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2015年5月,西北大学在册教职工2617人,其中专任教师1553人。
专任教师中,教授376人,副教授478人,高级职称教师占教师总数的55%,具有博士学位的953人,占教师总数的61.4%,具有硕士以上学位的1386人,占教师总数的89%。截至2015年5月,学校共有中科院院士2人,双聘院士(教授)10人;“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7人、讲座教授1人;国家“千人计划”全职项目1人、青年项目2人;青年拔尖人才支持计划(“万人计划”)项目1人; 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7人;***、省级有突出贡献专家40人;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人选10人;***教学名师4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18人;教育部霍英东奖励基金16人;教育部创新团队6个;***教学团队4个;省级教学名师23人;陕西省“三五人才工程”人选25人;省级教学团队21个;陕西省“三秦学者”岗位5个;陕西省“百人计划”人选65人。 中国科学院院士舒德干张国伟高鸿 双聘院士(教授)10人姓名受聘院系学科专业受聘时间侯洵光子所光学1995年刘昌明城市与环境学院环境科学1998年安芷生地质学系黄土与第四纪地质研究1998年任纪舜地质学系构造地质学1998年殷鸿福地质学系地层古生物学1998年张殿琳物理学系凝聚态物理研究2003年翟明国地质学地质学2010年张生勇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化学2010年李学勤(教授)文博学院历史学、考古学1997年李文林(教授)数学系数学史2002年 ***教学团队团队名称带头人审批时间无机化学和分析化学基础课教学团队史启祯2007古生物地层学课程群教学团队张云翔2008计算机专业基础核心课程教学团队耿国华2008地质学系晶体光学与岩石学赖绍聪2009政治经济学系列课程教学团队白永秀2010截至2015年5月,西北大学有19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5个博士学位授权二级学科、107个博士点,39个硕士授权一级学科、8个目录内硕士授权二级学科、189个硕士点,16个专业学位授权点。拥有1个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涵盖5个二级学科)、4个二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1个国家重点(培育)学科,22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 ***重点学科 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地质学(含5个二级学科)二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1、政治经济学 2、专门史 3、植物学 4、矿产普查与勘探国家重点(培育)学科科学技术史博士后科研流动站 物理学化学地质学中国史理论经济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科学技术史生物学应用经济学中国语言文学数学化学工程与技术工商管理地理学马克思主义理论世界史考古学统计学生态学软件工程中药学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 理论经济学应用经济学中国语言文学考古学中国史世界史数学物理学化学地质学生物学科学技术史生态学统计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化学工程与技术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软件工程中药学博士学位授权二级学科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自然地理学人文地理学企业管理旅游管理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 哲学理论经济学应用经济学法学政治学社会学马克思主义理论中国语言文学外国语言文学新闻传播学考古学中国史世界史数学物理学化学地理学地质学生物学科学技术史生态学统计学光学工程电子科学与技术信息与通信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化学工程与技术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环境科学与工程城乡规划学软件工程中药学管理科学与工程工商管理公共管理图书情报与档案管理艺术学理论戏剧与影视学美术学硕士学位授权二级学科 高等教育学教育技术学应用心理学固体地球物理学材料物理与化学化工过程机械油气田开发工程食品科学 截至2013年,西北大学有13门***精品课程,39门陕西省精品课程,19个陕西省名牌专业,8个省级特色专业,还有7个专业被教育部确定为特色专业建设点。有4个实验室成为***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多部教材被列入面向21世纪教材、国家“九五”和“十五”规划教材和全国研究生教学用书,获得***教学成果奖14项。2004年,西北大学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被教育部评估为优秀。 ***实验教学示范中心4个,国家人才培养基地7个,并设有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特色专业:地质学、化学、经济学、资源勘查工程、历史学、物理学、中药学、汉语言文学、考古学、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光信息科学与技术、过程装备与控制、行政管理 ***精品课程获批年度课程名称2003构造地质学、计算机基础、中国传统文化2004鄂尔多斯盆地-秦岭造山带野外地质教学中级无机化学2005科技考古学概论2006政治经济学、数据结构、岩浆岩岩石学2007无机化学与化学分析、史前考古学2008西方经济学、植物学2009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与实践2010石油与天然气地质学2012无机化学与化学分析、中国传统文化、政治经济学、中级无机化学、史前考古学、数据结构、构造地质学、西方经济学、计算机基础、植物学、科技考古学概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与实践2013构造地质学、计算机基础、科技考古学概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与实践、石油与天然气地质学、无机化学与化学分析、西方经济学、岩浆岩岩石学、植物学、中国传统文化参考资料 省级精品课程获批年度课程名称2003中国通史、构造地质学、中国传统文化、政治经济学、无机化学与化学分析、广告学、鄂尔多斯盆地-秦岭造山带野外地质教学2004地理信息系统、中级无机化学、史前考古学、科技考古学概论、中国古代文学史、数据结构、计算机网络、人文地理学、科学史、动物生物学、综合英语2005植物学、数学建模、商法学、行政管理学、区域分析与规划、有机化学2006大学英语、化工原理、西方经济学、岩浆岩岩石学、周秦汉唐文明史2007财务管理、离散数学、石油与天然气地质学、微生物学、文学概论2008古生物学、基础物理实验、国际金融学、古代汉语2009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与实践、综合化学实验、测量学、新闻编辑—理论与实务、中国历史文选2010组织行为学、地球生物学、常微分方程、电影作品读解、基础化学实验2011动物生理学、半导体物理学、大学语文、金融法、管理运筹学、波谱原理及应用2012计算机基础与C语言程序设计、矿物学、汉唐考古学、传感器原理与应用、民法学参考资料 ***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化学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地质学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物理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文化遗产保护技术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国家基础科学研究和教学人才培养基地(即基地班)经济学基地班历史学基地班物理学基地班化学基地班地质学基地班生物科学基地班生物技术(生命科学与技术)基地班 ***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理论经济学基础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历史学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西北大学承担国家“973”、“863”、“攀登计划”、国家重点科技攻关项目、国家计委重大产业化示范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重点)项目、国家杰出青年基金等国家或省部级项目437项,获各级各类科研成果奖励233项,发表学术论文12101篇,出版专著692部。据2000、2001、2002年统计,该校被SCI收录论文数在全国高校排名分别居第27位、26位、28位。中国校友会网2011、2010年中国大学nature&science论文排行榜中西北大学均为9篇,分别名列第5和第4。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及国家社会科学基金等***项目百余项。先后获得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奖一、二等奖,“长江学者”成就奖一等奖,陕西省最高科技成就奖等一系列重大科技奖励。西北大学一批科研项目获国家立项,并获得较大额度的资金资助。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国家重大科研仪器设备研制获320万元专项资金资助,承担国家科技部首届科技惠民计划项目获502.9万元资金资助,《名家四子研究》入选《国家哲学社会科学成果文库》项目,获准资助额度18万元等。 1998至2008年,西北大学获得了国家自然科学奖一、二等奖、陕西科学技术最高成就奖、长江学者成就奖一等奖、陕西省哲学社会科学成果奖等一系列重大科研奖励,科研成果5次入选“中国十大科技进展”、“中国基础研究十大新闻”和“中国高校十大科技进展”,在Nature和Science上发表了12篇论文。1997年,西北大学被SCI收录的论文数只有37篇,到了2004年,这个数字就上升到了200篇。2006年,西北大学共有327篇论文被三大检索收录。西北大学具有面向世界开展国际交流的优良传统。改革开放以来,先后与美、英、法、德、日等20余个国家及香港、 地区的100余所大学、科研机构建立了友好合作关系;邀请了包括杨振宁、李政道、普列高津、巴丁、丘成桐、福井谦一、李约瑟、吴健雄、赵浩生、费正清、哈肯、利普斯科姆、克理夫·格兰杰、大卫·格罗斯、莫瑞斯等诺贝尔奖获得者或世界一流科学家在内的800余名国际知名学者来西北大学讲学和进行学术交流活动;举办国际学术会议40余次,接待来访学者、专家5000余人;招收长、短期留学生达2000人;派出合作研究、讲学、进修等人员达1000人。友好学校西北大学重视对外科技文化交流,截至2013年与美、英、法、德、日等20余个国家及地区的100余所大学、科研机构建立了友好合作关系。日本京都大学,同志社大学,香川大学,广岛大学等韩国建国大学等泰国易三仓大学等澳大利亚维多利亚大学等美国美国西北大学,南卡罗来纳大学等加拿大多伦多大学等法国法国高等商学院,波尔多第一大学,波尔多第二大学等英国拉夫堡大学,伦敦大学等德国曼海姆大学等比利时ESHAL(艾斯)商学院,安特卫普大学等以色列本·古里安大学等塞尔维亚贝尔格莱德大学等馆藏资源截至2010年5月,累计纸质藏书232万册(不包括院系资料室图书46.6万册),中外文数据库56种,电子图书80万册,电子期刊19万册。建成了传统纸质资源与电子期刊、电子图书、学位论文、文摘索引、光盘、多媒体、视频等电子资源相互并存、互相补充的文献资源保障体系。特色馆藏中尤以16万册线装古籍的收藏在西北地区独具特色,具有很高的文物价值和学术研究价值,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被国务院命名为全国重点古籍保护单位。收藏范围除中国各朝代刻本、印本外,还有日本本、朝鲜本等,内容包括敦煌佛经写本、宋元明清刻本、明清抄本、稿本等,被确认的460部善本古籍堪属馆藏珍品。截至2013年已有21部古籍入选《国家珍贵古籍名录》。本馆还有连续收藏30年以上的中外文期刊和报纸,以及种类齐全的陕西地方志和大量 版的地方志。 学术期刊《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