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求艺—您的留学规划师

介绍一下印度小学教育

139次

问题描述:

介绍一下印度小学教育,在线求解答

最佳答案

推荐答案

印度是个发展中国家,对教育事业相当重视。

因此印度独立五十年来,教育事业取得了显著成绩,从而促进了各项事业的不断发展。一、国家教育的出发点印度自独立以来,政府认识到教育是人力资源开发的关键,要提高每个人的生活素质,必须对人们的教育进行投资,使教育工作在国家计划中占有适当地位,这是印度发展教育的基本出发点。为此,提出了明确的发展目标:保证每个人受教育的机会均等;不论年龄大小,为其提供学习知识、发挥才干的机会;使受教育者在体育、智育和文比三方面得到全面发展;在教育、就业和发展三者之间建立有机的联系;宣传国家统一,宗教与教育分离,民主生活方式和尊重劳动的重要性。教育方针中明确强调了“普及教育”和“消灭成人文盲”的重要性,把普及小学教育和成人教育作为消灭文盲的重要措施,中等教育和中等专业化教育的目的是为印度的教育、经济和社会发展之间建立积极而有益的联系;把高等教育视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一个关键因素,以及通向“现代化”的重要门径。尤其拉吉夫·甘地于1985年任总理后,对教育事业同样重视,他强调指出“要对现行的教育制度进行改革”,“使教育成为把国家引向21世纪的工具,鼓励人们,特别是青年的积极进取精神,促进国家的进步,加强科学与技术教育,使教育同就业和国家经济建设的需要密切结合起来”。在这个总方针的指导下,各级政府为办好教育采取了一些措施。在1985年政府发表了题为《教育的挑战》的文件,接着又制定了《1986年全国教育政策》,经议会两院讨论通过,接着又制定了《二十三点行动纲领》,以落实上述政策。由于各级政府的重视和努力,从而使教育事业不断发展。

