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求艺—您的留学规划师

清华大学能源专业详细介绍

165次

问题描述:

清华大学能源专业详细介绍急求答案,帮忙回答下

最佳答案

推荐答案

网易 > 新闻中心 > 滚动新闻 > 正文新闻新闻网页 新能源专业成留学新热门(图)2010-03-10 10:40:00 来源: 华商网-华商晨报(陕西西安) 跟贴 0 条 手机看新闻随着国际能源市场的竞争越来越激烈,未来全球将掀起一场以“低碳经济”为目标的清洁能源革命。

与节能减排相关的能源专业渐受热捧。预期能源专业留学生将增加近日,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目前有很多留学生在选择专业时,逐渐倾向能源相关专业。亨泰莱留学总经理吴群介绍,由于海外国家在多年前已开始钻研能源专业,新能源技术主要掌握在西方发达国家手中,预计今年留学就读能源相关专业的留学生人数将呈明显增长趋势。澳大利亚、美国、欧洲、日本等国家将是留学生选择读能源相关专业的热门国家。金吉列澳新部总经理霍娜向记者介绍,去年澳大利亚政府在环境与农业方面总投资超过4亿澳元,澳洲各大学也在力推工程、能源专业。西澳名校莫道克大学是澳大利亚第一所开设环境科学课程的大学,新南威尔士大学也对申请该校太阳能专业的学生提供了一定数量的奖学金。世界各国纷纷开始着力于新能源开发,并推动一些相关研究领域的发展,不管是赢利性还是非赢利性机构都有大手笔的投入,拓展了众多新型相关专业以及研究项目,并因此产生大量工作机会。对准留学生而言,选择的专业去向以及获取奖学金资助的机会也会更多。前景能源专业就业良好目前新能源技术主要掌握在西方发达国家手中,因此有条件留学的学生,如果学生能在海外留学期间学习到最为先进的新能源技术,回国就业也就会更具竞争力。澳大利亚、加拿大等国家地广人稀,矿产、能源十分丰富,这为更多的相关领域的人提供更多实践的机会。而相对于商科与文科,工科学生掌握的是一门专业的技术,为其本身增加了竞争的实力。霍娜分析说:“中国正处在飞速发展时期,对基础性设施建设投入较大,同时对能源需求量也很高。各国大力发展能源产业,国际间也多有合作。多种具有潜力的行业,如燃油工业、太阳能等相关行业,使得学成回国的留学生有很好的归宿。”另外,今年公派留学将优先资助的学科专业领域为能源、资源等相关科学领域。留学专家指出,因为公派留学优先资助的专业,通常都是国家急需的专业种类,因此,这些专业历来可以作为自费留学生选择海外留学专业的参考,而学习这些专业的人才毕业后,也往往有很好的就业前景。要求读能源硕士需专业背景霍娜指出,如果硕士选择环保专业,要求学生要有相关专业背景,即在国内所修本科为环保相关专业。

