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求艺—您的留学规划师

阐述基督教的产生的历史背景和意义

165次

问题描述:

阐述基督教的产生的历史背景和意义,麻烦给回复

最佳答案

推荐答案

1。

以前基督教在传教时,凡是那些不接受基督教的 ,都几乎有被屠杀的危险。基督教抵达菲律宾时,凡不接受的,都被屠杀。在南美洲、北美洲、中东、非洲、甚至欧洲等等,情形都是一样。由于不接受基督教而被杀的,该有千千万万人!2。比如贩卖黑人奴隶,由于圣经认可、甚至鼓励奴隶制度,因此基督徒屠杀、贩卖、虐待黑人奴隶是“天经地义”的事或商业贸易。据估计,约有一千七百万黑人死于基督教所认可的奴隶贩卖!3。郑和抵达北美洲在基督徒抵达之前,可是郑和却没作孽。基督徒抵达后,基督徒为了占有北美洲,大肆屠杀印第安人,信了教的就饶他命。据估计,基督徒在北美洲和南美洲大约屠杀了一千四百万人。当时的教宗,尼科拉斯五世,支持这样的屠杀,并强逼当地人民信教,不信教的就逼为奴隶。4。在十字军东征的过程里,约有一百万无辜的平民妇孺被屠杀:a。在第一次东征时,十字军于1099年攻克耶路撒冷,这些基督教军队把城中所有的百姓妇孺全杀掉,不留一个活口。b。在第二次东征时,一个过后被封圣的非常有影响力的、主战的法国修道院院长圣伯纳这么说:异教徒的死亡就是基督徒的荣耀,因为耶稣基督也获得荣耀!5。十三世纪基督教屠杀约廿万卡达尔教徒,就因为他们被认为是异教徒。6。约有三十五万名无辜的、非教徒的百姓妇孺在基督教的宗教法庭中被杀害。7。约有一百万非教徒死于猎巫行动中,其中四分之三是女性。教廷,改革新教都无法脱离其责。8。欧洲卅年战争--天主教和新教之战争。9。一些无恶不作的教宗、教士等竟被封圣,就如最近那些在中国为非作歹的教士被封圣一样,完全无视被害者的感受!10。六百万犹太人在二战中被屠杀,基督教难辞其咎!1二战时,教廷及其传教士在克罗地亚屠杀了约七十万塞尔维亚人,犹太人等少数民族,就因为他们不接受基督教。12。1994年卢旺达的胡图族,也是信基督教的,屠杀了最少五十万人(有些估计八十万到一百万人)异教徒。在卢旺达,基督教被等同憎恨。可是梵蒂冈有采取什么行动吗?没有!甚至还包庇罪犯!13。教廷袒护津巴布韦的杀人恶魔,就因为他是天主教徒!