二、发展中的印度教育印度独立后,宪法中明确规定了“向14岁以下所有儿童实行免费普通教育”,这就为儿童入学提供了法律保证。因此,全国各地不少小学校对一至五年级学生实行免费入学,甚至有些邦对六年级学生也实行免费教育。与此同时,政府一直为教育增加经费,如1950~1951年教育经费为11.4亿卢比,到1984~1985年度增加为600亿卢比。另据记载,1986年用于教育的经费为47亿美元,仅次于国防开支。这就为发展教育提供了一定的物质基础,使学校数量不断增加,学生入学率不断提高。1950~1951年,印度小学共21万所,1984~1985年度增加到52万所。1947年在校注册人数为1050万,到1982年增加到7360万。全国的识字率不断提高,1951年全国识字率为16.6%,1971年上升为29.45%,1981年又提高为36.17%,1988年提高为36·23%。尤其值得提出的是,印度高等教育发展迅速,目前有大学207所以上,学院6323所之多,仅高等学校的入学人数高达350万以上,仅次于美国和当年的苏联,居世界第三位。对印度这样一个基础薄弱、经济落后的发展中国家,这是了不起的成绩。而印度教育的突出变化,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一)大力发展职业和技术教育为了提高就业人数,减少失业人员,为国家经济建设和工业发展提供迫切需要的中等技术人才,减轻对高等教育的压力,政府对中等职业技术教育也给予重视。由于种种原因,印度还有不少14~25岁的青少年未完成基础教育。为了提高他们的文化水平,使之掌握一定的专业知识,成为一支中等技术力量,政府采取多种方法对他们进行培养,为他们提供三十多个工程行业和二十多个非工程行业的职业训练,由国家统一计划安排。为此,全国设立了356所常设性学校和139所临时性学校。除公立学校外,还有不少私立培训学校。这类学校总共容纳20万人,训练期限为1~2年。另外,还有300多所工业技术专科学校,每年招生5.6万人,分全日制教育和业余教育两种。学习期限分别为3~4年,培养具有中等技术水平的专门人才。通过上述种种措施,使不少青少年成了中等技术人才,缩小文盲队伍,减少失业人员,扩充国家人才队伍,为国家建设发挥了力量。(二)扫盲工作与成人教育(1).扫盲工作印度政府非常重视扫盲工作,把成人教育列入国家计划。为了加强成人教育,中央政府成立了国家成人教育委员会,各邦也成立了相应的组织。因此,印度的扫盲工作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尤其是近些年来,为了扫盲,印度曾开展了规模空前的成人识字运动,1986年实行了全国普及教育计划。1988年确定了年龄为15~35岁的扫盲识字任务。在此之前,印度先后实行过“农民识字计划”、“成年妇女识字计划”、“青年非正规教育计划”、“全国成人教育计划”等。1989年在喀拉拉邦开展过扫盲运动,运动蓬勃开展,声势浩大,成绩显著,其影响波及到古吉拉特邦、卡纳塔克邦和西孟加拉邦等地区,对印度的扫盲工作产生厂积极影响,运动的浪潮已涌到全国各地,目前,在400万志愿者的帮助下,约有310万9~45岁的人在学习识字。通过学习,尽管他们的识字程度不一,但估计已有150万人已达到初步能读英语的水平,计划在第八个五年计划期间(1990年4月1日开始),能有1亿人被摘掉“文盲”的帽子。其具体做法是:第一,确定奋斗指标,根据自愿,自下而上确定,有时间的要求,但注意成本与效益相结合。第二,各地区组成扫盲委员会,该委员会由各区税务官、区议会和社会各阶层代表参加领导,由该委员会具体落实各项计划。第三,参加扫盲工作的人员出于自愿,大部分人不计报酬,自愿献出自己的时间、精力和钱财为扫盲服务。第四,为了更好地搞好扫盲工作,订出一套“加速进度、改进内容”的教学方法,编出一套行之有效的多年用教材,集教、学、练于一体,贯彻以学为主的原则,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加快学习进程。第五,随时总结经验,定期交流,不断改正错误或偏差,改进教学工作,提高教学水平。为做好扫盲工作,印度不同党派、群众团体和社会各阶层尽管有意识形态的分歧,但都不计较,他们携手并肩,团结一致,积极投入。印度的扫盲运动,不仅能胜利开展,而且有助于消除种姓隔阂,促进了社会团结和语言的统一。更可喜的是,参加扫盲的人数,女子超过了男子。女子们从实际生活中体会到学习文化的重要,这对提高妇女文化、增强其自信心、解放思想,起了积极作用,从而使妇女更有勇气处理自己的事务。脱盲后的成人教育仍是印度关注的问题之一。因此,各地设有“成人学习中心”,继续为脱盲后的成人教育提供方便。每个中心一般负责5个村庄,总共有5000人左右。中心开设各种课程,还开办有关农业、畜牧、兽医、上地管理、养蚕、渔业等短期训练班。此外还开展文化娱乐活动。脱盲后的“成人学习中心”为脱盲人员提供各种开发和服务项目,诸如卫生、社会福利等,为有关部门提供信息和各种服务,另一方面唤起脱盲后的成人对经济发展、环境保护、社会权利、医疗保健、合法权益等的意识,同时发挥他们的才干,为社会服务。印度各地已开办的“成人学习中心”,因地制宜,不完全相同,所采取的步骤和方法也不尽一样。有些做法还有待于巩固与加强。

