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求艺—您的留学规划师

清华大学的历史

288次

问题描述:

清华大学的历史急求答案,帮忙回答下

最佳答案

推荐答案

百科里面很详细!

清华大学的历史

其他答案

清华大学历史学科有着悠久的学术传统,是中国“现代史学”的主要发源地之一,中国现代学术史上许多著名的历史学家,都曾在清华任教或就学。历史学是清华大学历史最悠久、成就最辉煌的学科之一。1911年建校初期就开设有中国史、西洋史等课程。1925年设立国学研究院,主要从事文史领域的高等研究和人才培养,国学研究院师资后来大部分转入历史、中文两系。1926年正式成立历史系,著名学者王国维、梁启超、陈寅恪、陆懋德、蒋廷黻、刘崇鋐、雷海宗、张荫麟、吴晗、邵循正、王信忠、孙毓棠、周一良、丁则良、王永兴、何炳棣等都先后在历史系执教,并形成了中西融会、古今贯通的学术传统,培养了一批又一批的第一流史学人才。1952年院系调整,盛极一时的清华大学文理学科全部调入北京大学等校,这次全国范围内的院系调正,给中国高等教育造成了致命的打击,其负面影响至今已越来越凸显。其后三十多年,历史系在清华不复存在,但历史学科如中国近现代史的教学与研究并没有中断,如著名历史学学者钱逊、刘桂生等人一直在清华任教,何兆武等也较早调回母校工作。这一时期中国科技史、建筑史以及艺术史等历史学相关学科在清华也得到了大力发展。20世纪80年代以后,清华大学逐渐恢复了包括历史学科在内的人文学科。 1985年学校成立思想文化研究所,著名学者张岱年、钱逊、李学勤等先后担任所长,主要从事中国古代思想与文化、历史与文献的研究,下设中国思想史、西方思想史、国际汉学、历史文献等研究机构。1993年,清华历史系恢复建制。2003年,历史系与思想文化研究所合并,成立新的历史系,对原有力量进行了整合,思想文化研究所仍保留建制,新整合的历史系由著名学者李伯重、张国刚等先后担任系主任。在系所合并基础上,历史学科的科研和教学力量显著地得到了充实和加强,在人才引进和学科建设方面成绩显著,展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近年来,清华大学历史系复建后已先后拥有历史学“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权”、历史学“博士后流动站”、历史学“国家重点学科”、博士生论文获“全国百篇优秀博士论文”,科研实力强大,人才培养成效日益明显,可以招收历史学一级学科各相关领域的博士生、硕士生、本科生以及外国留学生。清华大学历史系从2003年起开始招收本科生,由人文学院统一招生进入“文科实验班”(含汉语言文学、历史学、哲学、社会学、经济学、国际关系学等),2005年起改为“人文实验班”(含汉语言文学、历史学、哲学)。学生入学后,前三个学期进行宽口径、综合式的人文学科基础训练,按大类培养,进行通识教育。从第三学期末开始选择专业,实验班同学可以自主选择进入历史系学习。培养目标是使学生在具备良好的人文学科基础知识之上,比较系统地接受历史学的基础性专业训练,从而为进一步学习和深造奠定良好的专业基础。清华大学历史系现有历史学一级学科博士、硕士学位授予权,可招收历史学一级学科下所有二级学科专业、方向(涵盖史学史及史学理论、考古学及博物馆学、历史地理学、历史文献学、专门史、中国古代史、中国近现代史、世界史等所有二级学科)的博士、硕士研究生。清华大学历史学博士后科研流动站招收博士后研究人员,流动站涵盖历史学一级学科之下的所有二级学科。流动站以历史学系暨思想文化研究所为主要依托,部分研究领域与文学、哲学、美术史、科技史等学科相交叉。流动站师资力量雄厚,拥有一批国内外知名的历史学家,包括专任教授15人(其中博士生导师11人),兼任教授5人(其中博士生导师5人)。目前,清华历史学科依托清华大学良好的学术环境,形成了以历史系为中心,多学科密切合作,名家汇集,梯队合理,优势集中,特色明显,学术新生长点多,前沿化、国际化的学术格局。师资力量雄厚,拥有多位年富力强、在各自专业领域内具有较大影响的知名学者,在中国古代史、历史文献学、专门史(包括社会史、经济史、思想史、学术史等)、中外文化交流史、史学理论等学科领域具有突出优势。现有专任教授15人、副教授15人,讲师4人,另有兼职教授5人。专任教授中有国际欧亚科学院院士1人,教育部“长江学者”1人,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历史学学科评议组长1人,历史教学委员会委员1人,教育部古籍整理委员会委员1人,***学会会长、副会长等4人,其中包括中国先秦史学会理事长(即会长)1人,中国唐史学会会长1人。清华历史学科的核心机构是历史系,下设有中国古代史教研室、中国近现代史教研室、世界史教研室、思想文化史等研室,以及国际汉学研究所、简帛与出土文献研究中心、经学研究中心、中国经济史研究中心、中国近代文化与现代化研究中心、东北亚研究中心、旅游文化与文化遗产研究中心等专门研究机构。图书资料的收藏也在全国历史系所中名列前茅。清华在历史时期就以图书完备著称,院系调整时清华所有的文科图书资料均保留在学校,校图书馆现有各类文史典籍百余万种,其中珍贵古籍有2万8千余种、近30万册,外文图书40多万册,电子文献数据库多个。另外,历史系近十年来自筹资金建立了一个面积400余平方米、藏书10万余册的系资料室,科技史与古文献研究所也建有一个颇具规模的文献数据库。由于清华文科的特殊经历,清华历史学科目前具有以下优势与特色:一是高水平。清华历史学科的重建很大程度上依靠引进人才,而清华有条件在全国范围内选择优秀人才,从而得以在较短时间内重新形成一支水平很高的史学队伍。目前以李学勤、廖名春、赵平安为带头人的古文字与上古史研究、以彭林为带头人的古代礼乐文明研究、以王晓毅为带头人的魏晋玄学研究、以葛兆光为带头人的宗教史与思想史研究、以张国刚、侯旭东为带头人的中古史与社会史研究、以秦晖为带头人的农民史研究、以李伯重、陈争平为带头人的明清史与经济史研究、以何兆武、刘北成为带头人的历史学理论与西方近现代思想史研究,以刘桂生为带头人的中国近现代思想史研究等,都在国内外处于领先地位。二是国际化。清华史学工作者与国外学界具有广泛而密切的联系,多位教授有在美、英、法、德、日、澳、韩等国及港台著名大学工作的经历,并有多种学术专著在国外和港台刊出。多位中青年教师拥有国外博士学位或长期留学的经历。三是多学科交融。清华史学继承发扬了老清华“史学与社会科学相结合”的优良传统,逐渐凸显了“古今贯通、中西融会、文理渗透”的学术特色,从而呈现出较大的学术气象和良好的发展态势。-suo/lsx

