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求艺—您的留学规划师

文化大学的详细资料

96次

问题描述:

文化大学的详细资料,麻烦给回复

最佳答案

推荐答案

中国文化大学位於 市阳明山麓,毗临阳明山国家公园,海拔约410公尺,下临 关渡平原,俯瞰淡水河与 港,自 市士林、北投区眺望,即可见文大校区建筑,为北部显著地标。

创办人张其昀博士建校之时,以「美哉中华,凤鸣高冈」,勉励文大师生要有崇高胸怀,为中华文化的传承与创新善尽心力,本校所在地因此得名「华冈」。经过全体华冈人数十年耕耘,文大办学已具规模,现有12个学院,囊括文学、外语、理学、法学、社会科学、农学、工学、商学、新闻传播、艺术、环境设计及教育等学术领域,大学部59系组、硕士班41所、博士班11所,是 所有大学中,科系最完备、最多元的综合性大学,规模完整,可让学生自由选择不同的专长研读,更可为兴趣广博的青年学子,提供跨领域的学习机会。此外,本校於北、中、南都会区设有推广教育部,为社会大众终身学习的理想园地。◎历史 本校创建於1962年,创办人张其昀博士及中华文化事业基金委员会原拟校名为「远东大学」,经先总统蒋公亲笔致函,建议改为「中国文化学院」,以其寓意深远,符合本校发展方向与兴学理念,张创办人及中华文化事业基金委员会欣然同意,先成立研究部,呈报教育部核准为「中国文化研究所」,设有12学门。1963年,大学部日间部15学系开始招生,随後夜间部4学系成立,更名为「中国文化学院」,後办学有成, 1980年升格改制为「中国文化大学」。◎办学理念 本校以发扬中华文化及学术为宗旨,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在文学、史学与哲学,近代西方文明的优点在科学与民主,而中国文化的振兴必须「承东西之道统,集中外之精华」,达到东方与西方、人文与科学、艺术与思想、理论与实用的全面结合。本校办学,人文、社会、科技并重,教学与研究兼顾,以复兴中华文艺的华学基地自许,以培育五育兼俱、学以致用的人才为己任,进而建设一所国际性的完整大学。本校以「质朴坚毅」为校训,「质」是质直,「朴」是朴实,「坚」是坚强,「毅」是弘毅。质直朴实,是实事求是的处事态度;坚强弘毅,是精益求精的惕励期许。求实则不落空,求精则不落後。办学与求学,唯有求实求精,方能止於至善,臻於教育的最高理想。◎校园环境 中国文化大学共有五个校区,总面积115公顷。校本部位於阳明山华冈,毗连国家公园,景象优美、空气清新、学风自由、交通便利,是学生修习课业、开阔视野与培养品德的最佳环境。校园建筑皆以中国宫殿式建筑呈现,外型典雅巍峨,教学空间设计明亮新颖、新式硬体设施,配备空调及现代化资讯讲桌,提供优质的教学习环境。本校教学资源丰富,不但拥有全校畅通之宽频网路e化服务,更有多种学术辅助单位。华冈博物馆、数位地球研究中心、华林生态园区、柏英演艺中心、数位学习中心、欧豪年美术中心、华冈实习广播电台、华冈实习农场、华冈艺术总团,均开各大学风气之先,提供最完善的教学研究设备与场域。◎董事长 现任董事长张镜湖博士,为浙江大学文学士,美国克拉克大学地理学博士。曾任美国哈佛大学研究员、约翰霍金斯大学研究员、威斯康辛大学气候员、夏威夷大学教授、加拿大维多利亚大学特约讲座、香港中文大学校外考试委员、新加坡南洋大学校外考试委员、联合国文教组织热带水文气候小组召集人、巴西热带农业气候所顾问、国际地理学会热带气候小组委员、美国地理学会杂志编辑、国科会特约讲座,以及 大学、师范大学客座教授。张董事长为创办人之哲嗣,1985年接任後,秉持创办人教育理念,建立制度,改善财务,推动硬体建设,拓展国际学术交流,被誉为教育界的艾科卡。曾获颁俄罗斯圣彼得堡大学、韩国庆熙大学及日本创价大学名誉博士学位。1999年当选国际欧亚科学院院士,为我国第一位获此殊荣的学者。◎校长 现任校长吴万益教授为美国奥克拉荷马州立大学企管博士,是国内教育界知名的国际行销与国际企业管理学家,兼具实务经验与学术声望,活跃产学界。曾任职於 化学纤维与中国钢铁公司,1992年任教於成功大学企业管理学系,先後担任过成大国际企业研究所所长、企业管理学系主任,2001年至2007年担任成功大学管理学院院长,目前为成大企管系特聘教授,拥有丰富的实务经验和教学背景,是国内少数跨足实务和理论的教育家。吴校长学术研究成果丰硕,曾在2001年获得李国鼎管理奖章及2009 科技管理学会院士,过去15年曾主持20馀项专业研究计画,并在国内外发表期刊论文80馀篇,学术会议论文 150馀篇,其中有30馀篇论文在SCI/SSCI/TSSCI列名之期刊发表。其论文曾先後获得科技管理学会优秀论文奖,管理科学学会龙腾论文奖,光华基金会杰出论文奖,IACAS最佳论文奖,ACME论文佳作奖及旗胜杯创意竞赛金牌奖等。吴校长曾经连续9年担任亚太管理评论(TSSCI)总编辑,目前为许多著名期刊之领域主编或编辑委员。

