消息报》、《文学报》、《共青团真理报》、《红星报》、《真理报》、《苏维埃俄罗斯报》、《独立报》、《莫斯科新闻》、《星火杂志》和《新时代》等。 俄罗斯国家通讯社为俄通社-塔斯社。 俄罗斯电视台有:公共广播公司,即奥斯坦基诺电视台,其前身为前苏联中央电视台;俄罗斯电视台和俄罗斯教学台等。 俄罗斯广播电台有:第一广播电台,其前身为前苏联中央广播电台;俄罗斯广播电台、奥菲士广播电台、青春广播电台等。外交 俄罗斯独立后,其外交政策处在不断调整和变化之中。独立伊始,俄罗斯政府在继承前苏联“新思维”外交基础上,进一步调整和发展同西方的关系,把同西方建立伙伴关系、并进而成为盟友关系置于外交首位。1992年2月,总统叶利钦访美,同美国总统布什举行戴维营会谈,双方发表关于两国新关系的戴维营声明,宣布俄美“不把彼此视为潜在敌人”,两国为“友谊和伙伴关系”。同年6月,俄美首脑举行第二次会晤,双方签署确认俄美伙伴和友好关系的“华盛顿宪章”以及在经济、军事、政治等领域进行合作的30多项文件。1992年初,叶利钦还先后访问了英国、法国、加拿大等国,分别与英国首相梅杰签署15点联合声明,与法国总统密特朗签订《俄法条约》及一系列合作协议,与加拿大总理马尔罗尼发表《俄罗斯联邦和加拿大友好与合作宣言》。与此同时,俄罗斯与德国、奥地利、意大利等其他西方国家的关系也获得了广泛的发展。 自1992年下半年起,俄罗斯政府调整其外交政策,把东方的亚洲作为外交的另一个重点。1992年11月,叶利钦访问韩国,双方签署俄韩相互关系基础条约和发展经济、军事合作的政府文件。同年12月,叶利钦访问中国,双方发表联合声明,俄中关系进入了一个新阶段。1993年1月,叶利钦访问印度,双方签署涉及政治、经济、军事、科技、文化等领域的10项合作协议,并重新签订《俄印友好条约》,俄印关系得到全面恢复和发展。1993年10月,叶利钦还访问了日本,双边关系亦有所发展。 1993年上半年起,俄罗斯外交政策再次进行调整。外交活动的方针是:仍以西方为重点,并把俄美关系置于特殊重要地位;将亚太地区作为外交的另一重点;重视加强与周边国家的睦邻友好关系,尤其是把同前苏联各共和国关系放在首位;改善与第三世界国家关系,注重与之发展互惠互利的经济合作;强调俄罗斯外交的独立性。 1994年,俄罗斯的大国独立外交政策日渐明显,其特点是以西方为主、东西方兼顾、加强周边国家关系、广泛结交的全方位外交。俄罗斯政府采取一系列重大外交行动,使俄罗斯与西方关系出现重大突破。6月22日,俄罗斯外长科济列夫在布鲁塞尔北大西洋公约组织总部签署俄罗斯加入北约“和平伙伴关系计划”框架文件和俄罗斯与北约合作议定书。6月25日,总统叶利钦出席在希腊科孚岛举行的欧洲联盟首脑会议,与欧盟12国领导人签署“伙伴关系与合作协议”,为取消欧洲国家对俄罗斯的歧视性贸易政策,使俄罗斯的商品、技术和服务进入西欧市场开辟了道路。7月8~10日,叶利钦首次以正式成员身分参加了在意大利那不勒斯举行的西方七国首脑会议,俄罗斯与西方的政治伙伴关系初步形成。同时,俄罗斯在重大国际问题上也表现出自主外交、重振大国地位的姿态。俄罗斯政府突出强调俄罗斯在前苏联地区的利益和影响,反对西方国家介入独联体事务,反对北约向东扩展计划。此外,在北约空袭波黑塞族武装、美国准备解除对波黑穆斯林的武器禁运、武器出口、俄罗斯出售核反应堆给伊朗等问题上,俄罗斯与美国及其他西方国家都存在分歧。 俄罗斯独立后,同前苏联有外交关系的国家均同俄罗斯继承了原有的外交关系。此外,前苏联的其他14个加盟共和国以及南非共和国均与俄罗斯新建了外交关系。 俄罗斯与中国于1991年12月27日正式建交。建交以后,俄中两国在政治、经济、贸易、科技、文化、军事等各个领域的关系都得到了健康、稳定的发展,两国领导人多次互访。俄中两国经贸关系发展良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