清华大学能源专业详细介绍

其他答案

清华大学能源专业有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和能源动力系统及自动化一、能源与动力工程(本科类)专业介绍招生专业:能源与动力工程比较优势清华大学热能工程系在本研究领域一直处于国内领先地位,在2012年教育部学科评估中排名第一。热能工程系的特点是:教师水平高;有5位院士,大多数教师有海外留学和进修的背景;重要课程绝大多数是***精品课程,其比例全国第一;师生比大;学生可以得到个性化的培养;参与国际交流的机会大;每人都能直接参与教师高水平的科研项目。专业剖析能源动力工程主要研究如何把大自然存在的如太阳能、风能、化石燃料、水能、生物质能等各种能源有效转换成工业上和社会生活需要的电能、机械能等能量,同时如何减少对环境的污染。本专业集能源的开发、利用、转化、系统控制、节能与减排于一体,与我国的能源、动力、环境保护领域的发展息息相关。就业面宽,社会需求量大,是最受用人单位欢迎的工科系之一。知名校友过增元,1954年入学,中国科学院院士,曾任973首席科学家,863项目航天空间站技术专家组专家,国际机械学会会士。蔡睿贤,1956年入学,中国科学院院士,曾任中国科学院工程热物理研究所所长,国家攀登计划B项目首席专家,中国政协全国委员会常务委员。华建敏,1957年入学,中共中央国家机关工委书记,国家行政学院院长,曾任国务委员,国务院党组成员兼国务院秘书长、机关党组书记,上海市副市长等。姜云宝,1961年入学,第十届全国人大环境与资源保护委员会常务委员,曾任国务院政策研究室副主任、国务院总理办公室主任等。吴官正,1963年入学,十六届中央政治局常委,十六届当选为中央纪委委员、常委、书记,曾任武汉市市长、江西省省长、山东省委书记等。国际化热能系是清华大学中法合作培养硕士项目的三个参加单位之一,并与英国剑桥大学、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共同成立“清华大学—剑桥大学—麻省理工学院低碳能源大学联盟”,正在围绕“发展低碳能源、应对气候变化”积极开展科研工作,同时还与国际著名能源公司BP(英国石油)合作建立了“清华BP清洁能源研究与教育中心”,还建立了“清华大学——三菱重工业研究开发中心”等多个国际项目研究中心。

