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求艺—您的留学规划师

伊凡·亚历克塞维奇·蒲宁的人物经历

119次

问题描述:

伊凡·亚历克塞维奇·蒲宁的人物经历,在线求解答

最佳答案

推荐答案

蒲宁于1870年俄历10月22日生在俄罗斯中部沃罗涅什镇的一个破落地主家庭,祖上曾是显赫的贵族。

当时俄国宣布废除农奴制已有10年,他的父亲是个喜欢及时行乐的人,祖上的家业日见衰败,只剩了一个庄园。童年的蒲宁在遍地都是花卉芳草、庄稼林木,一片宜人的田园宁静气氛中度过的。美丽的自然景色给他留下了十分深刻的印象,并对他以后的文学创作产生了影响。破落的家庭使蒲宁少年早慧,他从小酷爱文学,崇拜普希金、莱蒙托夫等俄国古典诗人,尽管命运不济,他却接受了世袭的贵族的许多阶级偏见。他对自家的高贵门第十分自豪,对本家族昔日的豪华生活十分向往,深深感到生不逢时。蒲宁的大哥是家中惟一的大学毕业生,他因为参加民意党的活动而被捕,出狱后一直在家受监视。年轻的蒲宁就在大哥的指导下自修并开始诗歌创作。他在创作中显示了出色的才华,17岁时便首次在《祖国》杂志上发表诗作《献在曼德逊的墓前》。由于生活的贫困,蒲宁读完中学便独自出外谋生,他先后当过图书馆的小职员、政府部门的统计员,他摆过书摊,还断断续续地为几家报馆工作过。后来虽然也曾上过大学预科,还进莫斯科大学念了一年书,但终究未能完成高等教育。贫困的生活没有使他意志消沉,他寄情于诗歌创作,始终保持着愉悦的身心。各种各样的职业使他增长了见识,丰富了阅历。 伊凡·阿历克谢耶维奇·蒲宁1891年他出版了第一部诗集《在露天下》,后来又出版了诗集《落叶》,这两部诗集可以说是俄国优秀诗歌的艺术楷模。同时蒲宁还致力于翻译欧美著名诗人拜伦、朗费罗等人的作品。1901年蒲宁由于诗集《落叶》而获得俄国科学院颁发的普希金奖金,因此成为全国著名的诗人。在他早期的诗歌中充分反映了作者对童年时代家乡田园生活环境的热烈感情。从19世纪最末几年开始,蒲宁转入小说创作。中篇小说《乡村》(1910)通过农民库兹玛的破产和四处流浪的不幸遭遇的描写,突出地反映了1905年俄国革命失败后,农民失去土地、自由和希望破灭和痛苦命运;另一部中篇小说《干旱的溪谷》则揭露了俄国贵族精神腐败和经济衰落的社会面目。1905年后,蒲宁抛开一切事情出国旅行去了。他用了数年的时间周游世界很多地方,足迹几乎遍及整个欧洲,并到过非洲和亚洲的许多国家。四出旅行既增长了知识又锻炼了身体。沿途他一边了解民风民俗,欣赏优美的自然景色,一边写了很多描述异国风土人情、神话故事的诗歌,如《海神》、《该隐》、《太阳庙》等。1909年蒲宁被推举为俄国科学院院士。1911至1912年间,蒲宁又创作了一系列取材于农村生活的短篇,有《欢乐的庭院》、《夜话》、《一百零八》等。蒲宁的现实主义创作方法日臻完善,他的小说题材也开始变得多样了。蒲宁在遵循果戈理、屠格涅夫开创的、列夫·托尔斯泰推向高峰的俄罗斯文学的伟大原则中是做出了一定贡献的,他继承和发展了俄罗斯现实主义的传统,所以1914年曾被《真理报》誉为与高尔基、阿·托尔斯泰相并列的重要作家。西方评论家把蒲宁看成是俄国文学中最后一位具有特色的文体作家,并认为他对俄罗斯乡村社会传统的敏感分析和对那里的环境气氛的卓越描写足以产生一种萦绕于人们心头的、真挚而强烈的感情。