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学习成绩提高的路径选择大学生是我们社会最宝贵的人力资源,是我们国家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承担着未来国家建设的重任,也是实现我们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最值得依赖的力量。
因此,大学生学习效率的高低,学习效果的好坏对我国的未来发展有着直接的影响。所以,大学生的学习情况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关于如何提高学习成绩,我认为主要有一下两种路径:
一、认真学好专业课大学的教育目的在于为社会培养更多的具有专业知识和素养的研究型人才,因此,大学课程设置不同于高中时期重基础知识的特点,它更多的设置了本专业有关的学科和技能。所以,大学生首先应该学好自己的专业知识。学好专业知识首先还是应该从课堂学习入手,应该在每节课上课前做好知识的预习工作,预习包括认真研读课文,查阅相关资料,弄清有关概念、知识点、重难点等,并对预习时感到难以解决的问题做好标记,以备上课时带着问题重点解决。预习工作做好后,就要在上课时认真听老师授课,听讲时,要跟上老师讲课的思路,要积极思考老师提出的问题并认真作答,要记下随堂笔记以备课下复习查阅。此外,学好专业知识,仅靠课本上的内容和课堂上的一点时间是远远不够的。必须要在课下阅读大量与本专业有关的书籍,甚至与本专业知识相交叉的学科知识,也应该有所了解。再者,有些专业课,如果要想学好,还需要进行大量的实践或实验。如农学专业,必须要求学生深入田间地头,认真记录下农作物的一切物候特征,积累下大量的第一手资料,同时还要求学生能够亲自种一种,收一收。再如化工专业,需要学生将更多的时间用在实验室中,认真观察化学试剂的各种物理或者化学反应,只有经过自己多次的实验,才有可能获取真正的知识。
二、认真学好公共课、选修课公共课是不同专业学生共同学习的一门基础课,由于和本专业知识联系不多,所以很多学生不重视公共课的学习,平常就不按时上课,即使上课也没有认真听讲,要么聚到一起小声聊天,要么趁老师不注意,忙于其他事情,而老师大都也对公共课要求不严,因此,公共课的教学质量一般不高。其实,公共课作为一门大学生必修的基础课程,对于大学生的成长同样具有重要意义。公共课虽然和大多数学生的专业课联系不大,但它却是学生养成良好道德规范和行为习惯,塑造学生灵魂、提升学生思想觉悟的重要一课。如大一新生的公共课主要为思政类的课程,其中又具体分为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形势与政策等五门。设立这些课程的目的在于让学生树立正确的思想道德意识,培养他们正确的政治觉悟,在于通过大学四年的培养教育,使他们最终政治合格、专业过硬。有人说过这样的话,知识水平不够的人只不过是一个残次品,而思想觉悟有问题的人,则是一个危险品,他对社会造成的破坏,可能要比那些没有文化的人高许多倍。因此,大学阶段,不仅教育部门要重视学校公共课的教学,而且学生也必须正确认识公共课对自己将来的重要意义,努力学好公共基础理论和基础知识。其次,学生还应该根据自己的爱好,多选择几门选修课,并努力学好它。近年来,随着我国高校规模的不断扩张,每年有大量的毕业生离开校园,走入到社会之中,加速了我国职场的激烈竞争。同时,随着知识经济和后金融危机时期的到来,现代社会对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他们不光有知识,还要有能力;要求他们不仅一门专,还应该多门通;要求他们不只是会研究,更应该是具有创新意识的复合型人才。所以,大学生在校学习期间,不应仅限于学好自己的专业知识,还需要根据自己的需要选择喜欢的选修课。现在,几乎每所大学都设置了一些选修课,但由于这些选修课在课程设置上并未考虑学生的爱好和求职需要,所以,学者寥寥。因此,大学一方面要根据社会需要和学生爱好设置选修课,另一方面学生也应该多利用时间参加一些选修课的学习,充实自己的知识结构,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