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求艺—您的留学规划师

有没有好心人告诉我中央音乐学院音乐教育系的中外音乐史是怎么考

306次

问题描述:

有没有好心人告诉我中央音乐学院音乐教育系的中外音乐史是怎么考呢求高手给解答

最佳答案

推荐答案

中央音乐学院各科目考试大纲作曲主科:用弦乐四重奏的编制和所给的主题写作奏鸣曲式的呈示部。

副科:用所给主题写作一首单一主题展开单三部曲式的钢琴曲。复调要求考生掌握全面的复调写作技术及相关的基础理论知识。主科:1.问答题:关于复调音乐的基础知识。2.写作题:用指定主题写作一首完整的三或四声部赋格。副科:1.分析题:分析所给的作品,指出其复调音乐写作技法。(以小型复调作品或不超过赋格曲呈示部规模的音乐片断为限)。2.写作题:四声部以内(含四声部)的对位写作,一至二首。配器考试内容:

一、问答题:乐器法及配器知识。

二、考生根据所提供的钢琴曲片段或缩谱,为下列四种编制的其中一种进行配器写作(其写作长度因配器主科与副科考试时间的不同而不等)。乐队编制如下:1.小型乐队——包括弦乐组、木管组、圆号以及竖琴等少量的打击乐器乐等。2.木管组——包括长笛、双簧管、单簧管、大管,以及由每一声种乐器兼任的同族同类乐器,有短笛、英国管、低音单簧管和低音大管等乐器。3.铜管组——包括圆号、小号、中音长号、低音长号和大号等乐器。4.弦乐组——包括小提琴I、II、中提琴、大提琴和低音提琴等乐器。具体要求如下:主科:用指定的编制,为所给的钢琴谱或缩谱配器。乐器法知识及配器知识的问答。考试时间为4小时。副科:1.用指定的编制,为所给的钢琴谱或缩谱配器。2.乐器法知识及配器知识的问答。考试时间为2小时。作品分析主科:考试内容要求:考生应掌握传统曲式及其理论的全部内容。应能综合考虑音乐作品中材料发展、调性布局及结构比例关系的特点,划分出所给乐曲的曲式结构,并根据作品的艺术特点论述相关的理论问题。具体要求如下:1.在乐谱上划分出作品的曲式结构及其调性关系,指出作品的整体曲式名称并要求注明次级曲式(到乐段规模);2.画出规范的分析图示,注明各个曲式级别、调性布局以及所发生的小节数;3.围绕作品的材料发展、调性布局及结构比例关系等诸方面的特点写出简要的文字说明。副科:考试内容要求:考生应掌握传统规范曲式的全部内容。综合考虑作品中材料发展、调性布局及结构比例关系的特点,划分出所给乐曲的曲式结构。具体要求如下:1.在乐谱上划分出作品的曲式结构及其调性关系,指出作品的整体曲式名称并要求注明次级曲式(到乐段规模);2.画出规范的分析图示,注明各个曲式级别、调性布局以及所发生的小节数;3.围绕作品的材料发展、调性布局及结构比例关系等诸方面的特点写出简要的文字说明。和声主科:要求考生掌握大小调体系功能化和声的全部内容,具体如下:1.为所给出的高音声部旋律写作四声部和声;2.分析所给的音乐作品中的和声,并用规范的和声标记方法,做出详细而恰当的标记,倘若仅用标记还无法说明和声的全部内容,可以用简短的文字说明加以补充。3.增加面试时对考生和声听觉的测试。副科:要求考生掌握大小调体系功能化和声的全部内容,具体要求如下:分析所给出的音乐作品中的和声,并用规范的和声标记方法,做出详细而恰当的标记,倘若仅用标记还无法说明和声的全部内容,可以用简短的文字说明加以补充。注:非作曲系和声、曲式基本要求同作曲系副科,但出题难度降低。视唱练耳主科一、笔试(听写及写作):1.和弦连接:范围含概大小调体系功能化和声的全部内容;2.单声部旋律:大小调式、民族调式或泛调性;3.二声部旋律:大小调式、民族调式或泛调性;4.三声部旋律:大小调式或民族调式;5.论述题:有关教学法问题的相关论述。

