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路上推销 人被说动得积分 达到一定时录取
中国传媒大学是怎么招生的求高手给解答
在路上推销 人被说动得积分 达到一定时录取
中国传媒大学是教育部直属的国家“211工程”重点大学。学校致力于广播、电视、电影、网络、出版、报刊及新媒体高层次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是一所文、工、艺、管、理、经、法、教多学科协调发展,以信息传播为特色的综合性大学。现有4个博士后流动站、24个博士点、48个硕士点。一、报考条件符合下列条件,可以报名参加国家组织的全国统一招生考试:1.拥护中国***的领导,品德良好,遵纪守法;2.考生的学历必须符合下列条件之一:
①国家承认学历的应届本科毕业生(毕业证书为普通高等教育毕业证书);②国家承认学历的往届本科毕业生(有本科毕业证书);③已获硕士学位或博士学位的人员;④获得国家承认的大专毕业学历后,经过两年或两年以上(从大专毕业到录取为硕士生当年的9月1日,下同)学习或工作的人员(以同等学力资格报考);⑤国家承认学历的成人高校应届本科毕业生(学制为四年,以同等学力资格报考);⑥国家承认学历的本科结业生结业两年或两年以上的人员(以同等学力资格报考)。注:目前国家本科毕业证书分普通高等教育和成人高等教育毕业证书两类。凡毕业时获普通高等教育本科毕业证书的应届毕业考生即为应届本科毕业生(此类考生包括某些学校的专续本、专升本、专接本等应届毕业考生);除成人高校应届本科毕业生(通过成人高考考入成人高校读本科,学制四年)外,其他毕业时获成人高等教育本科毕业证书的在读考生,没有专科毕业证不能报考。报名时,成人高校应届本科毕业生(通过成人高考考入成人高校读本科,学制四年)以成人高校应届本科毕业生身份报考并填写相应选项;除此之外,其他类别的同等学力考生虽在读本科,但报名时应按专科身份报考,即在填写毕业时间、学历等项目时,以专科的毕业时间等为准。因网报要填写毕业证书编号,所有证书的认定以网报截止时间(2008.10.31)为准。3.以同等学力报考的考生还须提交以下材料:
①进修完相应本科段主干课8门课程,能提交成绩并有进修学校教务处公章;②提交公开发表的学术论文至少一篇(3000字以上,省级以上刊物)或其它科研成果。4.年龄不超过40岁;报考委托培养或自筹经费者不限年龄。5.身体健康状况符合《普通高等学校招生体检工作指导意见》(详见教育部网站)的体检要求。
二、报名程序及注意事项1.考生报名前应仔细核对本人是否符合报考条件,报考资格审查将在复试阶段进行,凡不符合报考条件的考生将不予录取,相关后果由考生本人承担。2.报名采取网上提交报考信息、网上交费和现场照相相结合的方式。考生可登陆中国传媒大学网站()、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查询相关信息。3.10月10日-31日为报名第一阶段,即全国网报时间。考生网报时注意查看报名点及招生单位发布的信息,仔细浏览各项说明。网报成功后,考生可在此期间内凭报名号及密码修改个人信息及报考信息,网报信息必须准确无误。同时,选择我校报名点参加考试的考生请登陆我校首页招生信息栏(或我校研究生招生网)打印预约手续单,预约现场报名时间。4.11月10日-14日为报名第二阶段,即在报名点现场办理其他相关手续时间。在此期间,选择我校报名点的考生凭身份证、网报成功后生成的报名号及现场报名预约单到我校研招办现场确认及照相。在其他报名点参加考试的考生,请留意查看相关报名点的通知。考生务必认真阅读网上报名过程中弹出的重要公告、信息,凡不按公告要求报名,网报信息误填或填报虚假信息而造成不能考试或复试的,后果由考生本人承担。5.招生单位将按考生网报时填写的通讯地址寄发准考证、录取通知书等。请考生网报时务必认真填写。6.为保证与考生的信息畅通,请务必填写移动电话号码。有些重要的临时通知,将通过手机短信发给考生。7.报名日期由国家教育部统一规定,过期不予补报。如有变化,以国家教育部通知为准。8.考生在报名考试期间因事外出,可就地报名和考试,报名方式同上。三、入学考试 入学考试分初试和复试两部分。一初试1.初试科目:政治理论、外国语和二门业务课(基础课、专业基础课)共计四门。