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修二基础回归第一章 人口的变化1.某个地区人口自然增长的数量受人口自然增长率和人口基数大小共同影响,自然增长率降低并不意味着人口自然增长的数量就减少。
2.二战后,亚非拉许多发展中国家人口增长很快的原因?①由于政治上的独立,②民族经济的发展,③医疗卫生事业的进步→人口死亡率下降。3.发展中国家应采取的人口政策是:实行计划生育,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4.目前日本等发达国家由于 社会保障制度健全,生育观念的转变等,出现的人口问题是 “高龄少子化” 现象,使社会和家庭负担加重,可能使未来经济发展一蹶不振。因此必须大力推广鼓励生育的政策并适当接纳移民 。5.世界人口增长模式可以划分为 原始型、传统型和现代型 三种类型,其中:欧洲和北美: 现代型全球:传统型转向现代型的过渡阶段(实质还是传统型)我国:基本现代型6.一个地区人口数量的变化包括 人口自然增减 和 机械增减(人口迁移)。7.国际人口迁移 时间 特点 举例国际人口迁移 19世纪以前 ①集团性、大批的移民②旧大陆到新大陆 15~16世纪,欧洲人、非洲黑人迁移到以美洲和大洋洲。 二战以后 ①从发展中国家流向发达国家;②定居移民减少,短期流动的人口增多 ①欧洲由人口迁出地区变为人口迁入地区;②拉丁美洲由人口迁入地区变为迁出地区,大量人口流向美国、加拿大和西欧。
③20世纪70年代以来,西亚和北非石油输出国也从境外招募了大批外籍工人。8.我国的人口迁移时间 原因 特点 意义古代 深受统治者及其行政力量的束缚 ①人口移动规模小①调节人口空间分布和人才余缺;②加强民族融合和文化交流;③促进经济发展和缩小地区差异等 脆弱的农业经济频繁的战争自然灾害 ②背井离乡大批迁移新中国成立以来 新中国成立到20世纪80年代中期 计划经济体制和严格的户籍管理制度 有计划、有组织地进行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 国家改革开放政策 流量增大,频率加快 自发流动为主 由西部迁往东部沿海城市和工矿区。9.美国的人口迁移:20世纪60年代末到70年代初:东北部老工业区的人口大量迁往南部和西部有新资源、新兴工业的“阳光地带”。20世纪70年代以后:随着城市环境改善和老工业区经济的重建,还出现人口向老工业区和城市回流的现象。10.影响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
①自然环境和社会经济环境的变化;②个人对生活或职业需求的变化。l自然环境:气候、水、土壤、矿产等l社会经济环境:经济、交通、文化、家庭婚姻等l在影响人口迁移的诸因素中,经济因素往往起着重要作用;l任何一种因素都有可能成为促使人口迁移的决定性因素。13.人口迁移的影响 【对迁出地】有利影响:减少迁出地人口密度、缓解人口对环境的压力不利影响:人才、劳动力的流失【对迁入地】有利影响:人才的流入和提供廉价劳动力,有利于经济发展有利影响:人口密度增加,人口对环境的压力增加14. 环境人口容量的制约因素:
①资源 (成正比)②科技发展水平 (成正比) ③人口的生活和文化消费水平(成反比),而其中最主要的影响因素是资源状况。15.保持合理人口容量的措施?①国际社会倡导尽最大可能把人口控制在合理规模内②建立公平秩序保证大多数人拥有不断追求高水平生活质量的平等权利。16.如何看待农民工现象?【正面】①缓解大城市和沿海地区劳动力紧缺的矛盾,促进迁入地城市建设和经济发展。
②为输出地农民开辟了新的收入增长来源,缓解人口对环境的压力。【负面】①对城市环境造成压力,出现交通拥挤、住房紧张、社会秩序混乱等问题。