阐述基督教的产生的历史背景和意义

其他答案

基督教罪恶史 1。以前基督教在传教时,凡是那些不接受基督教的 ,都几乎有被屠杀的危险。基督教抵达菲律宾时,凡不接受的,都被屠杀。在南美洲、北美洲、中东、非洲、甚至欧洲等等,情形都是一样。由于不接受基督教而被杀的,该有千千万万人!2。比如贩卖黑人奴隶,由于圣经认可、甚至鼓励奴隶制度,因此基督徒屠杀、贩卖、虐待黑人奴隶是“天经地义”的事或商业贸易。据估计,约有一千七百万黑人死于基督教所认可的奴隶贩卖!3。郑和抵达北美洲在基督徒抵达之前,可是郑和却没作孽。基督徒抵达后,基督徒为了占有北美洲,大肆屠杀印第安人,信了教的就饶他命。据估计,基督徒在北美洲和南美洲大约屠杀了一千四百万人。当时的教宗,尼科拉斯五世,支持这样的屠杀,并强逼当地人民信教,不信教的就逼为奴隶。4。在十字军东征的过程里,约有一百万无辜的平民妇孺被屠杀:a。在第一次东征时,十字军于1099年攻克耶路撒冷,这些基督教军队把城中所有的百姓妇孺全杀掉,不留一个活口。b。在第二次东征时,一个过后被封圣的非常有影响力的、主战的法国修道院院长圣伯纳这么说:异教徒的死亡就是基督徒的荣耀,因为耶稣基督也获得荣耀!5。十三世纪基督教屠杀约廿万卡达尔教徒,就因为他们被认为是异教徒。6。约有三十五万名无辜的、非教徒的百姓妇孺在基督教的宗教法庭中被杀害。7。约有一百万非教徒死于猎巫行动中,其中四分之三是女性。教廷,改革新教都无法脱离其责。8。欧洲卅年战争--天主教和新教之战争。9。一些无恶不作的教宗、教士等竟被封圣,就如最近那些在中国为非作歹的教士被封圣一样,完全无视被害者的感受!10。六百万犹太人在二战中被屠杀,基督教难辞其咎!11。二战时,教廷及其传教士在克罗地亚屠杀了约七十万塞尔维亚人,犹太人等少数民族,就因为他们不接受基督教。12。1994年卢旺达的胡图族,也是信基督教的,屠杀了最少五十万人(有些估计八十万到一百万人)异教徒。在卢旺达,基督教被等同憎恨。可是梵蒂冈有采取什么行动吗?没有!甚至还包庇罪犯!13。教廷袒护津巴布韦的杀人恶魔,就因为他是天主教徒!这些罪恶,只是冰山一角。想到要写那些在中国犯罪的基督传教士,那些甘愿认贼作父的中国教徒,我的心就冷了一半。还是让给诸位去写吧!(上网也可找到许多基督徒在中国的劣迹!)宣真:基督教是邪教!!!这是严重表明的。中国人就是因为没有自信,没有主见,自己国家五千年的文明不去发扬,佛道两家弟子规深厚意义不去发扬,去崇洋媚外,这是极大的犯罪!!! 