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龙,1928年2月27日出生在英国托管时期的巴勒斯坦,其家乡是特拉维夫附近的凯法·马拉尔农场。
14岁时,沙龙加入了犹太地下军事组织“哈加纳”。1948年以色列独立战争时,沙龙任连长。1950~1952年任以色列中部和北部军区情报官。1952年,沙龙进入耶路撒冷希伯来大学学习历史。1956年沙龙任伞兵旅旅长,同年10月参加英、法、以侵略埃及的战争。军人出身的沙龙参加了以色列与阿拉伯国家之间爆发的所有五次中东战争。1958~1962年,沙龙担任以色列国防军某步兵旅旅长,后出任步兵学校指挥官。1964年,沙龙被任命为国防军北部军区司令。1969年,沙龙被任命为国防军南部军区司令,管辖区包括以色列在1967年中东战争中从埃及手中夺取的加沙地带。1973年7月从军队退役,竞选议员。但10月赎罪日战争爆发后,被紧急征召出任装甲师师长,战后当选为议员。1974年12月,沙龙担任议员一年后,被重新招入以国防军,出任“紧急部队”高级指挥官。1975年至1976年出任总理拉宾的高级安全事务顾问。1977年沙龙再次蝉联议员,后加入执政的利库德集团,任农业部长。1981年,在贝京第二任政府中,沙龙出任国防部长一职,并于1982年发动了入侵黎巴嫩的战争。1982年9月,在以色列军队的默许下,亲以的黎巴嫩基督教民兵组织进入贝鲁特附近的巴勒斯坦难民营,屠杀了1500名巴难民。1983年2月,以色列一独立调查机构认定,沙龙对酿成这一惨案负有间接责任,不宜再担任国防部长职务;同月,沙龙辞职,但仍留在内阁里担任不管部部长。1984年至1992年,先后出任工商部长和住房建设部长。1996年利库德集团重新上台执政后,在内塔尼亚胡政府任国家基础设施部长,1998年外长利维因与内塔尼亚胡政见分歧而辞职后,沙龙兼任外交部长直到1999年大选。1999年5月,在大选中惨败的内塔尼亚胡宣布暂别政坛,同年9月,沙龙正式当选利库德集团**。在与巴勒斯坦以及阿拉伯邻国的和谈问题上,沙龙是利库德集团中著名的右翼强硬派。去年9月28日,沙龙强行参观位于东耶路撒冷的伊斯兰圣地阿克萨清真寺,从而引发了巴勒斯坦和以色列之间长达4个多月的暴力冲突。2001年2月7日,沙龙以绝对领先的票数战胜了现任总理巴拉克,当选为以色列总理。沙龙胜出后,立即面临的是要在45天内组建政府并获得议会通过。如果利库德集团与极右派和宗教党组建联合政府,那么在议会中也只占微弱多数,能否保得住政权大有疑问。因此,沙龙现正在争取工党加盟,组建民族团结政府,但工党对此反应冷淡。在当选后向全国发表的第一次电视讲话中,沙龙说,他的政府将致力于“恢复以色列的安全”,致力于达成“真正的和平和实现地区稳定”。为此他将尽快与看守内阁总理巴拉克领导的工党组成“民族团结政府”。沙龙在讲话中同时称,他愿意与巴勒斯坦方面进行和平谈判。他说:“我呼吁巴勒斯坦人放弃使用暴力,重新回到对话的道路上来,为争端找到和平的解决途径。”当天早些时候,巴拉克承认自己在大选中失败,并宣布辞去工党领导人和议员职务。选举结果表明,以色列人对巴拉克上任21个月以来在推进和平进程和保障以色列安全方面极为不满。沙龙胜出,与其说是选民对他的认可,不如说是选民们因渴望稳定、安全与和平而不得已做出了这样的选择。此次大选,选民投票率之低创下纪录。同历来80%的投票率相比,在6日的大选中投票的仅占登记选民的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