(2)成人教育成人教育主要指对15~35岁的人进行非正规教育,其教育计划是通过邦政府、社会服务机构、大专院校来实现。前面提到印度把消灭文盲列为国家教育方针的任务之一,因此,成人教育受到重视,而且卓有成效。通过成人教育的开展,人们的识字率不断提高。1950年为16%,到80年代初期上升到34%,后来又上升到63%左占。为全国扫盲工作作出了贡献。在此,印度的扫盲工作曾受到世界银行的赞扬,认为“印度的扫盲工作对发展中国家都有深远影响”。看一个国家的经济和文化是否发达,妇女的教育情况是一个重要标志。印度独立后,政府注意到对妇女的培养问题。在成人教育政策中,把15岁以上的成人妇女摆在首位。对其培养目标主要有四个:一是提高妇女的觉悟,使他们认识到应同男子享有一样合法的社会地位与权利;二是使妇女掌握一定文化知识和科技专长;帮助妇女取得经济上的独立;三是使她们掌握一些卫生知识,特别是有关营养、保健、儿童护理和计划生育等知识;四是帮助和提高妇女在各种团体中的参与能力。几十年来,政府在几个五年计划中都有发展女子教育的指标,并且对那些妇女教育工作开展得好的邦或城市进行巨额奖励。因此印度女子教育发展显著。在独立后的十年内,印度建立了104所女子学院,到1965年发展为200多所,另外,还有50多所大学招收女生,男女合校。这样使女子的入学率不断提高。据有关统计,1951年为79%,1971年上升为187%,1980年又提高为225%。另据有关统计,印度在过去30年中,女生在高等院校的入学率已提高3倍,在80年代入学人数增加28%,比50年代增加3倍。男女受教育人数的比例差距逐渐缩小,女生入学人数比例不断增加,以大学为例,1963~1964年,女大学生占总人数的19.5%;到1979~1980年增加为26%。女子的识字率自独立后有明显提高,1951年为8%;1971年为18.6%;1981年上升为24.8%。随着妇女教育的提高,女子的职业和社会地位也发生了变化。今天印度的女子,不只是专门在家做饭、生孩子、侍候丈夫和公婆,不少人走出家门,到社会上从事教学、科研、行医和经商等工作,甚至不少女子成了著名专家、学者和教授。随着教育的发展,女子的状况也随之不断发生变化。