二、视唱、口试:(每人半小时、采用固定唱名法)1.带伴奏单声部弹唱:提前15分钟指定,唱后要求对结构、功能布局、旋律特点及教学要点等要素进行分析;2.和弦及解决:针对大小调体系功能化和声全部内容中的和弦及解决进行提问;3.单声部视唱:大小调式、民族调式或泛调性;4.带伴奏单声部视唱:大小调式;5.弹唱一首带伴奏声乐作品,曲目自备(风格、体裁不限)。

三、视唱练耳专业考生的和声考试要求考生掌握大小调体系功能化和声的全部内容,具体如下:1.为所给出的高音声部旋律写作四声部和声;2.分析所给的音乐作品中的和声,并用规范的和声标记方法,做出详细而恰当的标记,倘若仅用标记还无法说明和声的全部内容,可以用简短的文字说明加以补充。

四、视唱练耳专业考生的曲式考试同作曲类曲式副科要求加试视唱练耳考试要求如下:

一、听写部分1.和弦:四种三和弦、四种七和弦原位及转位(含部分四声部密集、开放排列);2.节奏:2/4、3/4、4/4、6/8拍;3.和弦连接:大谱表两个升降号以内、大小调(含D7、SII7、DVII7和弦的原位、转位及终止的四六和弦);4.单声部旋律:两个升降号以内,大、小调以及民族调式;5.二声部旋律:两个升降号以内,大、小调以及民族调式。

