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5年《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中提出“对高等学校的办学水平进行评估”后,有关机构就开始了对国内大学的排名。
1987年9月,由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赵红州研究员、蒋国华教授等发表了中国第一个大学排名。1992年后,国内十余个单位发表过超过30个不同类型的大学排名,全部出自民间。2009年5月,中国教育部有关负责人表示,教育部不赞成、不支持大学排行榜,坚决反对借此向高校拉赞助。教育部新闻发言人续梅说,大学排行榜是一些民间机构的民间行为,教育部从未组织过大学排行榜的活动,也不支持搞大学排行榜,不赞成对高校进行简单的综合排名。续梅强调,教育部坚决反对排名机构对高校的拉赞助行为,坚决制止类似的贿赂行为。“教育部支持不久前南开、天大等高校拒交排名赞助费的做法。”据介绍,前不久,天津大学龚克校长、南开大学新闻发言人吴志成教授曾公开透露,曾有大学排行榜制作机构找上门来索要“赞助”,遭到学校拒绝。 大学排名经过二十多年的大浪淘沙,目前国内最具影响的大学排行榜一般认为有三个,按照存续时间排列依次为:
1、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自1993年开始每年发布《中国大学评价》,课题组组长武书连。但其排行的商业性质及负面报道不绝于耳。
2、深圳网大公司自1999年开始发布中国大学排行榜,数据来自向院士、学者和校长发放的调查问卷。
3、中国校友会网大学研究团队自2003年起已连续11年开展中国大学评价工作,得到了社会各界广泛关注和好评,研究团队基于中国大学的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三大职能,从国际影响、国家发展和社会贡献三大视角审视和考量中国大学,侧重从“校友成就”与“学术成就”对中国大学进行选优排序。 三大排行榜中均进入前十有七所,即社会共识初步成熟,分别为: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复旦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浙江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南京大学。三大排行榜中均进入前二十有十七所,即社会共识高度成熟,分别为:除了前七所外,还有武汉大学、中山大学、四川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华中科技大学、西安交通大学、南开大学、中南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主流排行榜前20排名武书连版2011,依次为:浙江大学、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复旦大学、南京大学、中山大学、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四川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吉林大学、太原理工大学、西安交通大学、南开大学、中国科技大学、中南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东南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但是由于本年度排名社会争议极大,各大门户网站对综合排名未作报道,仅对各类别排名作出报道)网大版2010,依次为:清华大学、北京大学、浙江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复旦大学、南京大学、中国科技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并列第十)、华中科技大学(并列第十)、南开大学(并列第十二)、武汉大学(并列第十二)、西安交通大学(并列第十二)、北京航天航空大学(并列第十二)、中山大学、四川大学、天津大学、太原理工大学、中南大学 据悉,北京大学雄居2016中国大学排行榜榜首,实现9连冠;清华大学列第二,复旦大学居第三,武汉大学列第四,浙江大学居第五。吉林大学珠海学院、河南理工大学万方科技学院和四川大学锦江学院列2016中国独立学院排行榜前三甲;武昌首义学院、文华学院和山东英才学院居2016中国民办大学排行榜前三强。