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实说上海大学在上海是真的很普通,没有复旦的名气,也没有交通大学的强大实力,但是为什么当初志愿我偏偏填了上大,很重要一个原因就是没海的地方呆久了,向往有海的地方。
当时我的志愿填满,有天津大学、青岛大学、上海大学、汕头大学、广州大学,基本上从渤海到黄海到东海到南海,都是靠海的地儿。开学那天踏进校园,就感觉这学校要比其它哥们大一号,草坪数十万平米,大门用飞楼架起,房子则七八幢连一起,且造得上大小下,所谓上大。先给大家介绍一下上海大学的几个主要的校区:宝山上大路校区。这是学校的新校区,是本部,很大很大!!环境好,硬件好。大一大二的学生都在这里度过。
2、闸北延长校区。这里是大三大四的工科学生。这里条件没有新校区好,地方也比较小,但是算是在市中心,交通很方便。
3、嘉定校区。这里只有几个学院,条件没有上面两个好,地方也比较小,交通也不太方便。其中以宝山区的环境为最,被评为“全国绿化模范学校”,泮池周围的风景非常的美!校园很大,周围有弘基广场、沃尔玛,交通也很方便,北门一出去就有个地铁7号线站。上大考试严,没有补考这一说,挂了就得重修。有时大四挂门课,而这门课明年开,那就得读大五了。短学期,一年春夏秋冬四学期,每学期十周,充分锻炼了自学能力,不少旷课的同学考前书还是新的,然后头悬梁锥刺股一周,硬是把线性代数高等物理几本书同时拿下。个别临考还在熬夜的同学为避免睡过头,有的索性就在考场复习,睁眼卷子便发了下来。学分制,一百多门课,三百一十个学分,少一分毕不了业本部有四个食堂,山明,水秀,益新,尔美。 嘉定校区有两个食堂,一食堂是上海本地承包,味道就是上海家常菜,价格相对便宜,一荤一素大概10块钱,二食堂是外地承包,价格贵还不好吃,就是离宿舍近一点。没课在寝的日子,基本靠外卖营生。有时候被窝叫完,回笼觉昏睡过去,门禁上不来,谁的炸酱面啊,哎哟喂,外卖小哥在楼下嗓子都扯哑了。集体叫外卖则石头剪刀布或抽签下去拿,还有的据说长年绑根绳子在床头,外卖到了钱扔下去外卖吊上来。无论刮风下雨冰雹大雪,都会在楼下给你默默送上暖饭的人,只会是外卖小哥。有阵子在寝室追《越狱》半月没出门,外卖盒在门口堆成了山。第一个学期我去的最多的地方便是图书馆,结果这学期挂了四门,并领到一张试读警告。我去图书馆的活动主要有两项,一项是在四楼的微机房上网,还有就是在二楼的期刊阅览室看报纸。那时候主要看的就是参考消息和环球时报,偶尔也会假装有深度看看南方周末。以至于后来上课我几乎都没敢缺席,来到学校之后最最最重要的问题要来了……….快递点都在哪呢???下面就让我给大家具体的介绍一下快递点有四个,E楼车库,主要是唯品会,天猫,当当,韵达,顺丰等,菜鸟驿站(上大浴室对面)里面有申通,圆通,天天,国通,京东等,新世纪门口:中通,中午和下午顺丰摆摊,聚丰园路邮局二楼:邮政要是学校食堂的饭吃腻了可咋整啊?没关系,你可以去西门的弘基广场改善下伙食,弘基的餐馆一圈吃下来据说要花一年时间,靠河的则是每所大学标配的黑暗料理街。这条料理街便是上大人类密度最高的地方,密密匝匝的蛋饼烧烤炒饭炒面店以及夹缝中的三四家麻辣烫店。白色塑料桌椅和碧绿的青岛啤酒遮阳棚则铺满了整块沿河空地,成群结队的外语系姑娘或是还一直跨在山地车上的机电型男无不耐心而又致志地盯着正当街烹饪的食物,口含涎水地挤满了整条街道来上大已经两个年头了,说一个最直观的感想:自由。我身边的师哥师姐考研的考研出国的出国,拿了名企offer的,创业的,进银行的,考公务员的,当老师的……全都占了。以至于我时常觉得,我们这批人过个三五年后,压根就没有当年在同一个教室里念书,在同一个寝室里生活过的影子。要相信,能在上大教书的老师一定是有顶学术光环的,你的辅导员有可能是个博士生。但是……行政人员也只能呵呵了,不过这在很多学校都一样吧。最后,我十分庆幸自己的母校能在七号线的站头上。仿佛上大就是一个毕业了但是住在家附近的同学,上班路上碰到了依然可以打打招呼。仿佛只要自己愿意,就能沿着地铁一直坐下去回到那个熟悉的地方,去畔池边走走,去益新汤包馆点一碗米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