其他答案

清华大学(Tsinghua University)是中国著名高等学府,坐落于北京西北郊风景秀丽的清华园。是中国高层次人才培养和科学技术研究的重要基地之一。清华大学的前身是清华学堂,成立于1911年,当初是清政府建立的留美预备学校。1912 年更名为清华学校,为尝试人才的本地培养,1925 年设立大学部,同年开办研究院(国学门),1928年更名为“国立清华大学”,并于1929年秋开办研究院,各系设研究所。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后,南迁长沙,与北京大学、南开大学联合办学,组建国立长沙临时大学,1938年迁至昆明,改名为国立西南联合大学。1946年,清华大学迁回清华园原址复校,设有文、法、理、工、农等5 个学院,26 个系。

其他答案

清华大学(Tsinghua University)是中国著名高等学府,坐落于北京西北郊风景秀丽的清华园。是中国高层次人才培养和科学技术研究的重要基地之一。清华大学的前身是清华学堂,成立于1911年,当初是清政府建立的留美预备学校。1912 年更名为清华学校,为尝试人才的本地培养,1925 年设立大学部,同年开办研究院(国学门),1928年更名为“国立清华大学”,并于1929年秋开办研究院,各系设研究所。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后,南迁长沙,与北京大学、南开大学联合办学,组建国立长沙临时大学,1938年迁至昆明,改名为国立西南联合大学。1946年,清华大学迁回清华园原址复校,设有文、法、理、工、农等5 个学院,26 个系。1952年,全国高校院系调整后,清华大学成为一所多科性工业大学,重点为国家培养工程技术人才,被誉为“工程师的摇篮”。1978年以来,清华大学进入了一个蓬勃发展的新时期,逐步恢复了理科、经济、管理和文科类学科,并成立了研究生院和继续教育学院。1999 年,原中央工艺美术学院并入,成立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在国家和教育部的大力支持下,经过“211工程”建设和“985计划”的实施,清华大学在学科建设、人才培养、师资队伍、科学研究以及整体办学条件等方面均跃上了一个新的台阶。目前,清华大学设有13 个学院,54个系,已成为一所具有理学、工学、文学、艺术学、历史学、哲学、经济学、管理学、法学、教育学和医学等学科的综合性、研究型大学。清芬挺秀,华夏增辉。今天的清华大学面临前所未有的历史机遇,清华人继承“爱国、奉献”的优良传统,秉承“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校训、“行胜于言”的校风以及“严谨、勤奋、求实、创新”的学风,为使清华大学跻身世界一流大学行列,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1911年 建立“清华学堂”后更名为“清华学校”(留美预备学校)1925年 设立大学部,同年开办研究院(国学门)1928年 更名为国立清华大学,有文、法、理、工4个学院,16个系1937年 南迁长沙与北京大学、南开大学联合组成国立长沙临时大学1938年 长沙临时大学迁到昆明,更名国立西南联合大学1946年 迁回北京清华园复校,有文、法、理、工、农5个学院,26个系1952年 经全国高校院系调整,成为多科性工业大学1978年 恢复全国高等教育招生考试1984年 设立国内高校中第一个研究生院在管理工程系基础上建立经济管理学院在已有理学科系基础上恢复理学院1985年 建立国内第一个继续教育学院1988年 在建筑系基础上建立建筑学院1993年 在已有人文社会科学学科系、所基础上建立人文社会科学学院1994年 在已有信息学科系、所基础上建立信息科学技术学院1996年 在已有机械类学科系、所基础上建立机械工程学院1999年 恢复建立法学院原中央工艺美术学院并入,成为清华大学美术学院2000年 在已有土木水利类学科系、所基础上建立土木水利学院在公共管理系的基础上建立公共管理学院2001年 建立医学院2002年 在传播系基础上建立新闻与传播学院2003年 原隶属信息产业部的华信医院(原酒仙桥医院)和玉泉医院正式并入2004年4月正式挂牌,分别成为清华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和第二附属医院2004年 在工程力学系、宇航技术研究中心等基础上建立航天航空学院

为你推荐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用户协议  |  隐私政策  |  在线报名  |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