二、视唱部分(采用固定唱名法,只唱一遍)两个升降号以内的自然、和声、旋律大小调及民族调式。电子音乐作曲主科考试:根据所给的声音材料,创作一首电子音乐小品。电子音乐作曲技术理论研究专业主科考试:命题作文《中国音乐史》专业课及共同课考试大纲专业课与共同课通用,但出题形式与答题程度要求有所区别。古代音乐史部分教材:参看《中央音乐学院硕士学位研究生招生简章》配套音响:专业课CD十张一套;共同课七张一套(66425515有售)。一、远古(约前21世纪以前) (一)概述 (二)远古时期的考古音乐资料 陶埙、骨哨、骨笛、陶钟、原始乐舞图(三)历史传说中的远古时期音乐朱襄氏,葛天氏,伊耆氏,伏羲氏,女娲,神农氏,黄帝,少昊,颛顼,喾,尧,舜,禹(四)关于中国音乐的起源1.中国音乐在新石器时代早期已经萌芽2.萌芽时期的音乐反映了人类生活的各个方面3.萌芽时期的中国音乐具有多民族的特点二、夏、商、西周(前21世纪至前771年)(一)概述(二)历史传说中的音乐作品《九歌》,《九辨》,《九韶》,《时日曷丧?》,《大濩》,《桑林》,《大武》(三)“雅乐”与礼乐音乐1.“雅乐”的来源2.礼乐制度3.专职乐师的产生和音乐机构的建立4.音乐教育的产生和发展(四)民间音乐和少数民族音乐1.《易经》中的民歌2.《诗经》中的早期作品3.四夷之乐(五)乐器的发展1.考古发现的古乐器2.甲骨文中关于乐器的字3.“八音”乐器分类法(六)乐律学的形成 1.古乐器测音与音阶问题2.十二律、五声音阶名称的产生3.宫调理论三、春秋战国(前771至前221)(一)概述 (二)民间音乐1.雅乐的衰落和俗乐的兴盛2.《诗经》中的十五国风3.《楚辞》音乐4.荀子《成相篇》及其他(三)音乐表演艺术的发展 1.歌唱艺术 2.古琴艺术(四)乐器和器乐音乐编钟,编磬,琴,瑟,笙,排箫,篪,筑,筝,乐队(五)乐律学 1.《管子·地圆》和《吕氏春秋·音律》的三分损益法 2.曾侯乙钟铭中的乐律学文字 3.其他有关乐律学的记载(六)音乐思想 1.孔子、墨子、老子、庄子及荀子关于音乐的论述 2.《乐记》的音乐思想四、秦汉、三国、两晋南北朝(前221至后589)(一)概述(二)汉乐府(三)鼓吹乐与横吹乐(四)相和歌与清商乐1.相和歌2.清商乐(五)古琴音乐 1.《广陵散》2.《碣石调·幽兰》3.《梅花三弄》4.《酒狂》(六)少数民族音乐和外来音乐(七)乐器 1.笛和羌笛2.笳、角 3.琵琶 4.箜篌(八)乐律学的发展 1.相和三调、清商三调和笛上三调 2.京房六十律、何承天“新率”和荀勖笛律3.古琴的纯律问题4,乐谱(九)音乐思想嵇康和他的《声无哀乐论》五、隋唐(581至960)(一)概述(二)民间音乐 1.曲子2.变文3.古琴音乐 (1)《大胡笳》和《小胡笳》 (2)《离骚》(三)燕乐1.七部乐、九部乐、十部乐和立坐部伎2.大曲(四)音乐机构和音乐家(五)中国音乐的外传(六)乐器和器乐音乐(七)乐律学的发展1.俗乐二十八调2.移调、犯调和“解”3.记谱法 (1)敦煌乐谱(2)俗乐二十八调音高字谱 (3)减字谱 (4)律吕谱六、宋、元、明、清(960至1911)(一)概述(二)民歌和小曲1.民歌2.小曲 (三)词曲音乐 1.词调音乐2.散曲音乐(四)说唱音乐1.鼓子词2.诸宫调3.货郎儿4.苏州弹词5.梨花大鼓6.京韵大鼓(五)戏曲音乐 1.杂剧2.南戏3.昆曲4.京剧(六)乐器和器乐音乐1.古琴音乐2.琵琶音乐3.其他乐器和器乐音乐(七) 西洋音乐的传入(八)乐律学的发展 1.宋代的燕乐调的变迁2.蔡元定的十八律3.元曲六宫十一调4.工尺谱5.朱载堉的十二平均律理论近现代及当代音乐史部分一、近现代传统音乐的基本情况及新发展(一)“五四”之前传统音乐的基本情况(二)“五四”时期传统音乐的新发展、民间音乐家及其代表作品:城市小调、大鼓、评弹、京剧、评剧、越剧、民间器乐音乐二、西洋音乐的传入与学堂乐歌的发展(一)西洋音乐文化的传入1.基督教宗教音乐的传入2.新式军乐、军歌的建立和发展(二)学堂乐歌的产生与发展1.中国早期新型学校音乐教育发展概况2.学堂乐歌的基本内容3.学堂乐歌的艺术形式(三)学堂乐歌的代表性音乐家1.沈心工及其学校歌曲2.李叔同及其学校歌曲3.曾志忞的音乐著述及音乐活动三、中国近代新音乐文化的初期建设(1916—1927)(一)音乐社团及专业音乐教育的发展1.社团北京大学音乐研究会、上海大同乐会、北京国乐改进社。2.专业教育机构北京女子等师范学校音乐科、上海专科师范学校音乐科、北京大学音乐传习所。3.萧友梅对专业音乐教育事业发展的贡献(二)音乐思想、音乐理论研究与音乐学家王光祈1.关于如何建设我国新音乐文化的不同认识2.初期的音乐理论研究3.王光祈及其音乐理论研究(三)音乐创作1.新型歌曲创作2.萧友梅及其音乐创作3.赵元任及其音乐创作4.刘天华及其音乐创作5.以黎锦晖为代表的儿童歌舞音乐创作四、音乐文化的发展与分化(1927—1937)(一)音乐教育事业的建设和发展和城市音乐概述1.普通音乐教育的发展2.专业音乐教育的发展 国立音乐专科学校(二)音乐思想、音乐理论研究与青主的研究和批评1.音乐思想和音乐理论研究概述2.青主及其音乐研究与理论批评(三)国立音乐专科学校师生们的创作1.黄自及其音乐创作2.“音专”其他音乐家及其创作青主、应尚能、周淑安、李惟宁、陈田鹤、刘雪庵、江定仙(四)“左翼”音乐运动及聂耳等人的音乐创作1.左翼音乐运动的开展2.聂耳及其音乐创作3.救亡歌咏运动的开展及张曙、任光、麦新、吕骥等人的音乐创作五、音乐文化的多元时期(1937—1949)(一)抗日战争时期音乐概述(二)贺绿汀、冼星海的音乐创作(三)江文也、马思聪的音乐创作(四)乡土气息的歌曲、秧歌剧和新歌剧及其音乐家(五)该时期其他音乐家的创作和对传统音乐的研究谭小麟、丁善德、桑桐、杨荫浏六、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的音乐文化(1949—1966)(一)概说(二)声乐创作1.群众歌曲2.抒情歌曲3.合唱(三(器乐独奏曲1.民族器乐独奏曲创作2.钢琴、小提琴独奏曲创作(四)合奏音乐及管弦乐、交响乐创作1.民乐合奏曲创作2.管弦乐创作3.交响乐创作(五)歌剧、舞剧音乐创作七、“文革”对音乐的摧残及艺术家们的缝中求生(1966—1976)(一)“文革”概述(二)歌曲及合唱曲(三)器乐改编曲及创作八、新时期新气象(一)拨乱反正解放思想探求新说(二)多元的声乐创作、歌剧(三)小型器乐独奏、室内乐重奏与“新潮音乐”的崛起(四)交响音乐的繁荣(五)民族器乐“协奏曲热”及其它《中国传统音乐理论》考试大纲教材:参看《中央音乐学院硕士学位研究生招生简章》配套音响:CD五张一套(音乐学系办公室有售)【总论】1.民间音乐在我国音乐中的地位我国传统音乐的分类;民间音乐在传统音乐中的地位。2.我国民间音乐的类别汉族民歌的两种音乐分类方法;民间舞蹈音乐的分类;汉族说唱音乐的体裁分类和音乐结构分类;汉族戏曲音乐的声腔分类和音乐结构分类;民间器乐曲的独奏与合奏分类。3.我国民间音乐的特点4.我国民间音乐的音乐体系世界音乐体系的划分;中国音乐体系的特点等。【民间歌曲】一、概述(一)民间歌曲的定义(二)民歌的性质;创作、传承及演变的特点(三)民歌在我国人民生活中的地位(四)民歌的社会功用(五)民歌的历史发展脉络二、汉族民歌的体裁类型(一)汉族民歌音乐体裁类型的划分什么是“体裁”;民歌体裁的形成;汉族民歌体裁分类的现状;汉族民歌体裁分类的依据。(二)号子——劳动号子的定义;双重功用;劳动号子歌唱中的领、和与劳动中指挥者、其他劳动者的关系;劳动号子的主要种类;劳动号子音乐的艺术特征等。(三)山歌——山歌的定义;分类;主要歌种及不同山歌类别的特点;山歌音乐的艺术特征等。(四)小调——小调的分类;主要种类的特点;小调音乐的艺术特征;重要的乐段类型等。