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蒲宁再次出游欧洲和东方各国,后来写成了短篇小说《弟兄们》和《来自旧金山的先生》。他的感情色彩主要是倾向于对旧贵族衰败命运的悼念和对沙皇政权即将灭亡之前所谓俄罗斯传统消亡的追怀。正是这种没落的、怀旧的情绪直接造成了蒲宁对十月革命的抵制,他没有像高尔基、阿·托尔斯泰那样去迎接苏维埃政权的新生,当革命到来时,他起初茫然不知所措,继而采取公然敌视的态度,在刊物上咒骂革命,最终抱着咒诅态度,逃离了祖国。1920年10月26日,50岁的蒲宁挤上了开往法国的最后一艘邮轮。他在惊恐混乱的人群中向自己的祖国留下了难忘的一瞥。他对这里的土地是怀有深厚感情的,他留恋那里的一切,但顽固的旧贵族立场又促使他对红军的即将到来怀着莫名的恐惧情绪,他在惆怅的心情中,踏上了流亡的道路……后来,他在短篇小说《最后的撤退》中曾对自己的复杂心情作过真实的描述。这位已经在俄罗斯文学史上建立了卓越声誉的诗人兼小说家,由于政治观念的不同,终于成了一名流亡者。从此以后他虽然日思夜念俄罗斯大地,但一直未能再见到她。到了法国之后,蒲宁定居在巴黎,因为他的成就和名声成了当时逃亡到法国的白俄知识分子的头面人物。然而流亡异国的蒲宁越来越悲观、苦闷、消沉。在他身上逐渐出现了一种由于想象中的俄国理想贵族社会的失败而产生的忧郁症和随之而来的怀乡病,他沉湎在唯心主义和悲观主义之中,失去了对社会研究和观察的兴趣,文思枯竭,只能写些早年的回忆,抒发一下个人内心的感受。他的作品也就成了无本之木,常常为主观臆断和偏见左右。他的这种思想苦闷、精神幻灭的情绪具体地表现在短篇1923年小说《完了》(1923)之中。这篇作品揭开了蒲宁“流亡文学”的第一页。不久,蒲宁再次游历了欧洲、亚洲和非洲,但是,以往周游世界时的轻松和悠闲心情却不复存在了。如今的他是一个背井离乡的流亡者。游历之后他创作了《米佳的爱情》(1924)、《阿萨涅夫的生活》(1927)、《莉卡》(1933)、《幽暗的乡间小径》(1938)等近两百个中篇小说和自传体长篇小说《阿尔谢尼耶夫的一生》(1927-1933)、回忆录《不幸的日子》(1926)。这些作品的情调大都很沉闷,悲观,其中人物的命运也都很凄惨。这一时期蒲宁的作品无论是思想性还是艺术性都远远不能与他过去的作品相比,消极和失望情绪笼罩着他作品的全部,他的艺术才能从逃亡到法国之后就几乎丧失殆尽了。思乡的情绪时时刻刻地牵动着蒲宁对俄罗斯大地的向往,要回到祖国去的想法一直支撑着他的创作和生活。1937年和1941年他曾两次写信给阿·托尔斯泰和捷列晓夫,表示了要求回归祖国的意愿,但不久希特勒就发动了对苏联的进攻,此愿未遂。在德国军队占领法国期间,蒲宁停止了写作,他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营救苏军俘虏,并在抗击法西斯地下斗争中作出过一些努力。他的最后作品是出版于1950年的《回忆与描写》,文中攻击了高尔基等许多作家和诗人,表明了他立场的顽固性和摇摆性。1953年11月8日,流亡33年的83岁的蒲宁在巴黎病逝,终究未能落叶归根。

伊凡·亚历克塞维奇·蒲宁的人物经历

为你推荐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用户协议  |  隐私政策  |  在线报名  |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