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光耀李光耀(Harry Lee Kuan Yew)曾任新加坡总理,现任新加坡内阁资政。
1923年9月16日出生于新加坡一个说英语的华人家庭,祖籍中国广东省大埔县党溪乡。从小就接受英语教育,13岁时考入当地顶尖的英校莱佛士书院,1940年考入莱佛士学院,日军占领新加坡后中断学业,战争结束后赴英国留学,在伦敦经济学院学习时受到导师拉斯基的社会主义理论影响,逐渐展现反殖民统治倾向,但李光耀之后一直以反共产主义者著称,在他的回忆录中他说他“之所以讨厌***人,根源在于他们采用列宁主义的方法,不在于他们的马克思主义理想。”在伦敦经济学院学习一年后,李光耀转到剑桥大学攻读法律,1949年毕业,随后取得律师资格。同年他与前莱佛士书院的同学柯玉芝结婚。1950年李光耀在英国加入了一个由当地东南亚人组成的以争取马来亚独立为目标的团体“马来亚论坛”,当年8月回到新加坡,从事律师工作。1952年因为代表新加坡罢工的邮差与政府谈判而名声大噪,在工会中建立群众基础,为以后从政铺下了良好的基石。1954年10月,李光耀与一些从英国回来的华人、当地受华文教育的左派学生和工会领袖成立人民行动党,参加次年举行的首次选举。这次选举中李光耀本人顺利当选立法议院议员,开始与新加坡的***合作争取独立。1959年新加坡取得自治地位,在自治政府的首次选举中人民行动党成为立法议院第一大党,李光耀出任总理,此后李光耀一直希望能够与马来亚合并成立“大马来西亚”,以取得正式的独立,同时也可以为新加坡经济发展提供保障,最后还可以铲除在当地日渐得势的***活动。1961年李光耀为首的反共份子与党内的亲共份子决裂,李光耀坚持新加坡应与马来亚合并。1963年7月,李光耀在伦敦与马来亚政府达成协议,双方正式合并。合并后的马来西亚联邦政府与李光耀主导的新加坡政府采取行动,逮捕了新加坡的多名***高层。但是合并后很快联邦政府与新加坡政府就在经济等多项政策上发生严重分歧,李光耀作为新加坡州长,在马来西亚国会倡导建立“马来西亚人的马来西亚”而不是马来人的马来西亚,引起首相东姑的不满。1964年新加坡发生种族骚乱,李光耀政府指责马来西亚联邦政府试图推行“种族沙文主义”,马来人在联邦内享有特殊待遇,并煽动新加坡的马来人反对当地华人政府,这最终导致了新加坡在1965年8月退出马来西亚联邦。独立后李光耀积极推动经济改革与发展,成功使新加坡在三十年内发展成为亚洲最发达的国家之一,在其任内推动了开发裕廊工业园区、创立公积金制度、成立廉政公署、进行教育改革等多项政策。今天的新加坡的政府以高效、廉洁而闻名,人民生活水平较其他亚洲国家为高。1990年李光耀辞去总理职务,但是留任内阁资政至今。此外,根据2003年首次披露的新加坡政府投资公司董事会,李光耀其实卸任总理后就一直担任着该公司的董事长职务。该公司负责管理新加坡的政府外汇储备,却一直是该国最神秘的公司。他始终提倡“亚洲价值观”,认为亚洲国家不需要完全依照西方的价值观行事。李光耀因此也一直对西方国家对他专制的批评不加理会,认为西方民主不能强加给亚洲人民。李光耀1950年结婚。夫人柯玉芝是他在剑桥大学的同学,是一位颇有名望的律师,祖籍中国福建省同安县。李光耀与妻子柯玉芝共育有三个子女:长子李显龙后来成为新加坡总理,长媳何晶现任新加坡官方最重要的投资控股公司--淡马锡控股公司总裁;女儿李玮玲在陈笃生医院全国脑神经学院担任副主管;次子李显扬(原新加坡电信公司总裁)李光耀从小受英文教育,又努力学习华语和方言闽南话。尤其喜欢学习及背诵中国人的四字成语。喜欢跑步和游泳,爱喝中国茶。李光耀重视并致力于发展同中国的友好关系。1976年以来,他曾多次访问中国。2005年5月被复旦大学授予的名誉博士学位。李光耀(1892—1961)李光耀(1892—1961),盂县仙人乡东会里村人。 26年(1937)七七事变后,李光耀积极协助八路军战地工作团,开展抗日工作。以东会里村为中心,建立抗日动员委员会,动员25名青壮年参加李雪领导的抗日游击队,主动献出粮食400余斤,并建议把旧联村积存的近1万公斤谷子,拿出一半救济8个村庄的贫苦农民。 28年秋,经抗日区公所批准,担任了敌伪田赋征集员,利用职务之便,使周围村庄少交缓交田赋,巧妙地与敌人周旋。为给抗日政府提供敌伪活动情报,他让长子李谦(李益三)、次子李让(李谦珍)担任小学教员,为抗日做了不少事情,后来都调到抗日县政府工作,并加入了中国***组织。 30年9月,经抗日政府许可,李光耀担任村维持会长,为了除掉死心塌地的汉奸密探李昌仁,说服日方警察王云生与我方配合,利用反间计,以李昌仁奸淫良妇、辱骂日本军官等情,密告日军东会里据点目。数日后,把李昌仁处死在东会里村南旷野。群众无不称快。同年10月底,李光耀假借“吞金自尽”,哄骗日伪人员,摆脱了维持会长职务。1951年,李光耀当选为盂县各界代表会常务委员会***。1961年因病逝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