二、清华大学能源动力系统及自动化专业介绍能源动力系统及自动化能源动力是维持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和根本保证。自然界绝大多数一次能源,如煤炭、石油、天然气、水力能、核能、风能、太阳能和生物质等,都是通过各种动力机械和系统转化为人类生产和生活所需的各种能源和动力的。目前能源动力领域面临的三大主要问题是:首先是如何寻找新的能源,满足人类生产与生活质量提高而日益增长的能源需求;二是如何将一次能源高效转化为人类生产和生活所需的动力和各种能量形式,以使得资源得到最经济合理的应用;第三是如何最大限度地减少能源生产和转化导致对环境的破坏,这些都是涉及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问题。正是由于上述问题,能源的高效、清洁转化与利用科学与技术始终是世界各国优先支持和发展的热门学科和行业,并日益成为融合计算机科学、生命科学、材料科学、环境科学、航空航天技术、自动控制与系统工程技术的综合高新技术,是每个国家战略必争的高科技领域和国家科技水平和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清华大学热能工程系(以下简称热能系)是培养从事能源动力领域研究、开发和管理高级技术人才的专门系科,是我国本领域最重要的科研和人才培养基地之一。它所研究的正是能源动力领域的基础理论、热科学与技术、应用技术和各种先进动力过程和设备。历史沿革热能系的前身是由著名动力机械专家庄前鼎教授组建于1932年的机械工程系动力组。1952年全国高校院系调整,其中动力与汽车两组合并建立了动力机械系。在机械和动力工程界的老前辈刘仙洲、庄前鼎、李辑祥及吴仲华等著名专家带领下,取得了很大的发展。1978年为适应我国能源科学与技术的发展需要,更名为热能工程系。多年来已为我国培养了大批能源动力工程和热科学领域的高级专门人才,其中许多人已成为工业企业、科研、教学的骨干和带头人以及各级政府部门的领导干部。机构设置与雄厚的师资力量作为培养从事能源技术开发与利用、环境保护、清洁燃烧技术、能源利用系统及设备的优化与仿真、动力工程与控制、高效节能设备、流体机械与工程等领域的科学研究、技术开发、工程设计和管理人才的专门学科,全系设有热能工程、动力机械与工程、工程热物理、热能动力仿真与控制、流体机械与工程等5个研究所,同时与电机系共同拥有“电力系统和大型发电设备安全控制和仿真”国家重点实验室,拥有“热能动力工程与热科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拥有“煤的清洁燃烧技术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和国际著名能源公司BP合作建立了清华清洁能源研究与教育中心,和日本三菱重工合作建立了清华大学-三菱重工业研究开发中心,成立了清华大学燃气轮机研究中心,并且是清华大学中法合作培养硕士项目的三个参加单位之一。全系拥有大量世界水平的最新科研设备与仪器,为广大学生提供了世界先进水平的一流教学、科研和学习环境。热能系拥有雄厚的师资力量,现有教师80余人,其中教授37人(其中35人为博士生导师),副教授22人,拥有4名院士、3名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和4名长江学者特聘教授。3位院士分别是著名的热科学专家、中国科学院院士王补宣教授,著名的清洁燃烧和污染控制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徐旭常教授,著名的能源动力工程自动控制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倪维斗教授。课程设置和本科生培养热能工程系的一级学科在全国一级学科总体水平评估中名列全国第一。热能系设置“能源动力系统及自动化”一个本科专业,每年招生3个班90人左右,学制4年。本系积极推进本科生的通识教育,特别注重学生的数理化、外语和计算机基础,还要学习热与流体、力学、材料、机械、电工电子及自动控制等工科基本理论与知识。在专业知识学习阶段,学生可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一定方向的课组进行选修,专业知识领域主要涉及能源与环境工程、热科学与技术、制冷技术、航天航空动力系统、动力机械与动力系统控制、流体机械与工程、能源动力系统仿真、新能源等。本系实施学分制和本—硕分阶段有统筹培养,优秀学生可推荐免试直读硕士研究生,部分优秀学生还可免试直接攻读博士学位,并有机会参加国际合作研究生项目。热能系还在学校率先全面实行了本科生导师制,每位本科生同学在入学后均可通过双向选择确定自己的导师(可定期更换),导师的主要职责是帮助同学适应大学生活,加强学生对学科专业的了解和认识,以及他们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许多同学怀着对未来的憧憬和希冀,来到了热能系。他们中不乏本身就打算致力于能源行业的,但毕竟没有接触过专业学习,一部分同学难免有许多困惑。经过对专业的进一步了解,同学们对将来所要从事的能源行业充满了极大的信心和学习的热情。有的同学感慨:“没想到自己所学的专业,对人类的生活、甚至生存发展是这么有意义。”有的说:“我要打好专业基础,为将来从事能源领域的高新技术研究、基础研究做好准备,甚至在新能源、替代能源方面做一些自己的努力。”科研成果与国际学术交流、合作热能系的各学科与我国的能源、动力、环境保护专业的发展息息相关,科研工作一方面紧跟世界科技发展的前沿水平开展基础研究,另一方面十分重视将科研力量面向国民经济主战场,开发关键技术,将科技成果转化为生产力。热能系近年来承担了包括国家重大基础研究发展规划(973)项目、国家高技术发展(863)计划项目、国家攻关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多项重要的国家科研任务。全系学术气氛浓厚,具有严谨的学风,每周均有系级学术论坛,还经常有国外著名学者来访进行学术交流。自1982年以来,热能系定期举办了5届煤燃烧国际会议,6届传热传质国际学术会议,3届流体测试技术国际学术会议。热能系与国际学术界和工业界保持着密切的联系与交流,与美国Forst Wheeler公司、日本石川岛播磨重工业公司、日本三菱重工公司、德国西门子公司、英国ABB公司、法国Stain公司、法国EDF公司、法国IHI公司、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德国Zedgon大学、日本东京大学、俄罗斯圣彼得堡工业大学等科技合作都取得较好的成果。奖、助学金为保证学生安心学习,热能系对学生提供了各种经济资助。本系同学除可获得学校的奖、助学金外,还有机会获得本系的三菱奖学金、IHI奖学金、长动奖学金、同方能源奖学金等,每年奖学金的获奖比例大于35%,助学金的获得比例大于25%。对于品学兼优但家境贫寒的学生,除享受学校的各种资助外,我系每年自筹基金为他们提供勤工俭学机会。为促进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我系设“主任奖励金”对校“挑战杯”科技竞赛获奖者给予奖励。毕业前景热能系毕业生就业形势好、社会需求量大,还有部分学生毕业直接出国继续深造。本系学生的主要就业领域包括电力系统、能源动力、航空航天、制冷空调、污染治理、信息(IT)技术、技术服务和咨询、开发投资等。从近三年的情况来看,每届毕业生有超过60%的学生获取免试攻读研究生的

