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求艺—您的留学规划师

同济大学有哪些教授的课是必须要去蹭的

241次

问题描述:

同济大学有哪些教授的课是必须要去蹭的急求答案,帮忙回答下

最佳答案

推荐答案

本人是电信学院的非同济本级本科的2018级研究生,回答一下这个问题,就目前为止上的课来说,推荐一下数学科学学院的一众老师。

说句题外话,参考下一众高校用的高等数学、线性代数都是同济出版的,就知道同济的数学学院的实力了。回到题目作为工科狗,矩阵论、随机过程等难度比较大的数学课却是工科基础课,所幸遇到的老师都很棒,给我们上课的一个是青年教师宋林亮,另一个是资深老教授梁汉营老师。其中还有一位临时过来带了一节课的一位女老师,都非常不错,但是不清楚叫什么名字。相信数学的定理与证明是许多同学头疼的问题,我也不例外,但梁汉营老教授每次都能把定理或定义用相对来说比较通俗的生活中的现象与实例解释,让课程学习起来轻松了不少,让人感觉数学也没有那么难懂。宋林亮老师非常年轻,所以能和我们打成一片,答疑以及问问题什么的根本不用有负担。此外,必须提一下,因为同济大学校区数量多,而主要上课在四平与嘉定两个校区,有些学院在四平校区,像数学科学学院就是,因此很多老师都是从四平校区坐一个小时左右的班车来给嘉定校区同学上课,然后上完课再回去。回到自己的专业课来讲,就觉得学院的老师逊色了不少,很多老师感觉只是走个过场,完成自己的教学时长要求,课堂上也学不到太多有用的东西。此外18针对研究生新开设的高等讲堂必须拥有姓名,高等讲堂分校级与院级,邀请的都是某一方领域的学术大牛或者行业前沿工作者。上学期印象比较深的有华为5G通信的汪少波,讲深度学习的邱才明教授。而且每个学期两个校区总共会安排一百多场讲座,覆盖面也真的是非常广了。

同济大学有哪些教授的课是必须要去蹭的

其他答案

同济老学姐前排回答!

作为一名在同济摸爬滚打了6年,即将毕业的老学姐,最怀念的还是本科四年丰富多彩的选修课~这里我就来和大家聊一聊同济必蹭的课。

(图为新鲜出炉的同济本部教学楼,历史悠久)

1)必修课

推荐大家在把高数学愉快的同时去蹭蹭数院的专业课。同济数院开设的数学分析课还是蛮不错的,我曾经蹭过数院潘生亮老师的数分课,让我对数学的基础知识有了更进一步的了解,毕竟蹭课嘛,压力没有那么大~同时潘老师课上非常潇洒哈哈。

2)选修课

我觉得大家选选修课一般分为3种情况:

1. 抢给分好的课;2.抢自己感兴趣的课;3.抢不到课,剩什么选什么(心疼第3种的孩子1s)。作为一个不水的人,本人坚持以兴趣为主选择选修课,因此在大学四年中,在选修课的课堂上受益良多。下面开始我的选修课推荐~

1.夏洁秋老师的“文化产业管理”

非常非常有气质的一位女老师,声音也很温柔。这门课主要介绍了文创产业的相关知识,包括发展现状、世界不同国家的文创发展情况、文创产业面临的问题,以及改进措施等等。期末是根据自己的学习体会递交一篇论文,同时有随堂考试(就是简答题啦)。

由于我自己对文创产业是非常感兴趣的,平时也喜欢逛一些展、博物馆这些,这门课听下来可以说加深了对文创产业的理解吧~

同时我选的那个学期正好赶上夏老师与 一个文创机构合作,提供给我们学习3D打印的机会,我当时也有报名,还多了解了一下3d打印,并产出自己的作品。

(当年的3D打印成果)

2.黎明辉老师的“歌剧与歌曲欣赏”

一整个学期一直在欣赏各种经典歌剧,了解歌剧的基本知识。非常陶冶情操。

3.林清老师的“儿童文学与阅读”

重拾童真,跟随林老师感受儿童文学中的爱与温情。每节课老师会介绍一些儿童文学读本,同时摘录片段读给大家,我还记得当年要提前一节课去占座位,太火爆了。期末是一篇论文。

(林老师的PPT,我非常喜欢这句话)

以上~有问题欢迎提问~

其他答案

在下同济大学电信学院的大四学生,如果你对机器人感兴趣,想学习一些机器人控制方面的知识,特别推荐旁听我们学院院长陈启军教授开的《机器人控制与自主系统》。

这是门研究生课程,我在大四的时候去旁听了,收获很大。

先上图,这门课的教材之一:《机器人智能控制》(1995年的老古董,但很经典)。

这部分是陈院长讲授。陈院长学术水平不必多说,他讲课思路很清晰,书上很多复杂的推到过程在他的梳理下就特别好懂,着重讲思路和技巧。这门课带着我们先从建坐标系开始,讲解机械手的位姿运动学和动力学,让我们对整个机器人的运动有一个系统的框架。然后着重会讲解轨迹规划和位姿控制。我们之前对机器人进行控制,经常陷入调参的泥潭,几个参数调十多天是家常便饭,控制起来是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上完这门课后收获很大。