我想问问这些中国的基督徒,上帝教了你们什么爱呢?信基督就是神爱世人?不信就是犯罪?就要下地狱吗?这是所有基督徒一致回答不了的问题!!!他们只能说一句话:“你不可试探和追问你的神。”多么蠢的话啊!!! 欧美国家一年中有几百万基督徒天主教徒死于车祸,飞机失事,这些人中自然包括牧师,神父,修女等等。难道这些也归功于耶稣吗?感谢你恩赐我们生命,又毁了它? 可笑之极,圣经中太多劣迹,根本经不起推敲,比如说,耶稣传道在罗马时,途中屠杀了很多不承认耶稣为救世主的人,罗马皇帝就是因为不满意他来传道,他就施魔法让皇宫里生出那么多蛤蟆,蝗虫,还让所有大臣身生毒疮,这就是他的爱?天父的爱吗? 还有,不信基督的人要受死,受罚,下地狱?既然若果这些都是真的话,那么要耶稣来做什么?让他杀死更多不信基督的人吗?这就是天父的爱?可笑之极!!! 身为中国人就好好发扬自己的国教,为什么不多学学老子的弟子规?为什么不多学学释迦穆尼的佛法,那么多精深博大的道理世人为什么不去探究去发扬呢?为什么不去学真正的真理呢?倒被个圣经唬住了,真是中国人的悲哀啊! 可怜的中国基督徒,你们不要忘记,中国人都是龙的传人,你们到说龙是魔鬼,那么你们就是魔鬼的子民是么?放着中国的佛菩萨,神仙不去信,不去拜。倒去信洋魔。中国的基督徒都是败类,中国的败类,我们中国落后就落后在你们身上了,没骨气。 别忘了八国联具侵略中国时候,少不了西方教徒的侵略,你们就贼喊捉贼吧,看你们死了能不能上TMD天国,去吧!!!耶稣那个大魔王等着你们呢!!! 李天:这么晚才看到此贴我已经痛苦了十几年。从零一年开始这一伙人变疯狂,我家有两人在搞而且成为重要头目。她们自私自私的厉害而且组织很庞大,早在零五年我已经受不了到派出所报案,又第二天去找专门管这的,可是他们说是家庭矛盾你又没有他们的书和碟子或什么证据说是邪教。 现在越变越凶,他们组织经常打人,打那些他们教会成员里面的入伙的,反对的家庭人员,替他们撑腰。唉他们总是关起门在秘密会议天天开,天天搞。而且有专门的心理专家面对家庭问题先由那些人出面解决不行的,就动武。太大了,武汉市也有很多组织成员。我们附近村子基本每个村子都有一个铁杆成员,他们家里人来找让拿出来就直接塞到嘴巴里吃肚子里。然后有专门的人教育他们该自私说谎。唉。出门也总是找借口决不说信教,主要是太自私了。家庭事务任何不管。太可怕了。太恐怕了。