文化大学的详细资料

其他答案

中国文化大学,简称文化大学、文大,别名华冈,创立於1962年,是一所位於市士林区阳明山麓的私立大学,毗临阳明山国家公园,海拔约410公尺,下临 关渡平原,俯瞰淡水河与 港,校总区面积约21公顷。创办人张其昀为史地学家及教育家,曾任 教育部部长,早年是南高史地学派和学衡派的重要成员;嗣後於国立中央大学任教时为国风社的灵魂人物之一,为现代儒学和中国文化复兴运动的先驱。因此中国文化大学的创办被认为和学衡、国风存在精神联系,更是对中国文化学奠基人柳诒徵的纪念,为南雍办学宏旨的延续。中国文化大学现有学术单位包括文学院、外国语文学院、理学院、法学院、社会科学院、农学院、商学院、新闻暨传播学院、艺术学院、工学院、环境设计学院、教育学院,共12学院、59个学系组、41个硕士班、11个博士班;推广教育部另设有19个系所组。目前董事长为创办人张其昀之子张镜湖,校长为吴万益。历史源流梁启超先生於1921年拟在天津办一大学,定名为中国文化学院,并约地理学者即文化大学创办人张其昀往任助教。此校後因经费无著而未办成,但张其昀对此知遇之恩铭记心头,以能继任遗志而报知遇,因而在学校草创时命名为中国文化学院,实有此意。於1962年筹备之初,时任教育部长的张其昀决定先办研究所,校名曰中国文化研究所,下分十二个学门:三民主义、实业计划(甲)工学、(乙)农业、哲学(含教育)、文学、史学、政治、经济、法律、地学、家政及艺术。次年五月,大学部哲学、中国文学、东方语文(内分俄文、日文、韩文三组)、英文、法文、德文、史学、地学、新闻、美术、音乐、戏剧、体育、家政、建筑及都市设计等十五个学系成立;九月,夜间部行政管理、社会工作、大众传播与商学等四学系成立并招生,乃易名为中国文化学院。增设大学部後创办人张其昀原订名远东大学,後因总统 认为「远东」为欧美之地理观点,建议改以「中国文化」为校名。文大前身为中国文化学院与中华学术院,1980年改制大学。「华冈」名称由来中国文化大学又名华冈(英语:Hwa Kang)。中国文化大学在阳明山山仔后的校地原为一片橘子园,当时未有名称。迨至校舍落成,创办人张其昀取「美哉中华,凤鸣高冈」之意,撷「华冈」以为地名。在今日校园中的大贤馆顶楼(集吴稚晖字)、晓园碑刻与大义馆西面入口(于右任书)均可见此字样。学生社团也多冠以华冈二字,以表示属於中国文化大学的社团,而在中国文化大学就学或服务的都可称为华冈人。或有作「华岗」者,为误用。学校象徵校训、校徽文大采用「质朴坚毅」四字,作为校训,以「木铎」为校徽。质是质直,朴是朴素、坚是坚强,毅是弘毅。更简而言之,质朴是实事求是之意,坚毅是精益求精之意。[编辑] 校歌作词:张其昀/作曲:黄友棣华冈讲学,承中原之道统;阳明风光,接革命之心传。博学,审问,慎思,明辨,必有真知,方能力行。己所不欲, 勿施於人,有所不得,反求诸己。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振衣千仞冈。濯足万里流。振衣千仞冈。濯足万里流。[编辑] 象徵颜色华冈学园的代表色是灰、黄两色,象徵中国文化「辉煌」之意,并且蕴含张其昀「承东西之道统、集中外之精华」的办学理念。[编辑] 学术成就中国文化大学与中华学术院主持编撰的《中华百科全书》是 的第一部中文百科全书。全书共分10册,38种类别,条目约15000馀条。另外,中国文化大学在法律、新闻传播、社会科学、艺术、体育、外语领域见长,而中国文化大学法学院在 私立大学中,长久以来均保持国家司法考试合格率排名第三的成绩,仅次於东吴大学、辅仁大学,名列全国前十之法学院,此外并通过教育部奖励大学教学卓越计画。