这门课后半段上另一本教材:《双足机器人行走控制与优化》。

上一本书主要以机械手为主,这本书拓展到了双足机器人。而且讲解了许多近几年先进的控制方法和理念,对之前的经典理论是一个很好的补充。这本书是刘成菊教授讲授,她讲课注重互动,会经常和我们分享交流一些当前先进的热点机器人,很拓宽眼界。

这门课的两本教材是免费发的,而且老师上课时会认真板书,好评。

其他答案

在同济生活了5年的老学姐来答一发:

1.高等数学的姚勤老师,光头男神,顽童类型的老师,喜欢吐槽,讲课幽默风趣,认真负责,大一那年下大雨学校一楼的教室里都积水了,老师还踩着水给我们上课,很感动。

2.鲍峰老师的美术欣赏。从古埃及艺术讲到现代艺术,每堂课拉灯放古典音乐作背景音乐,感受相当好。课上有审美艺术相关的内容也有亲身经历的故事,每堂课都很吸引人,课后问题值得思考。老师本人也很有艺术家气质和人格魅力。

3.毛惠彬老师的马克思基础。毛老师是一位相当认真相当另学生感动的认真负责的好老师。

4.张国清老师的摄影技艺。课堂风趣充实,待人亲切和蔼,上课会从理论上入手,如构图、色彩搭配等,也展示了一些老师自己的作品,觉得自己摄影技术不好的都可以听听看,会有提高。

5.一定要去听听星期音乐会这门课。在四平和嘉定都有开课,有时候是本校自己的音乐系学生表演,有时候是邀请校外的乐团演出,既有中国古典音乐也有西方古典音乐,很适合去陶冶情操。

总结:只要真心投入课堂去听课,就总会发现老师的闪光点。很多时候我们习惯于带着“上课就是无聊”的偏见去听课,上课玩玩手机做做作业聊聊天啥的一节课就过去了,就算台上站的是比尔盖茨也不见得能听到多少。

谢谢阅读,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其他答案

在交通学院学习的几年间,感受到了很多老师的风采,只好先说说我院的一些老师的课程了。首先是智能交通的杨晓光教授。杨晓光教授,“于我国恢复高考的1978年9月考入同济大学道路与桥梁工程系,1982年7月本科毕业并留校任同济大学交通工程研究室助教,后在职攻读同济大学交通工程方向硕士与博士学位,并于1994年应国家教育部选考派遣获日本文部省奖学金资助、留学日本京都大学交通工学科继续攻读博士学位,1996年9月学成回国继续任教”。

前面是他的简历,那么就说说具体的感受,听了杨晓光教授的课,会让人对整个智能交通系统有一个很清晰明了的把握,让人对整个科学问题怎么思考、提炼和解决有更深的理解,总之,杨老师的课会让你站在宏观的高度来理解问题,不会局限于细枝末节。

杨晓光教授

其次就是陈小鸿教授。陈老师可以说是大牛了,不仅在学术上,同时在行政上也兼任了很多领导,目前也是嘉定区的政协***。尽管她很忙,但是她真的给学生上课极其认真。由于陈老师是大牛,那么她参与的项目就非常多,她主持“大城市周边区域高速公路网规划方法与应用研究”,更新了高速公路规划的理念和方法,获2001年上海市科技进步三等奖;主持“上海公共交通出行信息问询系统”研究与开发,获2000年上海市科技进步三等奖。近年主持完成的主要科研项目还有:上海市高速公路网规划、上海干线公路网规划、上海市城乡公路网规划;二十一世纪天津市公路网可持续发展规划研究、上海崇明越江通道交通研究;中山市交通规划,上海市中心城道路专业系统规划;轨道交通与公共交通衔接研究;上海“十五”期间机动车发展与污染防止实施方案研究,上海市空气质量管理战略及其支持系统研究等。在她的课上的最大好处,就是理论和实践的结合,她往往都是从自己所做的项目经历出发,给学生上课展开指导,理论和实践结合,是做工程的最大益处。

陈小鸿教授

最后再给大家推荐一个刚刚获得了科学进步二等奖的大牛——周顺华老师。周老师近年来主持完成城市轨道交通、磁浮结构、高速铁路等领域的重大科研课题50余项。“其中包括国家863计划项目两项(高频重载条件下铁路路基不均匀沉降控制的设 计理论和方法;磁浮交通沪杭线越黄浦江隧道的工程技术问题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三项(基于离散元方法的散粒体摩擦型介质开挖荷载计算等)”。

周老师毕业于西南交通大学,相信对铁路领域有所熟悉的人都会知道这所高校在铁路领域的地位。上周老师的课,最大感觉就是沟通对专业知识的把握。可以说对于基础知识的掌握是极其扎实,同时呢,又对最新的研究成果如数家珍,让人不会浪费特别多的时间去思考别人已经有过的结果,而是转向更加前沿的思考。

为你推荐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用户协议  |  隐私政策  |  在线报名  |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