其他答案

基督教,天主教,东正教同源,但是今天所说的基督教大多数指的是基督新教(Protestantism)是由16世纪宗教改革运动中脱离罗马天主教会的教会和基督徒形成的一系列新宗派的统称,简称新教,或译为更正教、反对教,也经常被直接称为基督教,是与天主教、东正教并列,为广义上的基督宗教的三大派别之一。

1、产生的背景15世纪后期的西欧,封建制度开始解体。随着一批大、中城市的发展,出现资本主义的萌芽。许多新兴的民族国家确立了中央集权的王侯统治。本来就松弛涣散的神圣罗马帝国和经受了大分裂创伤的罗马教廷,在长期的互相角逐较量中日见削弱。教会内部腐败。农民、城市平民和新兴市民阶级反抗封建神权统治的斗争,日趋激烈。思想文化方面,文艺复兴唤起新的觉醒。一批人文主义者大胆揭露教皇、主教和修道士的虚伪、贪婪和无知。经院主义神学已成为烦琐僵死的教条和无谓争辩的代名词。理性主义和批判精神开始在知识分子中传播。天文学、物理学、数学、医学等都有了新的突破。这一切都预示着中世纪封建主义的崩溃,为宗教改革准备了条件。三大主流派的形成新教所代表的抗议原则和精神可以追溯到14世纪后期的一些宗教改革先行者。英国威克里夫派和罗拉德派、波希米亚的胡斯运动和意大利G.萨伏那洛拉的信徒,把改革思想的种子撒播在欧洲广大地区。16世纪20年代,马丁·路德在德国发起的宗教改革运动,迅即在整个德国形成燎原之势。在瑞士, 基督新教U.茨温利和J.加尔文等的改革活动,进一步扩大和加深了新教的影响。英王亨利八世出于政治上的原因,由上而下推行宗教改革;在克兰麦的协助下,组成具有独特形式的新教教会,以摆脱教皇的管辖。到16世纪中叶,新教的三个主要宗派,即马丁·路德创立的路德宗,加尔文创立的归正宗和作为英格兰国教的安立甘宗,都已在欧洲出现,并同罗马天主教相抗衡。三大宗派在其形成的过程中,得到所在民族独立国家的世俗政权或诸侯的支持与保护。在长期复杂的“宗教战争”之后,根据随之订立的一些和约,如1555年的《奥格斯堡和约》和1648年的威斯特伐利亚和约确认的“教随国定”原则,基本上形成了新教在西欧各国分布的格局,路德宗分布于德国大部和北欧诸国,包括丹麦、挪威、瑞典、芬兰等;归正宗为瑞士、德国一部、荷兰和苏格兰;安立甘宗主要在英格兰。三大宗派的信徒人数当时占新教徒的绝大多数,因此也被称为新教的主流教派。 16世纪末到17世纪,新教的三个主要宗派在教会组织和崇拜仪式上已基本定型。对教义的表述和阐述,经过长期的争论,也逐渐形成体系。新教的理论家以欧洲一些大学为基地,热衷于编写大量的神学著作,但内容充满烦琐的争辩和考证,失去改教初期那种富有抗议精神的活力。这一时期后被称为新教经院主义时期。17世纪中叶,英格兰的清教徒运动要求以加尔文主义改革妥协保守的安立甘国教会,曾成为资产阶级革命的一面旗帜,把新教运动又推进一步,结果产生了脱离国教的一些新的独立宗派,如英格兰的长老会、公理会、浸会、公谊会等。清教徒运动后来由移民传到美洲,使新教在北美发展成为影响最广的教派。在德国,以斯彭内尔为代表的虔敬主义运动和清教徒运动相呼应,提倡人个的虔修生活和布道工作,举办慈善事业,由弗兰克等创办的哈雷大学成为德国虔敬主义的中心,对后来新教的发展有重要影响。耶稣基督建立早期基督教,则是脱胎犹太教,犹太教圣经就是旧约,基督教目前的圣经就是旧约加上耶稣基督生平一些事迹形成的新约。耶稣一生生活在今天以色列境内的一个不大区域,早年是木匠,后来30左右得道,开始自称犹太教旧约提到的弥撒亚(救世主)转世,是上帝耶和华的儿子。其传道大概就是要使徒追随信任他,基督教义都是劝人向善,人与人和睦相处,并且鄙视人性恶的一面,比如守财奴,富人压榨穷人等其他一些社会人与人不平等。耶稣由于自称弥撒亚,得罪了犹太教,当时统治者是罗马帝国,罗马人正在失去对很多地区的控制,罗马帝国在衰落中,行政当局也在寻找其统治不力的替罪羊。这两方面势力结合,将耶稣逮捕并处死。其主要弟子继续布道,罗马帝国对基督教进行了严酷刑罚,很多人被杀和监禁,耶稣很多弟子都死于罗马暴政。经过大约百年,基督教在民间具有旺盛活力,由于其教义主要是以个人去除欲望,宣扬和谐,逐渐被当局接受,罗马从一个反对者,逐渐转为支持者,主要是想利用宗教力量维护统治。就逐渐发展建立了罗马教廷,也就是今天的天主教,天主教因东西罗马帝国的分裂又分离出东正教。天主教由于和政治结合,有教廷类似政治体系的结构,在16世纪的马丁路德改革中,分离出了今天新教,也就是今天常说的基督教。基督教和天主教主要区别是,不建立教廷,教会独立,不再有隶属关系,不合政府结合避免政教合一,增加了很多人性的元素。

