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是复旦大学的百年校庆年。
早在年初,复旦大学宣布了学校“1篇和2篇,2001年至2004年,复旦大学共在Science、Nature上发表论文8篇。在国内,追求“高大全”成为大学的一直行动。而一所学校的办学水平与办学规模并没有什么直接关系。只有2000名本科生和研究生、6个系(部)的加州理工学院,共培养了20多名诺贝尔奖获得者,不是响当当的世界一流大学么?走办学规模路线和形象路线,还是不少大学的上选之策。国内大学的征地风、盖楼风,盛过师风和校风。拿到了钱,首先想到的是盖楼、盖高楼,盖有标志性意义的楼,而没有想到建设大师队伍。虽然美丽的校园、先进的设备,可以为大家提供优良的办学条件,可以从一个侧面展示办学者的业绩,但是,这条件并不“充要”,回想抗战时期的西南联大,这所在如此艰难环境中办学的大学,培育了两位诺贝尔奖获得者。事实证明,文化与精神,才是创建世界一流大学的根基。 笔者认为,今日大学之所以注重办学规模,偏好征地盖楼,在于办学者受到办学体制的局限。于是想起与一位著名学者的对话,他说,如果不改变当前的办学体制,中国大学能不能办成世界一流大学都难说,就更不要预计什么时候能办成世界一流大学了。 三步走”发展战略规划。这个规划的第一步,是到2005年建校100 早在年初,复旦大学宣布了学校“三步走”发展战略规划。这个规划的第一步,是到2005年建校100周年,完成向高水平研究型大学的转型;第二步,是到2010年,成为国际知名的高水平大学,若干学科方向达到世界一流水平;第三步,是再经过10到20年的快速发展,跻身世界一流大学行列。为世界一流大学建设制订时间表,不独复旦大学的做法。早在1998年,在当年的北大百年校庆上,北京大学便提出,要用17年时间,在2015年左右将北大建设为世界一流大学。而在2001年,在清华大学90周年校庆上,学校反复强调,要在建校100周年之际,即2011年,将清华大学建设成为中国首所世界一流大学。清华的雄心和壮志,实在是令国人振奋。可时隔不到2年,2003年,在清华大学召开的“一流大学建设与实践学术研讨会”上,清华的“三个九年,分三步走”的总体发展规划出台。规划提出:从1994年到2002年,过去的九年为第一阶段,调整结构、奠定基础、初步实现向综合性的研究型大学过渡的目标已顺利实现;从2003年到2011年为第二个九年,任务是重点突破,跨越发展,力争跻身于世界一流大学行列;从2012年到2020年为第三个九年,全面提高,协调发展,努力在总体上建成世界一流大学。 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时间表,可以彰显办学者的豪情,但并没有多少实际意义。一个大学能不能办成世界一流大学,什么时候办成世界一流大学,并不是由学校说了就算的,它是由社会来评价来认同的。上海交大高等教育研究所近年来在对包括诺贝尔奖、Nature和Science论文、科研经费、具有博士学位教师比例、研究生中留学生比例等在内的十项数据进行对比分析,并对相关各项指标赋予不同权重进行周年,完成向高水平研究型大学的转型;第二步,是到2010 早在年初,复旦大学宣布了学校“三步走”发展战略规划。这个规划的第一步,是到2005年建校100周年,完成向高水平研究型大学的转型;第二步,是到2010年,成为国际知名的高水平大学,若干学科方向达到世界一流水平;第三步,是再经过10到20年的快速发展,跻身世界一流大学行列。为世界一流大学建设制订时间表,不独复旦大学的做法。早在1998年,在当年的北大百年校庆上,北京大学便提出,要用17年时间,在2015年左右将北大建设为世界一流大学。而在2001年,在清华大学90周年校庆上,学校反复强调,要在建校100周年之际,即2011年,将清华大学建设成为中国首所世界一流大学。清华的雄心和壮志,实在是令国人振奋。可时隔不到2年,2003年,在清华大学召开的“一流大学建设与实践学术研讨会”上,清华的“三个九年,分三步走”的总体发展规划出台。规划提出:从1994年到2002年,过去的九年为第一阶段,调整结构、奠定基础、初步实现向综合性的研究型大学过渡的目标已顺利实现;从2003年到2011年为第二个九年,任务是重点突破,跨越发展,力争跻身于世界一流大学行列;从2012年到2020年为第三个九年,全面提高,协调发展,努力在总体上建成世界一流大学。 