每门科目的考试时间为3小时,政治理论、外国语满分为100分,二门业务课满分各为150分。初试的政治理论、外语(英、日、俄)以及数学由国家教育部统一命题,其他科目由我校组织命题。具体考试科目见中国传媒大学2009年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招生专业目录。2.初试时间:2009年1月左右,具体时间详见准考证。 3.初试地点:北京地区考生在中国传媒大学校内,外地考生到本人所在的省(市、自治区)高校招生办公室指定的考场。4.初试成绩:初试结束后,每年3月份在我校主页发布成绩,请各位考生上网查询。我校不寄发成绩单,考生可上网查询或打印成绩单,如有需要可到我校研招办加盖公章。二复试凡达到我校规定复试分数线的考生均可参加复试,我校不再寄发复试通知书,考生的复试资格可通过我校研究生招生网查询,并打印复试通知书()。我校采取笔试和口试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差额复试。1.复试分三项内容。一是学校统一组织的专业课笔试;二是各复试小组组织的考试,考试形式为面试和笔试结合,一般情况下为面试;三是外语听力和口语测试。复试中专业课考试科目见中国传媒大学2009年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招生专业目录,其他两项考试详情复试时另行通知。2.复试时间一般在4月下旬。3.以同等学力身份报考的考生必须加试所报考专业本科阶段的两门主干课程,具体科目名称见中国传媒大学2009年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招生专业目录。4.参加初试并获得复试资格的考生,应在复试前到中国传媒大学研究生硕士招生主页下载相关表格,在复试报名时提供可以证明自身研究潜能的各种材料,包括攻读研究生阶段的科研设想、科研成果等。各类型考生请携带以下材料到我校报到。
①普通应届本科毕业生:准考证及复印件、学生证及复印件、身份证及复印件、学习成绩表、入学科研设想、思想政治品德考核表、其他能证明自身能力的材料;②成人高校应届本科毕业生(同等学力):准考证及复印件、学生证及复印件、身份证及复印件、学习成绩表、入学科研设想、思想政治品德考核表、其他能证明自身能力的材料;③其他同等学力考生:准考证及复印件、身份证及复印件、专科毕业证及专科毕业证复印件(本科结业生出示本科结业证书及本科结业证书复印件)、本科段八门课成绩单、入学科研设想、论文及科研成果、思想政治品德考核表、其他能证明自身能力的材料;④往届本科毕业生:准考证及复印件、身份证及复印件、本科毕业证及本科毕业证复印件、学习成绩表、入学科研设想、思想政治品德考核表、其他能证明自身能力的材料。●上述材料为复试时考核材料,请考生认真准备。复试报名时,请将材料按上述所述顺序用A4大小的纸张自行装订(注意证书证件的原件不要装订),装订时前后要加封面(封面格式为第一行为学院或所,第二行为报考专业,第三行为报考研究方向,第四行为考生编号,第五行为姓名),第二页加目录。材料缺失,影响复试成绩的,考生后果自负。5.复试详细情况请考生届时登陆我校研究生院网页查询()。 四、推荐免试生我校各专业都适当接收校外推荐免试生,校外推荐免试生具体接收办法于9月中旬见我校主页。
五、体格检查复试时体检。凡参加复试的考生,复试时按规定时间到校医院参加体检。体检标准参照《普通高等学校招生体检工作指导意见》(详见教育部网站)的要求。 六、录取1.按照“德智体全面衡量、择优录取、宁缺毋滥”的原则进行录取,根据考生入学考试的成绩和思想政治表现、业务素质、以及身体健康状况确定录取名单。2.录取类别:
①计划内非定向:培养费由国家负担,毕业后在国家的就业政策指导下“双向选择”就业;②计划内定向:培养费由国家负担,毕业后回定向单位工作;③计划外委托培养:培养费由委托单位负担,毕业后回委托单位工作;④计划外自筹资金:培养费由个人负担,毕业后在国家的就业政策指导下“双向选择”就业; 我校招收定向、委托培养硕士生实行合同制。我校与用人单位之间、用人单位与被录取的考生之间,我校与考生之间,必须在录取前分别签订定向、委托培养协议。四种录取类别均须参加国家统一组织的入学考试。计划内非定向、计划外自筹资金上学期间转户口、档案,毕业后在国家的就业政策指导下“双向选择”就业;计划内定向、计划外委托培养上学期间不转户口、档案,毕业后回原单位工作。七、学习年限我校文艺学、汉语言文字学、中国古代文学、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广告学、电影学、广播电视艺术学(02、03、04、05、06、07方向)、戏剧戏曲学、音乐学、美术学、艺术学等十一个个专业学制为3年,其他专业学制为2年。 八、毕业生就业1.定向或委托培养硕士生回定向或委托单位就业;2.非定向硕士生和自筹经费硕士生根据国家需要和学以致用的原则,主要采取毕业研究生与用人单位在国家规定的服务范围内“双向选择”的方式,落实就业去向,由国家就业部门办理派遣手续。九、其他1.考生被录取后在学期间待遇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执行。2.为方便我校与考生联系,请考生一定将本人详细通讯地址(省、市、县、单位、邮政编码、姓名等通讯信息)填写清楚。因通讯地址不详造成的一切后果,由考生自负。3.报考广播电视语言传播专业各方向、广播电视艺术学专业05方向的考生请注意以下事项: 考生在初试前20天须用特快专递(不要用包裹邮寄)寄交录有20分钟节目的DVD光盘或DV带(包括消息、通讯、主持人评述、文学作品等四部分)。考生请确保录制的节目质量及播放格式通用性(一般DVD光盘用家用DVD机可以播放)。该节目作为业务1考试的一部分,节目内容中不得有考号、姓名、考生所在单位等有关内容,此类内容在回执条中写明并夹放在盒带内,违反或过期未寄出者按考试犯规或缺考处理。 4.我校不举办任何形式的考研辅导班,外界的辅导班都与我校无关。中国传媒大学研究生招生办公室
报考条件1. 符合教育部发布的普通高等学校年度招生工作规定中的报名条件;2.在艺术、外语、文学创作等方面有突出才能并能提供以下材料之一以证明的;(1)雅思总分6.0及以上或托福网考80分及以上;(2)高中阶段在下列全国性中学生竞赛中获得全国三等奖及以上奖项:(考生须已经获得获奖证书,凡在报名期间未获得获奖证书者,视为无效)a。全国中学生创新英语作文大赛(《高校招生》杂志社主办);b。全国中学生英语能力竞赛(国家基础教育实验中心外语教育研究中心主办);c。全国新概念作文大赛(《萌芽》杂志社主办);d。中华“圣陶杯”中学生作文大赛(《中学语文教学》杂志社主办);e。全国“语文报杯”中学生作文大赛(《语文报》报社主办);f。其他全国性艺术、外语、文学类竞赛决赛;(3)高中阶段在省级中学生艺术、外语、文学类竞赛(演讲、辩论比赛等)中获得二等奖及以上奖项;(4)高中阶段在市级中学生艺术、外语、文学类竞赛(演讲、辩论比赛等)中获得一等奖奖项;(5)有相应艺术、外语、文学方面的出版作品或省级以上刊物发表作品;(6)高中阶段参与过校内外艺术、外语、文学类的相关大型活动,担任组织者角色的,可由考生所在中学(单位)或原毕业中学、社会团体或专家个人提供证明材料;(7)其他能反映考生学科特长或创新潜质的相关材料;以上证明材料复印件均需由考生所在中学加盖公章,以对其真实性负责。
3. 非通用语专业考生要求:五官端正,口齿清晰,发音器官无疾病。
4. 广播电视学(电视摄影)考生要求:男生身高不低于1.70米;女生身高不低于1.65米。无色盲,无色弱,矫正视力4.8以上,无平足。(考生须于面试现场提交二级甲等及以上医疗机构出具的三个月内的相关项目体检证明。)三、报名办法1. 网上报名考生于2015年3月1日—3月31日期间登录“试点高校自主招生报名系统”(),按网上要求进行报名。每个考生最多可报考六个专业。
2. 上传材料(图片、PDF、word)(1)考生本人近期免冠证件照;(2)考生本人二代身份证;(3)高中阶段课程修习情况和相关成绩、学业水平考试成绩;(4)高中阶段社会公益活动情况、获奖证书证明以及其他反映学生综合素质发展情况的写实性材料;(5)报名系统生成的报名表,由考生所在中学填写相关意见、校长签字并加盖学校公章。
3. 材料初审报名截止后,我校自主招生测试专家组对考生报名材料进行初审,材料不全者不予审核。审核合格者将参加我校组织的测试。初审合格名单将于2015年4月底在试点高校自主招生报名系统上公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