其他答案

历史背景:世界(罗马帝国)处于黑暗的权势之中(军事、宗教、经济),神差遣自己的独生爱子道成肉身来到世界(犹太),传扬救恩的福音,最终为了全人类的罪被钉在十字架上,死后复活,升天,将永生赐给凡相信的人。意义:空虚的心理需要满足,黑暗的世界需要真光,弥漫的人生需要方向。基督教的存在就是给人类一条有新有活的路,借着这条路,人可以回到创造人类的神那里去。【约14:6】耶稣说,我就是道路,真理,生命。若不借着我。没有人能到父那里去。公元从耶稣开始,十字架成为救赎记号。

其他答案

犹太教是所有基督宗教的起源,是最早且最古老的宗教之一。犹太教的形成代表着基督宗教的诞生。《旧约全书》或称《犹太教圣经》是亚伯拉罕,犹太列祖之父,信奉的唯一神YHWH(旧译耶和华)与亚伯拉罕的后裔达成的“圣约”(Holy Testament),也就是犹太人与耶和华的圣约,亦称“亚伯拉罕之约”,亚伯拉罕与其十二子为基督宗教创始人及奠基人。这个圣约的内容是耶和华承诺亚伯拉罕的后裔(指上帝的选民)将来会被降临的弥赛亚所救赎,这群选民的聚集形成为属灵的国度,这个属灵国度就是现在所说的犹太教会,基督教会的前身。“耶和华对亚伯拉罕说,你要离开本地,本族,父家,往我所要指示你的地去。我必叫你成为大国,我必赐福给你,叫你的名为大,你也要叫别人得福。为你祝福的,我必赐福与他。那咒诅你的,我必咒诅他,地上的万族都要因你得福。”这句经文正是对后来将来基督降临的印证。亚伯拉罕的后裔因为大饥荒而流亡到埃及,在耶和华的先知摩西带领下前往应许之地,耶和华在与亚伯拉罕达成的契约的基础上又增加了十诫以及律法,又称《摩西五经》,包括《创世记》、《出埃及记》、《利未记》、《民数记》、《申命记》。后来撒母耳为扫罗抹油,承认他为以色列的首位国王,是耶和华指定的国王。扫罗和大卫在应许之地建立了以色列王国。大卫之子所罗门死后,以色列王国以及第一圣殿被亚述人和巴比伦人毁灭。后来波斯国王居鲁士释放了巴比伦之囚的犹太人,先知尼希米和以斯拉重建并改革了犹太教,期待弥赛亚再次降临拯救以色列人,重建以色列王国。之后的先知们逐渐强化对耶和华圣约的敬畏和一神论,耶和华从亚伯拉罕的神变成了普世的上帝,巴比伦之囚是因为以色列人背叛了上帝,但以色列人是的上帝选民,是超越其他民族的,耶和华将审判以色列人的邻居。正如在巴比伦的以赛亚(赛45:21-25)所说: 基督教教堂一览(19张)“......除了我以外,再没有神。我是公义的上帝,又是救主,除了我以外,再没有别的神。地极的人都当仰望我,就必得救。因为我是神,再没有别神。……以色列的后裔,都必因耶和华得称为义,并要夸耀。”圣经预言“以色列在万国中被抛来抛去,却不至灭亡。”从以色列亡国,流亡,复国,对抗阿拉伯世界的事实中,可见其准确性。 因为犹太人在叙拉古王朝的希腊人统治下没有宗教自由,西元前140年,玛加伯家族起义赶走了希腊人并建立了哈斯摩尼王朝。由于对旧约理解和政治立场的差异,犹太人又分化为强调律法传统的法利赛人和以祭司长为中心的撒都该人,还有一个拒绝耶路撒冷祭司权威的异见者在旷野组成的爱色尼教派。《新约全书》是基督徒(此处指新教徒)与他们所信仰的神子耶稣基督达成的新圣约,以取代了先知亚伯拉罕和摩西与耶和华达成的旧约。新约分为四部分:福音书、保罗书信、使徒书信和启示录。也是由拿撒勒派所发展出的新教(即一般意义上的中文的基督教)所奉的圣经。福音书被认为是记载耶稣的言行和生平,福音书所描绘的耶稣基督符合了旧约的先知们对弥赛亚特征的预言。因此,耶稣被他的信徒认为是耶和华派来的救赎主,是神独生子。保罗(亦称圣保罗或使徒保罗)强调信耶稣得永生,耶稣用血与人类立了新约,旧约也就因此得到印证。于是,通过保罗神学的改造,“公义的神”耶和华被“圣洁仁爱的神”耶稣所体现出来。神是良善的,出于对世界的爱而为了他选民的原罪和本罪而钉十字架,用他的血洗清了选民的罪,通过信仰耶稣是神子以及耶稣死而复活,人类就能进入天国,重新与神在一起。