②农民工普遍面临收入低、住房无保障、子女入学难等问题。第二章 城市与城市化1.一般来说,平原地区的城市用地较为规整,形成集中发展的城市形态。山区相反。2.城市形态的类型:类型 团块状 条带状 组团状分布地区 平原地区 沿铁路或河流、谷地等被迫延伸 地形崎岖不平的丘陵山地举例 我国的成都、合肥,美国的华盛顿 兰州、洛阳、西宁、宜昌 重庆3.城市土地利用的集聚效应——同一种土地利用方式对用地空间和位置需求往往是相同的,这会导致同一种活动在城市空间上的集聚→功能区。4.三大功能区比较:5.城市地域结构模式:同心圆模式、扇形模式、多核心模式模式 同心圆模式 扇形模式 多核心模式形成 城市各功能区经过不断的侵入和迁移,呈同心圆状自核心向外扩展而成。 在小汽车这种交通工具的影响下,城市各功能区出现沿着交通线呈扇形或向外扩展的趋势 随着城市不断向外扩展,在远离市中心的郊区也出现了一些新的核心点。特点 ①城市的中枢部分是中心商务区。
②第二环是过渡带,初期是住宅区,后由于商业、轻工业活动而环境恶化,最后成为新来移民居住区。
③第三环是工人住宅带,居民多从过渡带迁来,因为不希望离工作点太远而集聚在此。
④中产阶层住宅带位于工人住宅带与通勤带之间,这里住房条件较好。
⑤第五环是通勤带,是上层和中上层人们的住宅区,它们是沿高速交通线发展起来的。 ①高房租住宅区沿方便的交通线向外发展,彼此相连形成一个扇面形。地势较高,环境较好。
②随着城市的发展,中等租金的住宅区便在高租金已占据的地区旁边发展起来。
③随着中等级住宅区的外移,近市中心的部位逐渐演化为低级住宅区。 ①中心商务区是城市交通的焦点。
②批发业务主要分布在市中心附近,既有便利的交通条件,又可接近市场。
③低级住宅区多在中心商务区和中级住宅区附近布置,而中级住宅区和高级住宅区,则向城市的另一侧发展。l 三种模式的共同点:
①都是以中心商务区作为核心;②高级住宅区趋向于分布在距城中心较远的城市边缘,而低级住宅区则集聚在市中心附近,两者之间隔着中级住宅区。6. 经济因素 是影响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主要因素,体现在各种活动的付租能力。7.影响付租能力高低的因素主要有:
①交通的便捷程度,②距离市中心的距离。 8.各类土地利用付租能力随距离递减示意图 9.我国的城市等级的划分依据是城市人口规模。特大城市(100万以上)、大城市(50~100万)、中等城市(20~50万)、小城市(20万以下)。10.城市等级与服务范围的关系:城市等级低,服务种类少、等级低,服务范围比较小;城市等级高,服务种类多、等级高,服务范围比较大。11.上海城市等级和服务范围变化的影响因素: ①上海位于我国南北海岸线的中点以及长江的出海口②上海市有发达的铁路网,使得上海有充足的原材料、劳动力、农产品以及巨大的市场③上海位于长江三角洲,地形平坦开阔。12.城市等级与城市数目、相互距离的关系:等级较高的城市数目较少,相距较远;等级较低的城市数目较多,相距较近。(德国南部为例)13. 城市化:人口向城镇集聚 和 城市范围不断扩大、乡村变为城镇的过程。14.人口向城市迁移的动力 【推力】使得人群离开乡村的因素:人口增长快对土地压力大,自然灾害,收入低、社会服务短缺。【动力】吸引人群来到城市的因素:就业机会多,社会福利保障程度高,文化设施全,交通便利。15.衡量城市化水平的最主要标志: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16.城市化的意义 ①城市是区域发展的经济中心,能够带动区域经济发展,而区域经济水平提高又促进城市的发展。
②促使聚落形态、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价值观念等的变化17.世界城市化的进程:城市化阶段 水平 发展速度 地域扩展趋势 常见的问题初期阶段 25%~30%以下,低 缓慢 缓慢 城市各功能用地混杂布置,功能区分异不明确中期阶段 30%~70%,较高 迅速 快 交通拥挤、环境恶化、住房紧张等;出现了郊区城市化现象后期阶段 70%以上,高 缓慢,甚至停滞 继续增大 大城市的中心空洞化、出现逆城市化现象18.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城市化比较:[发展中国家]起步晚,发展快;水平低;发展不合理(与经济发展不相适应);处于初期和中期阶段。[发达国家]起步早;水平高;出现逆城市化现象;处于后期阶段。19.