三、少数民族民歌的代表种类(一)我国少数民族概况——我国的民族及分布;语言特点;社会经济结构;宗教信仰等。 (二)蒙古族的长调与短调、朝鲜族的抒情谣、哈萨克族的独唱与弹唱歌曲、维吾尔族的爱情歌曲、藏族的箭歌与酒歌、云南彝族的“四大腔”等少数民族民歌品种的体裁风格、与劳动和生活的关系,以及音乐特点等。(三)少数民族多声部民歌我国有多声部民歌的主要民族;多声部民歌产生和应用的场合;织体类型等。

四、民间歌曲与我国其他民间音乐类别的关系【民间舞蹈音乐】一、概述(一)民间舞蹈的定义(二)民间舞蹈的性质;主要的类型。(三)民间舞蹈在我国人民生活中的地位(四)民间舞蹈的社会功用;汉族与少数民族的区别。(五)民间舞蹈的历史发展脉络二、汉族民间歌舞音乐的代表种类秧歌、花灯、采茶、花鼓、二人台等舞种的流行地域、表演形式、音乐基本特点等。

三、少数民族民间歌舞和乐舞的代表种类维吾尔族的赛乃姆和十二木卡姆中的歌舞音乐、藏族的堆谐和囊玛、朝鲜族的长鼓舞和农乐舞、蒙古族安代、景颇族刀舞、佤族玩调、傣族象脚鼓舞、西南少数民族芦笙舞等舞种的表演形式、与劳动和生活的关系,以及音乐特点。