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时间表,可以彰显办学者的豪情,但并没有多少实际意义。一个大学能不能办成世界一流大学,什么时候办成世界一流大学,并不是由学校说了就算的,它是由社会来评价来认同的。上海交大高等教育研究所近年来在对包括诺贝尔奖、Nature和Science论文、科研经费、具有博士学位教师比例、研究生中留学生比例等在内的十项数据进行对比分析,并对相关各项指标赋予不同权重进行年,成为国际知名的高水平大学,若干学科方向达到世界一流水平;第三步,是再经过10 早在年初,复旦大学宣布了学校“三步走”发展战略规划。这个规划的第一步,是到2005年建校100周年,完成向高水平研究型大学的转型;第二步,是到2010年,成为国际知名的高水平大学,若干学科方向达到世界一流水平;第三步,是再经过10到20年的快速发展,跻身世界一流大学行列。为世界一流大学建设制订时间表,不独复旦大学的做法。早在1998年,在当年的北大百年校庆上,北京大学便提出,要用17年时间,在2015年左右将北大建设为世界一流大学。而在2001年,在清华大学90周年校庆上,学校反复强调,要在建校100周年之际,即2011年,将清华大学建设成为中国首所世界一流大学。清华的雄心和壮志,实在是令国人振奋。可时隔不到2年,2003年,在清华大学召开的“一流大学建设与实践学术研讨会”上,清华的“三个九年,分三步走”的总体发展规划出台。规划提出:从1994年到2002年,过去的九年为第一阶段,调整结构、奠定基础、初步实现向综合性的研究型大学过渡的目标已顺利实现;从2003年到2011年为第二个九年,任务是重点突破,跨越发展,力争跻身于世界一流大学行列;从2012年到2020年为第三个九年,全面提高,协调发展,努力在总体上建成世界一流大学。 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时间表,可以彰显办学者的豪情,但并没有多少实际意义。一个大学能不能办成世界一流大学,什么时候办成世界一流大学,并不是由学校说了就算的,它是由社会来评价来认同的。上海交大高等教育研究所近年来在对包括诺贝尔奖、Nature和Science论文、科研经费、具有博士学位教师比例、研究生中留学生比例等在内的十项数据进行对比分析,并对相关各项指标赋予不同权重进行到20量化处理后,认为我国名牌大学和美国一流研究型大学的差距极大,其中最突出的表现是原创性成果、教师质量、科研经费投入和国际化程度,这里,仅列举其中一项对比:在百年诺贝尔奖的历史上,哈佛大学有30人获得,剑桥大学有25人,斯坦福大学有16人,芝加哥大学有15人,加州大学柏克利分校有14人,麻省理工学院有13.5人,加州理工学院有13人,哥伦比亚大学有12人,牛津大学有10人,普林斯顿大学有9人。而在具体的创建世界一流大学的行动中,我们依然可以看到不小的差距—— 根据中国青年报的报道,2005年,复旦大学本科招生总数3400人,上海本地生源比例达63.1%;浙江大学计划招生3715人,本地生源比例达67.5%;中山大学本科招生7210人,广东本地生源占62.4%;武汉大学的湖北生源超过了50%;南京大学的江苏生源达到了40%……我国的国家重点大学,正越来越本地化。这不但涉及到教育公平问题,更影响到这个学校能不能在国内成为一流学府,成为全国人民的大学,进而在国际上产生广泛影响的问题。 在复旦百年校庆大会上,王校长在致辞中说到,“我们的老校长 先生说出了他的一个梦:‘比较美国哈佛大学有学生七千多人,复旦相差还很远。但复旦锻炼至五十年一百年后,说不定能突破他们的记录!’老校长的预言变成了事实。今天,正是复旦一百年之期,复旦园里三万学子可以告慰我们的先辈:复旦无愧,梦已成真!”三万学生规模,当然能反映出复旦的办学成就,可是,就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复旦来说,不应以学生规模为荣。时至今日,哈佛的学生规模还不到2万,可是,在1998~2000三年中,哈佛大学Nature杂志发表论文184篇,在Science杂志发表论文203篇,复旦大学的数据分别为年的快速发展,跻身世界一流大学行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