[编辑] 学校环境中国文化大学除毗邻阳明山国家公园外,校舍古色古香的传统式瓦顶建筑风格亦为其特色之一,张其昀曾提及卢毓骏教授在校园建设规画时欲将华冈学园打造为中国建筑的博物馆,让每一种风格的中国建筑都能在此处展现,因此今日可见许多「器」字形建筑坐落在校园各处。往日多有匾额悬於其上,但随馆楼改建与空间调整,已不多见。学校总土地面积达113公顷,校总区占21公顷,另有新店华林实验场92公顷、碧园实习农场约30公顷以及双溪苗圃地0.06公顷,供农学院学生实习之用。仍持续洽购或洽租邻近不动产,增加学校空间之发展与利用。[编辑] 校本部* 大成馆:创校时首先兴建的馆楼,有匾额「万里楼」一面,由卢毓骏教授研究周代明堂之设计,为校内馆楼中艺术价值最高者,现为新闻暨传播学院及社会科学院所在,附有兴中堂、齐园讲堂、实习法庭。* 大仁馆:主要为八角攒尖顶建筑,由卢毓骏教授设计,现为艺术学院、外国语文学院所在。内设学生艺廊,供美术系学生展出作品,五楼及六楼为音乐系的琴房以及供学生演出的三叶听。别称「稚晖楼」。* 大义馆:由卢毓骏教授设计,格局方正,顶楼为天坛式造型,现为理学院、工学院及华冈印刷厂所在,一楼为全年开放之24小时K书中心(学生多暱称为24K),以及中国信托银行的存提款机,另馆内设有测候仪器供大气系学生制播华冈气象报导之用。顶楼西面又名「观海楼」。大义馆与大典馆间有空桥相连,名为春秋坊。* 大典馆:由卢毓骏教授设计,亦为明堂式建筑为基础,但四个突出的角改为圆形的堡垒式建筑,旧时用以突显图书馆所在地「知识堡垒」之意涵。现为文学院、环境设计学院、语文中心、出版部所在。文化大学邮局亦设於此处。* 大贤馆:现为法学院所在,1F至2F为一般教室,3F则为法学院办公室、教授研究室。* 大恩馆:别名华侨塔,又名「开国纪念馆」,原为塔形建筑,改建後仅称为大恩馆。地下楼层有社团办公室、1F为阶梯教室、2F及10至12F为行政单位所在、3F至7F为一般教室。而8、9F则改为商学院办公室。* 大忠馆:别称「华冈艺术馆」,由名建筑师王以唐设计,为重檐攒尖顶,附有华风堂剧场、数位学习中心,地下设有华冈美食广场与大雅馆连接。立面左侧晓园为创办人衣冠冢,也是观赏夜景处。* 大孝馆:旧时别称「华冈国术馆」,改建後成为教育学院与体育馆所在。邻近道路由於视野辽阔,可俯瞰 市区,是观赏夜景的著名景点之一,又名「情人坡」。* 大功馆:为农学院所在,由该校建筑暨都市设计系前任系主任徐秀夫教授设计。* 大德馆:两层楼建筑,全部皆为理工学院实验室。* 晓峯纪念馆:为一纪念创办人张其昀(字晓峰)的建筑,主要由三栋大楼组成:华冈博物馆、图书馆、资讯中心。内部尚有校史室、数位地球中心、欧豪年美术中心、池田大作研究中心。* 菲华楼:菲华楼原为教职员宿舍,取名「菲华」缘为纪念菲律宾华侨庄万里先生於创校伊始首捐钜资。改建後为国际交流中心、展示中心与会议室。[编辑] 宿舍* 大雅馆:除与大慈馆同为女生宿舍外,五楼以下为华冈美食广场与社团办公室。* 大庄馆:又称「庄万里纪念馆」,与大伦馆同为男生宿舍,此宿舍为套房设计,附有浴室及冷气。* 大伦馆:由卢毓骏教授设计,与大庄馆同为男生宿舍。* 大慈馆:与大雅馆同为女生宿舍。

为你推荐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用户协议  |  隐私政策  |  在线报名  |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