三、发展高等教育印度的高等教育比较发达,培养了大批科学技术人才,对国家建设和科技发展起了重要作用,从而使印度成为世界上拥有最雄厚的技术力量的国家之一。印度的高等教育所以比较发达,主要采取了以下几个措施:(一)强调高等教育的重要性早在独立初期,尼赫鲁总理就曾经指出:“大学代表人道主义、坚韧性、理性、进步和对真理的探索。它代表人类朝向更高的目标全速前进。如果大学充分履行其职责,那么它对国家和人民都是十分有益的。”因此,印度独立初期,专门成立了“大学委员会”,制定了高等教育的方针和任务,“教育方针和计划必须适应于我国的社会发展目标,要把教育的各种不同目标统一起来,教导和影响学生不仅要获得知识,而且要训练思想,使受教育者产生共同的思想准则。”“个仅向学生灌输知识,而且要发展其健康的判断能力,以满足社会的各种职业的需要。”从学校领导到任课教师,都注重学生对问题的探讨和争论,鼓励学生大胆发表自己的意见和看法,注意并引导学生这方面的培养训练。(二)完善和加强对高等教育的领导印度宪法规定,高等教育由中央政府和邦政府共同领导。独立初期,全国除几所大学归中央直接领导和管理外,大多数高等院校主要由邦政府负责。后来中央加强了对高等学校的领导,尤其到1976年修改了宪法,凡属大学、技术和医学等高等教育,均由中央政府和邦政府共同负责。中央不仅负责高校的教育改革,院校的新建与扩建,科研机构的设立与撤销,以及高等教育目标的制定,而且还要负责各高校之间的协调与科研方向的确定等等。(三)大力进行教育投资为了发展高等教育,不断增加对高校的经费开支。据有关统计,政府对高等教育的开支第一个五年计划为1.4亿卢比,第二个五年计划为2.8亿,第三个五年计划为8.8亿,第四个五年计划为17.5亿,第五个五年计划为29.2亿,第六个五年计划就为48.6亿。从这些数字不难看出,教育经费在不断增加,而且增长幅度较大,这就为高等教育的发展提供了物质基础。由于采取了上述措施,在高等教育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绩,具体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第一,印度现在已有一批设备先进、师资力量雄厚、科研水平较高、在国内外享有声誉的重点大学。它们是:德里大学、贾瓦哈拉尔·尼赫鲁大学、贝拿勒斯印度教大学、国际大学、孟买大学、亚格拉大学等。这些学校规模大,人数多,为国家培养了大批人才。第二,现在印度拥有了一支宏大的技术队伍。自独立以来,培养了大批学士、硕士和博士科技人员。据统计,1950年为18.8万人,1965年为73.15万人,1978年增长为193.53万人,1980年增长为194.9万人,1982年又增长为250万人,数字相当可观。由以上看出,印度自独立以来,教育方面发生了不小变化,教育事业取得了显著成绩。与此同时,也存在一些有待解决的问题。主要问题是:各类教育发展不平衡,重视高等教育,对初等教育重视不够。印度政府的整个教育计划资金分配是:高等教育占20.9%,初等教育占32.4%,这种分配比例显然对初等教育过低,而对高等教育过高,因为全国72%的人口分布在农村,而且乡村教育条件比城市要差,但对它的教育投资还不到一半,只占44%,这是很不够的。因此农村教育比较落后,结果使生产力水平过低,人们生活贫困。贫困是文化教育落后的重要原因。1978年中央政府关于成人教育作过乐观的设想,当时宣布,15年内消灭文盲。但八年之后发现,效果不大,无显著变比。其主要原因是乡下人对此兴趣不高,缺乏城市人一般所具有的那种热情和兴趣。市民把受教育看作找职业挣钱谋生的重要手段,而乡下人则与此相反。他们贫穷,若孩子不帮助父母务农、放牧或从事其他工作,则家庭生活会受到影响。因此,有些家长无心送子女上学。据有关统计,6~14岁的孩子中只有20%的孩子能升入中学,然而入中学孩子的80%又中途辍学,结果只有20%的孩子能升入高中。又据1982年的一次教育调查表明,全国一半以上的小学校没有固定房舍,三分之一的学校没有供学生坐的椅子,40%的学校教室没有黑板,50%的学校没有体育运动设备和运动器材,70%的学校学生没有课本①,校舍如此简陋,设备如此缺乏,显然同农村经济状况有关。因此,不可避免地每年都有大量新文盲产生,印度从独立到1986年止,文盲率仍高达63.77%。据世界银行推测,到公元2000年,印度是文盲最多的国家。这是个不可忽视的问题。另外,各邦、中央直辖区之间,在教育水平和普及程度方面也存在很大差距,种姓歧视现象也并未完全消除。政府虽然对低级种姓和落后部落有所照顾,但由于他们经济状况不同,文化基础薄弱,所以在教育方面存有不小差距。例如有些人英语或其他功课基础较差,入学后有不少人又中途辍学,所以实际上形成了在校人数少于注册人数。这就说明,只有获得了社会和经济的平等,教育机会的平等才能真正实现。印度政府在实践中发现,有些问题处理欠妥,出现一些偏差。因此作了改进,采取了新的措施:第一,为了解决知识分子失业问题,政府调整高等教育使其与社会需要相结合,以防止高等教育迅速扩大。对大学课程也作了调整,推广了职业教育课程,使之更加专业化,以增加大学毕业生的就业人数。第二,加强初等教育。印度正在改变过去那种对初等教育重视不足的做法,扩大了初等教育经费。政府在1980年开始的第六个五年计划中,增加了对初等教育的经费开支,尤其在1986年印度制定了《全国教育政策》和实施这一政策的《23点行动纲领》,其中强调了普及初等教育及在15~35岁的人中扫盲。为实现这一目标,印度政府于1986年又增加了教育经费。这个新政府还规定,不允许学生中途退学,要改革考试制度,继续执行小学阶段全部升学的政策,并且还指出,评价学生学习成绩的好坏不应由一次考试来决定,而是靠平时成绩的连续积累。新政策还规定,每个小学校至少要有两名教师,其中一名为女教师。准备大力培养师资,以满足小学师资的不足。这就为大力发展初等教育创造了条件。第三,改善教师待遇,提高教师地位。政府认识到,要提高教学质量,实现教育计划,教师积极性的发挥也是个重要问题。因此采取了一系列政策和措施。诸如改进教师的工作条件,鼓励教师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和科研水平,采取灵活政策补尝生活费的增长,并为教师自由发表学术思想创造条件等等。这些为调动和发挥教师积极性提供了重要条件。总之,印度自独立后,教育事业有了很大发展,同时也存在不少问题。为适应社会的需要和进一步搞好教育,正在总结经验,不断前进。