四、我国民间舞蹈音乐的艺术特点舞蹈音乐中歌曲和乐曲的主要来源;器乐伴奏在舞蹈中的作用;舞蹈音乐的形式结构等。

五、民间舞蹈音乐与我国其他民间音乐类别的关系【说唱音乐】一、概述(一)说唱音乐的定义(二)说唱音乐的性质;主要分类。(三)说唱音乐在我国人民生活中的地位(四)说唱音乐的社会功能(五)说唱音乐的历史发展脉络二、说唱音乐的艺术形式说唱音乐的表演形式、艺术特点、使用韵部、唱腔结构类型等。

三、汉族说唱音乐的代表曲种福建锦歌、山东琴书、四川清音、单弦牌子曲、河南坠子、京韵大鼓、苏州弹词等曲种的发展阶段、代表流派、词曲结构、音乐特点等。

四、说唱音乐与我国其他民间音乐类别的关系【戏曲音乐】一、概述(一)戏曲音乐的定义(二)戏曲的综合性;戏曲音乐的性质等(三)戏曲在我国人民生活中的作用与社会功能(四)戏曲的社会功能(五)戏曲的历史发展脉络二、戏曲的艺术形式(一)戏曲艺术的综合性特点戏曲艺术的综合性,以及戏曲表演的综合性。(二)戏曲音乐的构成因素唱腔与念白;文武场面的伴奏和过场音乐。(三)戏曲的剧种与声腔单一声腔剧种和多声腔剧种(四)戏曲唱腔的结构形式1、曲牌体戏曲声腔高腔、昆腔的主要剧种、历史发展、音乐特点等。

2、板腔体戏曲声腔梆子腔、皮黄腔的主要剧种、历史发展、代表人物、音乐特点等。

三、戏曲音乐与我国其他民间音乐类别的关系【民间器乐】一、概述(一)民间器乐的定义(二)民间器乐的性质及分类(三)民间器乐演奏在我国人民生活中的地位(四)民间器乐的社会功能(五)我国民间乐器的产生与发展(六)我国民间乐器的分类方法(七)民间器乐历史发展脉络二、民间器乐的艺术形式民间器乐曲的标题、音乐结构、变奏手法等。(一)独奏乐笛、唢呐、管、笙、葫芦笙、芦笙、把乌、筝、琵琶、胡琴、古琴、月琴的基本形制、代表曲目、代表人物、主要音乐风格及音乐特点等。(二)合奏乐弦索乐、丝竹乐、鼓吹乐、吹打乐、锣鼓乐的主要乐种、历史发展、乐队编制、主奏乐器、社会功能、代表曲目、音乐风格及音乐特点等。《西方音乐史》考试大纲打*号者为共同课考生不必复习的部分主教材:《西方音乐通史》,于润洋主编,上海音乐出版社,2001年版。其他教材:参看《中央音乐学院硕士学位研究生招生简章》配套音响:CD八张一套(66425515有售)一、古代希腊和罗马音乐概述:古希腊文化艺术的繁荣期和音乐的成就(一)古希腊音乐的特点(二)常用乐器(三)音乐理论(四)古罗马后期基督教音乐的兴起*二、中世纪音乐概述:中世纪的时期划分,与古代文明的联系,对中世纪的认识。(一)格里高利圣咏定义,特征,分类* ,运用,调式,扩展*(二)复调的兴起从9世纪末的奥尔加农到13世纪的经文歌(三)中世纪方言歌曲法国游吟诗人(时间、地点、名称、 构成、 音乐特征,题材)(四)十四世纪“新艺术”定义,特征(三个方面),马肖的创作(三种体裁,以三类世俗歌曲为主)意大利十四世纪音乐(三种体裁和兰迪尼)*三、文艺复兴时期音乐概述:文艺复兴的时期划分和定义,人文主义,对音乐的影响。(一)文艺复兴早期英国音乐的影响*勃艮第地区的音乐,法-佛兰德作曲家(时间,地点,人物,迪费和若斯坎的风格特点)(二)世俗音乐的发展意大利牧歌(定义、特征、三个时期的特点和主要代表人物)其他国家的世俗音乐及器乐*(三)宗教改革与反宗教改革的音乐定义,众赞歌(定义、来源、发展形态),帕莱斯特利那的风格和历史贡献(四)威尼斯乐派*定义,代表人物,创作体裁四、巴罗克时期的音乐概述:时期的划分和词源,总体特征。(一)巴罗克音乐的特点*两种常规,通奏低音,单声歌曲(二)歌剧的诞生及其早期的发展定义,从第一部歌剧的诞生到那不勒斯学派,英法德的早期歌剧(三)器乐的发展弦乐器为主的器乐曲键盘乐器为主的器乐曲(四)巴罗克晚期的几位大师拉莫*,D.斯卡拉蒂*,亨德尔,巴赫五、古典主义时期音乐概述:时期的划分,音乐风格的归纳。(一)前古典时期的歌剧(1)格鲁克和他的歌剧改革历史地位,改革的基本原则,改革的主要措施(六点),代表作(2)喜歌剧的兴起与繁荣定义和特点,意大利喜歌剧,法国喜歌剧,德奥歌唱剧,英国民谣剧(二)前古典时期的器乐奏鸣曲和奏鸣曲式,室内乐*,协奏曲*,交响曲海顿和莫扎特海顿生平要点,创作要点,莫扎特生平要点,创作要点贝多芬生平要点,创作分期(三个时期的特点和代表作),创作要点:交响曲六、浪漫主义音乐概述:时期划分,与古典主义的关系,浪漫主义音乐的特点。(一)七个最典型的浪漫主义作曲家舒伯特,门德尔松,舒曼,肖邦,李斯特,柏辽兹,勃拉姆斯(二)浪漫主义歌剧德国,法国,意大利 (三)民族乐派民族乐派产生的原因,基本特点,与浪漫主义的关系。俄罗斯,捷克,挪威(四)世纪之交的两个流派法国印象主义,德彪西,拉威尔德奥晚期浪漫主义,马勒,R.施特劳斯七、20世纪音乐概述:与19世纪的联系,时代特点,两次**,三个阶段。第一阶段:1.表现主义,定义,特征,勋伯格:三个时期,作品举例贝尔格与韦伯恩:各自特点,作品举例*2.新古典主义,特征,斯特拉文斯基:三个时期,新古典主义的代表作兴德米特*,六人团*民族主义:定义与特征巴托克,席曼诺夫斯基*,亚那切克*,沃安·威廉斯*,科普兰和格什温*其他*苏联音乐,英国音乐,微分音音乐与噪音音乐第二阶段:序列音乐:定义,梅西昂,偶然音乐:定义,凯奇电子音乐:定义,三个阶段,施托克豪森新音色*:定义,五个作曲家第三阶段:*总的特点,四个流派《音乐美学基础》考试大纲教学目的:学生初步掌握以下知识:有关音乐美学学科发展状况方面的基本知识。中西音乐美学思想史的基本线索和一些较为重要的文献、人物、流派及理论概念。音乐美学的基本原理及其相关理论问题。主要教学内容一、序论1.音乐美学是怎样一门学科。2.音乐美学研究的主要课题及其研究方法。3.中西方音乐美学研究的历史与现状。