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科学院大学、复旦大学等36所大学入选2016年中国研究型大学名单。最新2016中国两岸四地大学排行榜显示,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科学院大学、国防科学技术大学、 大学、香港大学和香港中文大学等荣膺2017中国七星级大学,跻身世界知名高水平大学、中国顶尖大学前列、接近世界一流大学水平。 2016中国大学排行榜20强 1、大学排行榜自出现以来就饱受非议。这些排行榜全是民间组织搞的,而教育部官方从未发布过此类排名。由于缺乏信息的透明度,大学排行榜的公信力不高,甚至成为某些组织的牟利手段。由于各个评价组织的标准不同,各排行榜之间差异很大。大学排行榜的发布、制作,愈发走向泛滥,是因为没有资质要求,几个研究者搞出一套“标准”,然后联系网站或报纸,就可发布自称“权威”的排行榜。大学排行榜的出现适应了社会的需要,但在一定程度上误导了社会。它把一所大学仅用几组数据来衡量,并且数据的真实性极具怀疑性,让人们对大学的认识肤浅化,并一定程度上导致大学生的浮躁心态,各个大学之间互相攀比、互相攻讦时常见诸网络。这种指标化的评比方式严重影响了中国大学的发展。复旦大学校长杨玉良就在《人民日报》撰文指出,在不符合科学精神的评估及评价体系下,大学很有可能沦为大学排行榜里的大学,“一流大学”成为指标化和数字里的“一流大学”。与大学排行榜相对应的评价、评估方法,正在成为一种“制度”,污染着“学术空气”。
2、大学排行榜指标不科学、不合理。国外大学排行榜虽然已有几十年,每每排行榜发布都会引起争议,原因在于衡量大学发展的指标十分复杂。就是排名第一的大学,也经常呼吁受教育者不宜以排行榜作为选择大学的标准。我国大学排行榜的科学性、合理性更存在严重问题,不少排行榜都以学校办学规模(包括学生规模、校园面积、教师数、论文数、经费数、获奖数等)作为评价指标,这种指标选择,与学校追求高大全、注重外延发展、不强调内涵质量有关。
3、大学排行榜潜规则盛行。受教育者选择学校、社会机构选择教育合作方,需要更充分的教育信息,不少人由此看到了大学排行榜制作的商机。本来,在商言商,排行榜制作机构如果能努力提高排行榜数据收集的真实性、客观性,努力提高排行榜发布的规范性、科学性,为社会提供更好的教育信息服务,就会是好事。令人遗憾的是,一些排行榜机构,要么赤裸裸地向学校要赞助,要么变相提出对学校进行咨询,也有一些学校主动联系排行榜机构,希望通过赞助获得更好的排名。排行榜和赞助挂钩后,排行榜本身已变得毫无价值。但是,从另一方面来讲,中国确实需要一个大学排行榜,来对各个大学的真正实力进行评价,帮助高考考生对各所大学有更全面客观的了解,也促进大学的建设。这个评价必须更为全面,更有说服力,这就需要规范大学排名。 2014年5月27日,87岁高龄的中国科学院院士、南京大学教授王德滋表示,他最反感的就是各式各样的“大学排行榜”。现在的学术环境不太好,是急功近利,急于求成,浮躁的。造成这样的原因是现在社会上流传着各式各样大学的排行榜,这个大学的排行榜啊,对大学校长的压力太大,而大学的排行榜基本上是科研的排行榜,不太注意人才的培养,是看科研的情况,所以导向有问题。错误的导向,带来错误的评价体系。现在科技评价体系的问题在于 太强调发表的SCI论文的数量,不重视质量,不重视贡献。王德滋强调,不要去太注意数量,不以数量论英雄,而要强调质量、强调贡献,学风浮躁对青年人的影响太大。老一代科研工作者,潜心研究,科研成果给整个国家甚至带来了转折性的变化,但他们却很少去关注自己的哪篇论文发表了。 信息公开加强教育部门和学校的教育信息公开与教育信息服务。我国大学排行榜,之所以水平低、公信力低却依然有市场,能生存,在于教育信息不公开,受教育者和社会获得的教育信息十分有限。政府和学校教育信息公开,将减少造假数据的空间,促使排行机构提供更好的信息服务。制定规范制定大学排行榜行业规范。必须改变各自为政、标准混乱的问题,要对排行榜制作、发布的资质,制作、发布的渠道,相关商业行为进行严格规范。加强监督加强舆论监督和法律监督。如果说排行榜发布者的资质、所选指标的科学性,还可归属于学术水平、学术观念问题,大学排行榜的潜规则则属于学术欺诈和商业欺诈的范畴—— 排行榜制作机构打着“学术”的旗号,推出掺假的“学术成果”,此为“学术欺诈”;把以上成果向社会发布,制作成杂志、图书售卖,误导购买这一产品的受教育者的选择,此为“商业欺诈”;在排行榜制作、 发布的学术与商业活动中,索要赞助等行为,还涉嫌商业贿赂。以上种种,应以司法途径加以治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