因为神让耶稣复活了,所以信靠耶稣的人死后也能复活。保罗强调:“若基督没有复活,我们所传的便是枉然,你们所信的也是枉然。”启示录据说是耶稣的门徒约翰所写的,主要是对未来的预警,包括对世界末日的预言:接二连三的大灾难,世界朝向毁灭发展的末日光景,并描述最后审判,重点放在耶稣的再来。编辑本段耶稣与基督教 耶稣基督教发源于公元1世纪巴勒斯坦(旧称:迦南地)的耶路撒冷地区犹太人社会,并继承希伯来圣经为基督教圣经旧约全书(希腊语:ΠαλαιΔιαθ κη、拉丁语:Vetus Testamentum)。 基督教的创始人耶稣(“基督教的创始人是耶稣”)(希伯莱语:希腊语:拉丁语:Jesus)。出生在犹太的伯利恒,母亲名叫玛利亚。基督教发端于1世纪巴勒斯坦地区犹太人的生活和信仰环境。1至5世纪基督教创立并从以色列传向希腊罗马文化区域。313年,君士坦丁大帝(Constantinus I Magnus)颁布米兰诏书(Edictum Mediolanensium),基督教成为罗马帝国所允许的宗教。391年,罗马皇帝狄奥多西一世(Theodosius I)宣布它为国教。按照基督教经典的说法,基督教的创始人是耶稣,他30岁左右(公元一世纪30年代)开始在巴勒斯坦地区传道。 耶稣宣称,他的来临不是要取代犹太人过去记载在旧约圣经的律法,而是要成全它。耶稣思想的中心,在于“尽心尽意尽力爱上帝”及“爱人如己”两点。 耶稣出来传道,宣讲天国的福音,劝人悔改,转离恶行。他的教训和所行的神迹,在民众中得到极大的回应。这使得罗马帝政下的犹太教的祭司团大受影响,深深感到自己地位不保,所以要把他除之而后快。后来由于门徒犹大告密,罗马帝国驻犹太的总督彼拉多(Pontius Pilatus)将耶稣逮捕。耶稣受尽打骂侮辱,最后被钉在十字架上而死。但耶稣的心意却是为了要赎世人的罪,甘愿地流出自己的血。 依据他门徒们的见证,耶稣死后第三天从石窟坟墓中复活了。他的坟墓空了,他又多次向满心疑惑的门徒们显现。他们渐渐确信耶稣真的复活了,是胜过死亡的救主。在耶稣升天超离这世界的时空后,他的门徒们起来热心宣扬耶稣的教训,并且宣告他是复活得胜死亡的主。信徒们组成彼此相爱、奉基督之名敬拜上帝的团体,就是基督教会。 耶稣复活的这一天成为后世的复活节(希腊语:Π σχα、拉丁语:Pascha)(每年春分以后、又逢月圆的第一个星期日)。罗马教皇当时以太阳神的生日制定了12月25日为耶稣的生日即圣诞节(拉丁语:Christi Natalis、希腊语:Χριστο γεννα)(耶稣出生的确实日子已不可考)。耶稣出生的那一年被后世定为公元纪年的元年(但因计算错误,耶稣实际出生的年份应为公元前六年或四年)。 当时的基督教被国王作为统治奴隶的工具,为控制奴隶们的精神为主,当时欧洲一代都是靠基督教的功劳统一,分成德意志、法兰西、意大利三国,是三兄弟意见不合而分裂的。部分非基督宗教教徒的史学家认为,耶稣传达的教义更加接近犹太教,而新约扫罗(又译保罗,希腊语:Απ στολοΠα λο 、拉丁语:Sanctus Paulus)对基督教教义做了较大贡献,使得基督教不再局限于犹太人范围。在蛮族之间传播基督教,具有开化功能并能确保罗马法的精髓和拉丁语于法国、意大利和西班牙地区流行。只有英国视罗马基督教为异教信仰。在克洛维的统治之下,法兰克人成为基督教徒,尔后并渡过莱茵河把基督教传播给日耳曼人。拜占庭人则在保加利亚人和斯拉夫人之间传播东正教。在公元第五世纪初期,圣巴特瑞克把基督教带到爱尔兰,然后传播到苏格兰,再从北方返回英格兰。在第六世纪后期,教皇格列高利(伟大者)派传教士由南部进入英格兰。在同一个世纪,英格兰人再一次皈依基督教。早期基督教早期的基督教是作为群众运动产生的。