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南方大学建校三年中,培养近2 万名革命干部和专业人才,为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作出了历史贡献。
在南方大学18230名毕业生中,当时分配参加土地改革的4396名,参加军事干 部的2572名,参加财经部门工作的1996名,参加文教部门工作的911名,参加广东省、广州市工会工作的1168名,分别到中共中央华南分局、广东省政府和广州市政府各机关、团体工作的4109名,分配到广东、广西各地区做地方工作的3013名,派驻华南以外地区工作的65名。他(她)们在土地改革, 抗美援朝,经济建设,文教建设,政权建设,以及国防建设等方面,都作出了贡献。而参加各地土改的毕业生,在土改完成后,又服从组织安排,继续留下参加地方各项工作。现在很多人已成为当地各个部门的骨干力量,有的还当了县、市领导干部。南方大学毕业生很多从事教育工作,教书育人,为人师表,为振兴我国教育事业尽心尽力。许多人成了优秀教师,中学校长;一些在大学工作的成长为教授。当然,遍布在全国各地的广大南方大学毕业生,五十几年如一日地在工厂、在矿山、 在边疆、在海岛、在农场、在乡村,勤勤恳恳地工作,“甘当勤务员”,在平凡的岗位上为祖国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作出了很大的贡献,同样是受到人们钦 佩和尊敬的。另外,南方大学的师生还积极参与广州市越秀山体育场的兴建工作。据悉,1950年3月24日,叶剑英任校长的南方大学800名青年首先开进越秀山体育场建设工地,一连奋战了3天,打响了建场工作的第一炮。在此后的时间里,全市的工厂、机关、学校、解放军部队等单位共发动了1万7千多人开展义务劳动,进场参 加修建工程。1950年10月越秀山体育场第一期工程胜利完成,体育场初具规模。10月14日在新建成的场地上,举行了庆祝广州解放一周年的广州市第一届 人民体育运动大会。至1953年,场内包括一个大型足球场和一条400米跑道全部完成。1956年扩建了大门楼以及东南和东北看台,沿山坡建好的看台可容纳 2.8万观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