二、音乐艺术的审美本质1.音乐的本体及其存在方式。2.音乐的载体与显现体。3.音乐本体与载体、显现体之间的关系。4.音乐作为审美对象的本质特征。

三、音乐的功能与价值1.音乐的审美功能与实用功能。2.音乐价值判断的多样性及审美价值的独特性。

四、音乐美的表现方式以音乐音响结构所构成的听觉感性样式,直接唤起听者的审美感受。1.通过音乐音响与其表现的对象的联系,间接实现音乐作品的审美目的。2.两种音乐审美表现方式的内在关系。

五、音乐实践中的美学问题1.音乐创作活动的美学原理2.音乐表演活动的美学原理3.音乐欣赏活动的美学原理《世界民族民间音乐》考试大纲总论世界上大约有多少种民族音乐?有多少种乐器?比较音乐学、民族音乐学和音乐人类学有什么关系?它们之间有什么区别?世界民族音乐这一新的学科应如何界定?它与比较音乐学、民族音乐学和音乐人类学有什么关系?什么是“文化价值相对论”,它对我们研究世界民族音乐有什么作用?按民族地理文化区的原则,全球可划分为哪些民族音乐文化区?是否有不完全按民族地理文化区划分的、特殊的世界民族音乐文化?中国的音乐工作者有必要学习、研究世界民族音乐吗?(

有没有好心人告诉我中央音乐学院音乐教育系的中外音乐史是怎么考

为你推荐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用户协议  |  隐私政策  |  在线报名  |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