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来源 危害大气污染 城市居民生活排出的烟尘;工矿企业[排放的烟气;各类交通工具排放的尾气 污染物有煤烟、粉尘、二氧化硫、氮氧化物、铅等有害物质,污染空气,危害健康(伦敦烟雾事件、光化学污染、酸雨)水污染 工业废水、生活污水 使江河湖海和地下水质变坏,危害人体健康和动植物繁殖(骨痛病等)固体废弃物污染 工业生产、城市建设、居民消费 危害人体健康和环境(白色污染、废旧电池等)噪声污染 交通运输、工业生产、建筑施工、社会活动 妨碍人们休息、工作、危害人体健康20.如何建设“生态城市” ①在城市建设中,要发展低污染的节能建筑和绿色交通,减少各类活动对环境的污染;.②使城市景观尽可能与山、河、湖、海、植被等自然景观保持协调,建立一种良性循环(“天人合一”)第三章 农业地域的形成与发展1.农业的主要区位因素 【自然因素】 气候、地形、土壤、水源【社会经济因素】 市场、劳动力、交通、政策、机械、科技l 决定农业活动的类型和规模的因素是 市场 因素。2.农业区位选择的实质是 对农业土地的合理利用。3.农业主导区位因素举例:
①水稻主要分布在季风区、“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气候因素②千烟洲立体农业——地形因素③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亚热带沿海农业景观的变迁——市场和政策④茶叶宜在南方酸性红壤种植——土壤因素⑤大城市公路边的乳畜业、园艺业——交通因素4.农业区位因素的变化 ①自然因素比较稳定,社会经济因素发展变化较快。
②利用科技改造自然因素:培育良种促进农业发展(袁隆平杂交水稻、橡胶树种植范围的扩大);改善局部自然条件发展农业(大棚农业生产反季节蔬菜)③交通运输的发展和冷藏技术的进步使世界农业出现专业化和地域化5.农业地域的形成:是因地制宜发展农业、合理利用农业土地的结果。6.澳大利亚混合农业的区位条件: 【自然区位条件】 气候温和,降水适中;土壤肥沃;地形平坦;水源不足(不过已有东水西调工程)【社会经济条件】 市场广阔,劳动力丰富,生产方式和技术先进,交通便利。7.澳大利亚混合农业的主要特征: 【生产结构】 种植业与畜牧业结合的混合农业(小麦—牧羊)【经营方式】 家庭大农场【科技应用】 划区轮牧、种植优质牧草、轮作制【农业专业化、地域化水平】 较高【发展措施】 东水西调8.季风水田农业的区位条件 【自然区位条件】①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适合水稻生长②地势平坦,适宜水田管理。【社会经济条件】③人口稠密,劳动力丰富④人多地少,饮食习惯导致对稻米需求量大⑤水稻生产的历史悠久。9.季风水田农业的特点 ①小农经营(生产规模小)②单产高,商品率低 ③机械化较低 ④科技水平较低 ⑤水利工程量大。10.商品谷物农业的主要特点:
①主要种植小麦和玉米;②面向市场,商品率高;③生产规模大;④机械化和科技水平高。 11.商品谷物农业的区位条件: 【自然区位条件】①自然条件优越(气候温和,降水丰富、地形平坦、土壤肥沃)【社会经济条件】②交通运输便利③市场广阔④地广人稀⑤机械化程度高 ⑥农业科技先进12.大牧场放牧业特点:
①面向市场,②生产规模大,③专业化程度高(牛、羊) ④有大面积的干旱、半干旱气候区 ⑤植被稀疏,不适宜经营种植业,只能用于放牧牲畜。13.潘帕斯草原大牧场放牧业的区位条件:
①气候温暖,草类茂盛②地广人稀,而且土地租金很低,为牧场的大规模经营提供了可能;③距海港近的区位优势,促进了牧场的商品性经营。 14.阿根廷大牧场放牧业的发展措施: ①完善交通(铁路的贯通) ②海上冷冻船的发明 ③围栏放牧、划区轮牧④种植饲料⑤开辟水源(打机井) ⑥培育良种牛,加强对牛群病害研究15.乳畜业的主要特点:
①面向城市市场,商品率高;②机械化程度高;③集约化程度高;④生产对象主要是奶牛;⑤多分布在大城市周围(紧邻消费市场)。16.西欧乳畜业的区位条件:【自然区位条件】①气候温凉、潮湿,多雨多雾,日照少,有利于多汁牧草的生长。 ②地形平坦,利于种植牧草和饲料。【社会经济条件】③城市化水平高,④人们有饮用牛奶的习惯,对乳畜产品需求量大。第四章 工业地域的形成与发展1.根据工业主要区位因素的不同,把工业分为五种类型:工业类型 主要部门 形成原因原料导向型 制糖业、水产品加工厂、水果罐头厂 原料不便于长距离运输或运输原料成本较高市场导向型 啤酒厂、家具厂、印刷厂石油化工厂 产品不便于长距离运输或运输产品成本较高动力指向型 有色金属冶炼厂 需要消耗大量能源廉价劳动力导向型 普通服装、电子装配、包带、制伞、制鞋 需要投入大量劳动力技术导向型 集成电路、航天、激光、精密仪表等工业 技术要求高2. 工业主要区位因素发展变化①原料地对工厂区位的影响逐渐减弱②劳动力素质对工业区位的影响力在逐渐增强③信息通信网络的通达性作为工业区位因素的重要性越来越突出3. 写出以下工厂的污染类型及布局要求①钢铁厂——空气污染、固体废弃物污染——①应建在当地常年盛行风向的下风向或最小风频风向的上风向或与主导风向垂直的郊外;②远离居民区和农田②酿造厂、水泥厂——空气污染——应建在当地常年盛行风向的下风向或最小风频风向的上风向或建在与主导风向垂直的郊外③造纸厂——水污染——污水排放口远离水源地及河流上游④自来水厂——无污染——河流上游,水质好的地方⑤普通服装厂——无污染——有大量廉价劳动力的地方⑥化工厂——空气污染、水污染—— ①应建在当地常年盛行风向的下风向或最小风频风向的上风向或与主导风向垂直的郊外②污水排放口远离水源地及河流上游4.鞍钢的区位优势:
①接近原料、燃料产地(主导),②靠近市场 ,③交通及用地 、用水条件较好。 5.宝钢的区位优势:
①接近消费市场(主导)②交通便利③科技力量强④劳动力素质高⑤资金雄厚。6.钢铁工业区位选择的三次变化:大煤田(鲁尔区)→大铁矿(鞍钢)→消费区(宝钢)。7.社会因素对工业区位的影响:国家政策;乡土情感;企业决策者的理念和心理因素等。8. 工业联系:生产工序上的联系;空间利用上的工业联系9.工业集聚的优点:
①可以加强企业间的信息交流和技术协作,②降低中间产品的运输费用和能源消耗,③可以共同利用基础设施,节约生产建设投资,④进而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生产效率和利润,取得规模效益。10.工业集聚的不足:易引起环境污染。11.鲁尔区发展的区位条件:
①丰富的煤炭资源 ②离铁矿较近 ③充沛的水源 ④便捷的交通 ⑤广阔的市场12. 鲁尔区衰落的主要原因:
①生产结构单一②煤炭的能源地位下降③世界性钢铁过剩④新技术革命的冲击⑤用地紧张、交通拥挤、环境污染严重。13.鲁尔区综合整治措施:
①调整工业结构 ②调整工业布局 ③发展第三产业 ④优化环境14. 鲁尔区消除污染、优化环境的具体措施:
①严格控制工厂废气、废水等的排放,②建立完善的废弃物回收装置和污染处理系统,③开展大规模的植树造林。15.新兴工业与传统工业比较:比较项目 传统工业 意大利新兴工业生产规模 大型企业为主 以中小企业(<250人)为主主要工业部门 重工业为主 轻工业为主生产过程 地域联系紧密,生产集中 生产过程分散工业分布 大多集中在大中城市,集中程度高 工业大多分散在小城镇资本集中程度 高 低16. 意大利工业小区(1)特点:一个地区的中小企业以一项经营活动为中心,根据现代经营需要,逐步建立起来的一种相互信赖 、比较稳固的协作关系和产供销体系。
(2)作用:有助于加强专业化,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增强在国内外市场上的竞争力。17.高技术工业的特点有: ①科技人员比例高 ②增长速度快,产品更新换代周期短 ③投入中的研究开发费用多④产品面向世界市场18.影响电子工业布局的条件有: ① 知识、技术密集(主导因素) ② 空气洁净,环境优美 ③ 有现代化的高速交通运输条件。19.“硅谷”迅速崛起的有利条件有: ①地理位置优越,环境优美 ②气候宜人 ③交通便捷 ④全世界的人才高地(知识和技术密集)⑤市场稳定⑥优越的创新环境和创新文化。20.70年代末,美国电子工业建到得克萨斯州、东南亚、墨西哥等地的原因是:
① “硅谷”的土地已经被占用殆尽,②得克萨斯等州、东南亚、墨西哥等地劳动力、土地、住房都很便宜。第五章 交通运输布局及其影响1.主要运输方式及其特点:运输方式 优点 缺点铁路运输 当代最重要的运输方式之一。运量大,速度快,运费较低,受自然因素影响小,连续性好 修筑铁路造价高,消耗金属材料多,占地面积广,短途运输成本高公路运输 发展最快、应用最广、地位日趋重要的运输方式。机动灵活,周转速度快,装卸方便,对各种自然条件适应性强 运量小,耗能多,成本高,运费较贵水路运输 历史最悠久的运输方式,运量大,投资少,成本低 速度慢,灵活性和连续性差,受航道水文状况和气象等自然影响大航空运输 速度快,运输效率高,是最快捷的现代化运输方式 运量小,能耗大,运费高,且设备投资大,技术要求严格。管道运输 运具和线路合二为一的新型运输方式。货物主要是原油、成品油、天然气、煤浆及其它矿浆。气体不挥发,液体不外流,损耗小,连续性强,平稳安全,管理方便,而且可以昼夜不停,运量很大。 管道运输要铺设专门管道,设备投资大,灵活性差。
2. 交通运输发展趋势:日益网络化、国际化、高速化、大型化和专业化3.集装箱运输的优点:节省包装费用,便于实现装卸作业机械化,且货物运输安全。
4. 简要说明南昆铁路建设对西南区发展的重大意义。经济意义:
①将西南与华南联成一体,使资源优势同区位优势结合起来(有利资源开发和物资输出,促使资源优势转化成经济优势);②有利发挥铁路对经济辐射的作用,带动西南地区经济发展(促进外向型经济发展;有利开发旅游资源,带动第三产业发展)。政治意义:
①有利于巩固民族团结,促进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②加快西南地区的脱贫步伐,③有利于社会稳定。战略意义:
①有利于加快西南地区的对外开放,促进外向型经济的发展;②巩固国防,保卫边疆。第六章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1.人地关系思想的发展经历了四个阶段:
①崇拜自然、②改造自然、③征服自然、④谋求人地协调。2.环境对人类生产、生活的排泄物具有的容纳和清除能力,叫做环境自净能力。3.当人类向环境索取资源的速度超过了资源本身及其替代品的再生速度,或者向环境排放废弃物的数量超过了环境的自净能力时,就会出现环境问题。4.环境问题主要表现为资源短缺、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三大类。5.在广大的乡村地区,因利用资源的方式不当或强度过大,环境问题主要表现为生态破坏,如水土流失、荒漠化、土壤盐碱化、森林减少、水源枯竭、物种减少等。6.发展中国家的环境问题比发达国家严重。这是因为发展中国家:
①环境承受着发展和人口的双重压力;②没有足够的能力进行环境保护;③发达国家将污染严重的工业转移到发展中国家。7.环境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
①人口压力;②资源的不合理利用;③片面追求经济的增长。8.庞大的人口基数和较高的人口增长率,对全球特别是一些发展中国家,形成较大的人口压力。9.传统的发展模式关注的只是经济领域活动,采取了以损害环境为代价来换取经济增长的发展模式,其结果是在全球范围内相继造成了严重的环境问题。10.可持续发展是这样的发展,它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而又不损害后代人满足其需求的能力。11.实现可持续发展,需要遵循三个基本原则:公平性原则、持续性原则、共同性原则。12.在可持续发展复合系统中,生态持续发展是基础,经济持续发展是条件,社会持续发展是目的。13.各国有权根据需要开发本国自然资源,并确保不对 其他国家 的环境造成损害14.持续性原则要求人类的经济活动和社会发展必须保持在资源和环境的承载能力之内。15.共同性原则要求地方的决策和行动,应该有助于实现全球整体的协调。16.中国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必然性:庞大的人口压力、资源短缺令人担忧、深刻的环境危机。17.留民营村建设生态农业所采取的主要措施有以下几个方面:
①调整产业结构 ②开展综合利用③广开源流,开发利用新能源 。18.循环经济以环境无害化技术为手段,以提高生态效益为核心,以环境友好方式利用经济资源和环境资源,实现经济活动的生态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