其他答案

能源与动力工程致力于传统能源的利用及新能源的开发,和如何更高效的利用能源。能源既包括水、煤、石油等传统能源,也包括核能、风能、生物能等新能源,以及未来将广泛应用的氢能。动力方面则包括内燃机、锅炉、航空发动机、制冷及相关测试技术。

主干学科: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机械工程、控制科学与工程。

核心知识领域:力学、热力学、机械学 、控制理论。

核心课程:理论力学、材料力学、电工电子技术、工程图学、机械原理、机械设计、工程热力学、动热质传递基础、自动控制基础。

双语教学课程:工程图学、船舶动力装置。

主要实践教学环节:机械设计综合训练、专业认识实习、专业实习、专业综合实训、毕业设计。

主要专业实验:物理实验、电工电子技术实验、计算机程序语言上机实践、能源与动力工程基础实验。

扩展资料

清华大学 航天航空学院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机械航空与动力类)本科培养方案:

一、培养目标

1、具备在能源动力等领域取得职业成功的科学和技术素养。

2、具有批判性思维、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善于沟通和协作。

3、有志趣且有能力成功地进行本专业或其他领域的研究生学习。

4、有社会责任感和全球胜任力,能把控重大变化,成为领军人才。

二、培养成效

1、专业技能

a、运用科学、工程和数学知识的能力。

b、.设计和实施实验,以及分析和解释数据的能力。

c、兼顾现实及可持续性约束条件,设计系统、设备或工艺所需功能的能力。

d、鉴别、提出和解决工程问题的能力。

e、综合运用技术、技能和现代工程工具进行工程实践的能力。

2、职业技能

f、在团队中从不同学科角度发挥作用的能力。

g、理解所学专业的职业责任和职业道德。

h、有效沟通的能力。

i、具有足够的知识面,能从全球、经济、社会和环境等多维度理解工程解决方案的影响。

j、具有终生学习的意识及能力。

k、理解当代社会和科技问题。

三、学制与学位授予

学制:按本科四年学制进行课程设置及学分分配,本科最长学习年限为专业学制加两年。

授予学位:工学学士学位。

四、基本学分学时

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本科培养总学分 172 学分,其中通识教育课程 44 学分,专业教育 118 学分(其中课程 93 学分,夏季学期和实践训练 10 学分,综合论文训练 15 学分),自主发展课程 10 学分。

参考资料来源:清华大学官网——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

其他答案

清华大学能源大类包含三个一级学科: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能源与动力工程、核科学与技术。三个一级学科在我国近十余年的学科评估排名中,均持续名列全国第一。 世界大学学科排名中,电气工程学科位列全球第七,能源与动力工程学科排名全球第十。

能源大类培养具有宽阔的国际视野,掌握能源物理与战略、生产与转化、传输与利用的坚实理论基础和专业知识,同时熟悉计算机、通信、自动化、材料、大数据、经济等学科知识,具有发现科学问题、开展创新探索和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卓越的沟通和团队协作能力、优秀的人文与科学素养的优秀人才。

大类包含三类人才特色培养班级,分别是:能源实验班(依托于清华大学工程物理系)、能源互联网国际班(依托于清华大学电机系与能源互联网研究院)和烽火班(依托于燃烧能源中心)。会为特色培养班级配备能源大类学科最优质的师资与科研条件,面向能源领域未来需求,着力打造未来全球能源领域的行业领导者与技术创新人才。

扩展资料:

能源大类学科积极开展奖助学金工作,鼓励和肯定同学们多样发展,并做到“绝不让一个勤奋而有才华的学生因为家庭经济困难而辍学”。在学校奖助体系基础上,为同学们提供完善、个性化的资助方案。近五年来,能源大类奖助学金总额达2055万元,获奖获助人次累计达到4561 人次,覆盖比例超50%。

为了开阔学生的国际化视野,提高学生的国际交流能力,充分利用海外的优质教育资源,培养学生兼容并蓄的国际化学术精神,培养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创新型人才,能源大类积极开展学生与院系的国际化交流与培养。2016年,能源大类海外研修人数达当年入学人数的62.53%。

参考资料:清华大学 - 院系设置

为你推荐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用户协议  |  隐私政策  |  在线报名  |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