相对于传统犹太教强调遵循律法,基督教则强调耶稣救赎的恩典,并认为只要信奉耶稣基督就是旧约圣经里众先知所默示的救世主,愿意接受他为主,并决意以上帝的心意为生活的准则,让耶稣基督为自己承担所犯的过错,就被认为是已悔改,可以借着洗礼被接纳成为教会的一分子。在基督教早期阶段,基督教会曾实行财产共有,外界视其为一种秘密性的宗教组织。犹太人视教会为离经叛道的异端,常常向罗马当局控告他们。罗马政府认为基督教只是犹太教的一支,从公元60年代中期罗马政府的迫害就开始了。当时教徒普遍不分种族及社会阶层,就连当时的奴隶在信主以后亦可即时被接纳为弟兄。随着基督教的传播,社会各阶层愈来愈多人加入教会。教会虽在第二、三世纪遭遇多次可怕的大逼迫,许多主教和信徒被烧死,在竞技场中被野兽吃掉,但教会依然继续茁壮,直到313年颁布的米兰敕令,罗马帝国终于承认了基督教的合法地位。随着基督教的发展,教会开始将耶稣复活的一天定为复活节,又定12月25日为耶稣的生日,即圣诞节(耶稣出生的确实日子已不可考)。 中世纪的基督教自公元476年西罗马帝国被日耳曼人所灭之后,不少日耳曼人的部族,例如法兰克人,亦开始皈依基督宗教。由于日耳曼人的文化水平比罗马人低,甚至连自己的文字也没有,于是教会便成了中世纪时期西欧的唯一学术权威;因为当时几乎只有教士和修士才能读书识字,所有的学者都是教会人士。正因如此,西欧便开始完全陷入一片黑暗的迷信时代。 色路拉里乌斯分裂1054年,经过色路拉里乌斯分裂,基督教分化为公教(在中国称天主教)和正教(在中国称东正教)。天主教以罗马教廷为中心,权力集中于教宗身上;东正教以君士坦丁堡为中心,教会最高权力属于东罗马帝国的皇帝。1096年-1291年,天主教以维护基督教为名,展开了8次宗教战争(十字军东征)。 新教诞生16世纪,德国、瑞士、荷兰、北欧和英国等地发生了宗教改革运动,它产生出脱离天主教会的基督教新教教会。领导人物是马丁·路德、加尔文等人,他们建立了新教和圣公会,脱离了罗马天主教。中国所称的“基督教”,基本上都是这个时候产生的新教。 现今的基督教基督教主要包括天主教、东正教、新教三大派别,还包括宣称跟其他教会有着不同历史渊源和信念的基督教派。2004年止,基督教信徒有20亿人。当中基督教信徒包括天主教会的11亿人、东正教会的2亿1600万人、边缘教会约3170万人、属基督新教各教派约3亿6700万人和英国国教会的8400万人。至于独立教会(不隶属于任何主要的宗派)的4亿1400万人,实际上主要是指在非洲的科普特派。目前基督宗教乃世界上最大的宗教,但整体上和世界人口成长率比较却是正在萎缩。当世界人口以大约每年1.25%的成长率增加,基督教却是每年仅成长1.12%。相较之下,伊斯兰教是以每年1.76%成长。不过基督教在特定区域(如非洲、亚洲)和特定的教会族群(如福音派、灵恩派和“独立”教派)却是快速成长。在中国 文物(1张)唐太宗贞观九年(635年),基督教开始传入中国,但当时传入中国的是当年一度被认为是异端的聂斯托利派(中国称景教,现称“东方亚述教会”),后来在唐朝会昌五年(845年)被禁止传播。元朝时基督教(景教和罗马公教)又再次传入中国,称为“也利可温”(蒙古语“有福缘的人”),元朝灭亡后又中断了。明朝万历十年(1582年),天主教耶稣会派来利玛窦,他被允许在广东肇庆定居并传教,曾一度成功地使天主教在中国得以立足。 清朝雍正五年(1727年),东正教开始在中国传播。1807年,新教派遣马礼逊来华传教,新教也开始在中国传播。鸦片战争以后,基督教以沿海通商口岸为基地迅速发展。1843年,洪秀全歪解基督教的教义,自称是耶稣的弟弟,建立“拜上帝会”,后来建立太平天国(1851年-1864年)。

为你推荐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用户协议  |  隐私政策  |  在线报名  |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