介绍一下印度小学教育

其他答案

现行印度教育制度的特点1、逐步建立起全国统一的学制,成为印度教育发展的首要特点。 将非正规教育系统如初等教育阶段的非正规教育中心、中等教育阶段的开放学校和高等教育阶段的开放大学纳入学制系统,是印度教育自80年代以来的一个显著特点。 国情:印度是个多民族、多语言的国家,建立统一的学制,对于国家的稳定和团结是十分必要的,而“大体一致的教育结构有助于加强国家的统一”。2、与全国统一学制相适应,在初等教育和初中阶段要求具有共同的学习计划,称作普通教育课程。尤其是其中的劳动教育更是印度特色,它实际上是由基础教育模式演变而来,是甘地基础教育思想在印度新时期的体现。在实施课程的过程中重视以儿童为中心和以活动为基础而3、印度虽已建立起门类较为齐全完善的学校类型,但在实际发展过程中各级教育的发展并不平衡。问题:初级教育要求的普及目标仍达不到,被认为是“10+2+3”学制实施成功与否的关键的中等职业教育并未受到学生的青睐,修学职业教育的学生人数远未达到政府所计划的比例。高等教育中存在教育质量、效益不高、毕业生失业、人才外流等诸多问题。 印度教育的特色 1、重视信息技术教育 自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印度历届政府都把发展信息技术产业置于优先地位,以带动国家整体实力的提高。 1984 年甘地(Rajiv Gandhi)执政后, 把电子工业视为“国家的神经”, 并高瞻远瞩地提出“要用电子教育把印度带入21 世纪”的治国方略。1985年, 政府制定了新的国家教育政策, 并拟订23 条实施纲领, 其中包括发展信息技术教育的政策, 例如计算机学习计划。印度政府在1998年提出了“信息技术超级大国”发展战略目标,颁发了《印度信息技术行动计划》。 印度早在10年以前就从小学开始推进信息技术教育,他们一直凭借自己软件产业和语言教育(即从入学就进行印地语和英语的“双语”教学)的两大优势,一方面大力加强学校信息技术的装备建设,一方面积极提高信息技术的教学水平。 与学校教育信息化有关的具体内容: (1)用向银行低利率贷款、并分期付款的措施帮助学校和师生购买计算机 (2)运用技术促进远程教育的发展 (3)使用信息技术进行培训 (4)到2003年实现所有学校计算机联网 (5)建立SMART (6)印度在《信息技术行动计划》文件中还提出到2008 年普及全民信息技术( IT for all by 2008) , 其中宏伟计划就是使各级学校联上互联网。 2005年作为亚太地区成员国印度《教育技术—亚太地区成就与未来规划》报告第一条就明确提出信息技术教育政策问题。报告指出: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曾提出“2008 亚太地区信息技术教育计划”愿景: ( 1) 所有亚太地区成员国要制定国家信息技术教育政策; ( 2) ICT 是职前教师培训的重要要素; ( 3) 要特别关注弱势群体, 要发展教材的相关性、适当性, 考虑用多种语言编写教材; ( 4) 建立能够共享知识和经验的网络; 2、重视数学教育 印度历史体系却脉断难寻,可信度差,因为印度人极喜爱神话和诗歌的表现形式,喜欢把现实理想化、把历史人物神化,缺乏可信的历史记录。印度的历史著作也主要以神话的方式表达,使人难于分辨哪些是历史事实,哪些属于理想和想象。印度的思维方式的突出特点是即不充分认识现实与想象、事实与空想之间的差别,也不在通过直觉得到的东西与通过推理了解的东西之间作严格区分。 在现代数学单位未出现之前,印度人的数学思维已达到如此的地步,实在令人惊叹。从古印度到现代,数学是印度人逻辑思考的原动力,和印度的宗教哲思同等珍贵。对于现在的软件业来说,数学能力也同样重要。 因为数学从定义、定理推演,一步步把题目解出来,与写软件需要的分析、逻辑,能力一致。因此印度教育首重数学,是有深厚的历史背景作支撑的。3、重视英语教学 印地语算是被使用较多的语言了,但也就是在北部普及,到了南方就行不通了。所以如今惟一的沟通工具就是英语。目前印度两种官方语言一个是印地语,另外一个就是英语。