硕士点\博士点只能作为衡量某专业实力的参考因素之一,并且不是主要参考因素,但有博士点的专业一般比只有硕士点的专业要强; 从全国范围看有博士点和硕士点的专业也可较差,特别是仅有硕士点的专业,全国看可能会很差;毕竟目前硕士点、博士点审批要求相对于20多年前要求低很多,入选的学校也多很多,很多三流大学都可能有大量博士点了,某些院校因为学科师资差、实力弱,虽然某专业有硕士点、博士点,但培养的硕士和博士的科研能力等相当弱,在同行中的声誉和地位十分低下,没有影响力,这样的博士点就属于很次的;目前一级学科博士点还是较好的,某专业有一级学科博士点,实力一般较强; 衡量学科实力不妨从师资、科研、人才培养、社会声誉这四大块来看,这四块也正是教育部评估学科实力和排名的全部依据: I. 学术队伍:(a)教师情况1. 专职教师及研究人员总数;2. 具有博士学位人员占专职教师及研究人员比例; (b)专家情况1. 中国科学院、工程院院士数(仅对设立院士的学科门类);2. 长江学者、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数;3. 百千万人才工程一二层次入选者、教育部跨世纪人才、新世纪人才数; II. 科学研究:(a) 科研基础1. 国家重点学科、国家重点实验室、国防科技重点实验室、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国家工程研究中心、教育部人文社科基地数;2. 省部级重点学科、省部级重点实验室、省级人文社科基地数; (b) 获奖专利1. 国家三大奖、教育部高校人文社科优秀成果奖数;2.获省级三大奖及“最高奖”、省级哲学(人文)社科成果奖数,以及获中华医学科技奖、中华中医药科技奖数;3.获发明专利数(仅对“工学、农学、医学”门类); (c)论文专著:
1. CSCD或CSSCI收录论文数; 2. 人均CSCD或CSSCI收录论文数; 3.SCI、SSCI、AHCI、EI及MEDLINE收录论文数; 4. 人均SCI、SSCI、 AHCI、EI及MEDLINE收录论文数; 5. 出版学术专著数 ; (d)科研项目1. 境内***科研项目经费;2. 境外际合作科研项目经费; 3. 境内***科研项目经费;4. 境外际合作科研项目经费;5. 境内***及境外合作科研项目数;6. 人均科研经费; III. 人才培养(a) 奖励情况1. 获国家优秀教学成果奖数; 2. 获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及提名论文数; (b) 学生情况 1. 授予博士学位数; 2. 授予硕士学位数; 3. 目前在校攻读博士、硕士学位的留学生数; IV.学术声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