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和学长学姐交流
如何尽快适应大学生活急求答案,帮忙回答下
多和学长学姐交流
不要憋在教室里,多与学者交流,学会自我管理———大学校长教新生 □文静 新学期开学在即,400万顺利通过高考的幸运儿将跨入大学的校门。作为大一新生,如何才能尽快适应大学生活?一些著名大学的校长们给新生提出了建议。转变应试学习方式“从小学一年级到高三毕业,为了考入理想大学奋斗了12年的学生太辛苦了。”同济大学校长万钢强调说,迈入大学校门的同学一定要改变往日应试教育的学习方式,积极参加课外实践和各种兴趣小组,这对一个人未来的发展非常重要。 万钢教授曾在德国留学15年,在企业工作11年。他说,中国学生创新能力比较弱的根源在于,整天应对老师布置的作业,疲于应付各种考试,没有时间发展自己的兴趣爱好或者进行社会实践。“到了大学,应试学习的方法和观念一定要有根本的转变”。 万钢教授建议新生,上课时认真听讲,课余不要憋在教室和宿舍里,而要抓紧课余时间参加兴趣小组,在兴趣小组里结识新朋友,在实践基地中锻炼动手能力。互相学习发展能力 复旦大学校长王生洪教授认为:“现在社会对人的素质要求很高,这也给青年学生提供了更大的发展空间。大学生应该很好地充实自己的知识,发展自己的能力。”“新生们可以适当提前了解大学课程的设置和内容,准备一些必要的工具书和参考书。”西安交通大学校长郑南宁说。 清华大学校长顾秉林则认为,大学学习最主要的是靠自觉,比如同学之间的相互学习,边研究边实践边学习等。 北京大学校长许智宏建议新生首先要适应新环境。“美国很多大学在新生阶段淘汰率很高,新生应该注意对新环境的适应和过渡”。多参加文化活动 许多大学都为新生开设了人文公共课,四川大学校长谢和平说,这门课有利于了解传统文化知识,“无论文科生还是理科生都要有深厚的文化底蕴”。 大学里各种各样的讲座很多,万钢教授建议新生,要积极参加学校里的文化活动,应多与学者交流,多与同学交流。 北京邮电大学校长林金桐表示,新生入学后要“拓宽视野,把眼光从家庭转向社会,从中国转向世界,从中华民族转向全人类。完成这三个转变是一个人真正成熟的标志”。“在大学里,首先要学会做人;其次要学会做有用的人,学好知识,将来能够对社会有所贡献;此外才是学会做成功的人。”谢和平说。尽快融入新集体 四川大学校长谢和平说,新生们大多出生于上世纪80年代,要注意从以“自我”为中心向以“集体”为中心的转变,在班级里要多关心他人,在宿舍里要相互礼让。 顾秉林教授认为,在生活上,新生们要增强自我管理能力。在大学里,遇到问题时主要靠自己调整、解决,要承担起应负的责任。 校长们表示,能在激烈的竞争中胜出,考上理想大学的同学很不容易。但是,考上大学并不是终极目标,大学是吸取新知识和培养能力的一个平台。进入大学后,千万不能放松,要继续努力学习。同时,还要多了解社会,参加实践,努力做到全面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