印度很注重英语教学,在有条件的地方实施了完全的双语教学。小学阶段使用母语进行教学;在中学以上,学生必须学习英语或任何一种现代欧洲语言,并且必须学习印地语。 因此受过高等教育的印度人使用英语遣辞造句都很精确、规范和书面。由于他们的英语水平良好,所以与国际学术和信息交流中没有语言障碍,能够得到更快捷的前沿知识。印度许多高等院校的毕业生学历是外国承认的,而且由于这些学生的业务水平和英语水平都是比较高,所以在国外很抢手,国际组织和国际知名企业雇佣了不少印度人。 印度许多高等院校的毕业生学历是外国承认的,而且由于这些学生的业务水平和英语水平都是比较高,所以在国外很抢手,国际组织和国际知名企业雇佣了不少印度人。4、积极完善教育政策 开展国际间的教育合作往来,和平共存。 ·促进平等。通过向学童们提供同等的受教育机会、条件,使他们获得成功。 全印度各邦执行统一学制(10+2+3)。 ·在部落地区开设小学,提高列表部落(Scheduled Tribes)人群的教育程度。 ·为当地部落人群开设课程,发放学习资料。 ·重视幼儿保育,建立看护所,关爱儿童。 ·中学教育课程,让学生们了解科学、人类学和社会学等课程的不同作用。 ·采取措施,为学生提供廉价的书籍。 ·当地社区参与学校项目改进。 ·每5年回顾总结教育政策的执行情况。 印度教育存在的问题 (一)印度教育发展的不平衡 1.种姓之间发展不平衡 由于受到种姓制度的传统影响,在教育方面,印度拥有高种姓的人口接受高等教育的人数远远高于低种姓人口。目前印度的低种姓群众仍有1亿6千万人,占印度总人口的16%,但是他们中大约2/3是文盲,半数是农人,只有7%的人能喝到安全的饮用水。因此,我们也可以把印度奉行的“精英教育”和倾斜的教育资源投入制度看成是种姓制度在教育领域中的表现。 2.城乡教育发展不平衡 2001年,印度城市男性识字率为86.4%,农村男性识字率为71.1%,相差15.3%;城市女性识字率为73%,农村女性识字率为46%,相差27%。印度普拉塔姆基金会的一项年度调查清楚表明.仍有很多印度人还不具备实现以上目标的素质。这份最近公布的最新报告在2007年调查了1.6万个印度村庄。 3.男女受教育不平衡 我们几乎从来没有想到过受过教育的女孩的品质的提高,我们总是说,她们没有必要去挣钱,干吗要她们去受教育呢 只要这种观念存在,我们就没有希望能理解教育的真正价值在哪里。 由于家长认识等多种原因,印度妇女的社会地位、经济地位低下,女性社会地位的不平等明显反映在教育上。印度目前有2 500万适龄儿童没有上学,这占全世界辍学儿童人数近20%。 (二)入学率普遍较低,辍学率居高不下 高级小学阶段入学率更低,辍学率较高,尤其是贫困儿童辍学率相当高。印度在1950-1951年度,小学(1.5年级)的毛入学率是42.6%,到2002-2003年度增加至95.4%。高级小学阶段(6-9年级)1950-1951年度为12.7%,到2002-2003年度增加到61.0%。接个基础教育阶段(1-9年级)在1950-1951年度为32.1%,到2002-2003年度增加到82.5%。印度低收入家庭子女有40%的儿童不到小学5年级就辍学了。 印度政治独立60年后,在2006年的世界人类发展报告的175个国家中仅名列第126位。印度的成人识字率只有令人失望的61%,与中国90%的成人识字率相比,印度有40%的成人今天仍然不具备对他们口常生活做一个短的、简单的表达能力,这意味着他们没有获得与最基本的小学教育相当的水平。 (三)课程危机 在众多问题的大锅里再加料的是由政治对立引起的课程危机。1998年,当右翼的Bharatiya Janata党赢得全国选举时,教育成为修正主义历史学家的第一个目标。 课本被重新编写以反映该党的极端民族主义理念。然后当国大党重新上台时,政府又回复到原本的东西。现在父母和教师们担心再一次的选举又将引起教科书和课程的更改。“这种在左翼和右翼之间的摇摆让父母和老师们快疯了。 (四)高等教育容纳量有限 十亿人只有七所理工学院。印度高等教育入学总人数出现大幅增长,从1947年的10万增长到2005年的1050万,但每个学生获得的公共资金却在1991至2003年间下降了近30%。 印度对高等教育的投资仅相当于国民生产总值的0.5%,同时还允许不公平的分配体系存在。该体系将85%的中央政府经费分配给少数几所精英院校,而这些院校的学生人数仅占学生总数的2%。印度的特色课“沉思课” 沉思,在印度已有两千年的传统,人们把它叫做“悲伤的终结”或者“生活艺术的掌握”。不管是孩子们在学校里,还是成人在日常生活中,他们都有沉思的习惯,以求得心灵的安宁。 沉思是印度学生的必修课,在印度的一些中小学校,学生们的首要“功课”是帮助老师整理教室,然后一起参加“沉思课”,以帮助学生“与内在自我交流”。只有在这些活动完成后,学生们真正的课程才得以开始。越来越多的学校正在引进此类项目,以缓解学生的压力和焦虑。沉思课,就是通过思考,提高学生的承载能力和情感协调能力,学生懂得修身养性,排解烦忧,超越功名利禄的捆绑,摆脱不良情绪的骚扰,成为善于协调和精神幸福的人。教育在给学生提供了生存工具的同时,也提供了精神工具和“情绪润滑剂”。 青少年由于生活经验不足、承受能力有限等原因,对自己的情绪有时难以把握,在遇到困难和矛盾时,不会调整和控制自己的情绪,而长期的情绪压力更是情绪疾病的基础。因此,要学会宣泄和放松,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教师是学生成长过程中的重要引领者,对于学生的身心发展会产生重大的影响。实施生命教育,必须培养教师的生命情怀,让其在教学实践中实施生命化的教育方式。 印度的沉思课程也一定是当今社会特别流行的心灵课程,当我们闭上眼睛,切断和外界的联系的时候,思维就会进入一个空灵状态,我们就能主动、自觉地检查出自我发展过程中存在的各种不足,考虑自我与周边的关系,考虑社会个体与功名利禄的关系,考虑自我发展与和谐运作的关系,更考虑精神幸福与成功成就的关系,提高承载能力和情感协调能力,明白得修身养性,排解烦忧,超越功名利禄的捆绑,摆脱不良情绪的骚扰,成为擅长协调和精神幸福的人。久而久之,“让我们的人类潜能得以全面苏醒”,“将永恒智慧带入我们的日常生活,使我们的心灵由狂躁转而安静、由挣扎归于和谐”。 遗憾的是,考虑对我们已特别奢侈了,不仅是对小孩,一定是成年人,真正属于静心修养、闭目思考的时间有多少呢 更多人钻到了升学率、高分、重点大学录用通知书等政绩怪圈中,身心发展、精神高兴、承担责任、排解苦恼等情商发展备受冷落。特别多小孩一门心思一定是考大学,不可能考虑,不明白考虑,默默遭遇,心灵封闭,甚至形成了自感觉是、情感自私、人格孤僻等心理亚健康。 对此,教师、校长多振振有词:“升学压力如此大,哪有心思沉思呢 ”看似振振有词,事实上却是对心理发展、心灵成长的疏忽和回避,只是在功利需要和心灵成长之间,更容易重视前者,疏忽后者而已。说到底,这一定是一种心理发展意识的弱化,甚至说是一种无知。 同在应试教育困窘中,印度就能生出富有个性的沉思课,印度的老师们是这样考虑的:“自个儿没有能力转变政府的政策,希望能通过努力关心学生更好地应对压力。”因此,我们应当学学印度:少一点功利追求,多一些朴素信仰;少一些盲目投机,多一些安静思维;少一些混沌从众,多一些心理尊敬,将小孩的心灵成长放到重要位置,开设此类的心灵课程,让小孩成为身心和谐者。 我们的教育很大程度上还是师本的教育:把教师的意志强加给儿童,以教师的思考代替学生的思考。现在我们必须把儿童身上失落的东西——主体性还给儿童,把精神生命发展的主动权还给儿童,使他们拥有自我选择和自我决定的权利,把儿童的世界还给儿童,使儿童的教育真正成为“儿童”的教育,而不是成人教育的模仿和演绎,使儿童从成人笼罩的阴影中,从成人世界的“霸权”中走向主体,走向自由。教育即解放,首先要解放儿童。教育即自由,首先要还儿童以自由。只有在一个自由的环境下,儿童的生命才能够真正获得一种自由、舒展的发展。

为你推荐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用户协议  |  隐私政策  |  在线报名  |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