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求艺—您的留学规划师

如何评价教育部双一流计划拟订取消985、211类大学

69次

问题描述:

如何评价教育部双一流计划拟订取消985、211类大学急求答案,帮忙回答下

最佳答案

推荐答案

今后,更多的国家重大项目将会在支持范围、遴选条件等方面对地方高校一视同仁,破除“985”、“211”等身份壁垒,更加注重绩效评价。

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是党中央、国务院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1995年以来,我国先后实施了“211工程”、“985工程”等建设项目,一批高水平大学的整体实力和国际影响力显著提高,带动了高等教育整体水平的提升,有力地支撑了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提出了“四个全面”的战略布局以及创新驱动发展等重大战略,对高水平大学建设提出了更高更迫切的要求。2015年8月,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15次会议审议通过《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11月,国务院正式印发,对新时期高等教育重点建设做出新部署,将“985工程”、“211工程”、“优势学科创新平台”、“特色重点学科建设”等重点建设项目,统一纳入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要求贯彻全面深化改革要求,创新重点建设机制,以中国特色、世界一流为核心,以一流为目标、以学科为基础、以绩效为杠杆、以改革为动力,推动一批高水平大学和学科进入世界一流行列或前列。985、211一直是我国“好大学”的代名词。1993年,党中央、国务院提出分期分批重点建设100所左右的高等学校和一批重点学科、专业,共有112所高校纳入211工程。在“211工程”的基础上,教育部分批将39所国内知名高校列入国家跨世纪重点建设的高水平大学名单,即“985工程”。 我国高校经费有一半来自国家财政拨款。985工程资金主要来自中央财政专项拨款、地方政府及学校主管部门共建资金、学校自筹等。专项资金支出包括人员经费、业务费、设备购置费、维修费、项目管理费等。211工程所需建设资金则采用国家、部门、地方、高校共同筹集的方式解决。这两项工程都是20世纪启动的,距现在已有近20年的时间,在促进高校水平、能力提升上起到了一定作用,集中力量与资源,培养了一批出色的高校,但是随着教育经费投入的加大以及高等教育的跨越式发展,“211”、“985”高校在资源分配、学生就业等方面引发的矛盾越来越白热化。

如何评价教育部双一流计划拟订取消985、211类大学

其他答案

“985”、“211”是每一个莘莘学子向往的中国优秀院校的代表,国家颁布的各种政策也是相对偏向这些院校的,谈及此次教育部拟定取消这些院校,我本身是感觉利弊都有。利:1.中国高校何其多,但是能够真正入选“985”、“211”的学校是屈指可数的,这也就在一定程度上将院校分为了三六九等,使得高校学子在选择院校的时候都挤破头的想进入这些学校,有的省份入选的学校比较少,使得生源流失,取消这些院校,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控制本省生源。2.个别企业在招聘过程中将“985”、“211”作为应聘的门槛,对一些有能力而非此列院校中的学生就是不公平的,取消此类院校可以使毕业生在就业时不至于因为这个门槛而失去机会。 弊: 1.中国的教育还是区分轻重的,设立不同的学院分类可以使得教育部在拨款和教务人员配备上更有选择性、针对性,而学生也可以根据自己的学习兴趣选择更适合自己今后发展的院校,考虑长远打算。 2.将高等学府划分成不同的阶段,能使得各学院的生源质量更高,学生也能物尽其用的在适合自己的院校发展,不会出现生源质量高而学校配置跟不上的情况,可以有效的开发学生的潜能,是每一个人都能最大化的发挥自己的作用。任何一件事都不是绝对的,取消“985”、“211”也绝对不是一个好或不好就能解释的,这个是要从中国教育的长远发展做打算的,我们在看一件事的时候只能是尽量能让它的利发挥到最大、弊缩小到最小,也就是人们常说的“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其他答案

得益的: 1.无非211行业性强校,如北邮、西电、中财、上财、对外经贸、北外、中国政法、上外、西财等,华电估计是没希望了,看看国家政策把华电坑成什么样了,以前多好的一所学校啊,现在被人常提起的“电气四虎”都没有华电; 理工科(北邮、西电等):这些学校大多都是有一技之长的行业性学校,且所处行业不是太差,比如北邮之于通信、互联网行业,西电之于通信、电子行业,它们跟综合性大学拼学科完整度是完全没有希望的,这是它们落选985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 财经类(上财、中财、外经贸、西财):这几所学校都处在财经热的风口上,它们即使没有985的光环,生源也不亚于华五(上交、复旦、浙大、南大、中科大),它们落选985的原因也是因为其学科完整度;2.非211强校,如中科院大学、东北财经、深圳大学、南邮、浙江工业大学、杭州电子科技大学、燕山大学、重邮、中北大学、广东工业大学、广外等,这些学校或者是地理位置特别优秀,比如深圳大学、浙江工业大学,或者是特定学科实力强劲,比如东北财经、南邮、杭电、燕大、中北大学、广东工业大学、广外,至于大怪兽中科院大学,哎,不说也罢,它们因为各类原因,没有入选211工程; 3.非C9强校,如华科、中山大学、武大、人大,它们或者实力不弱于C9中的南大、中科大、哈工大、西交,或者地理位置非常优越,但之前国家已经将位置排好了,它们要想强出头,机会不大,现在这些项目都取消了,它们机会来了! 受害的:

1. 211弱校,石河子大学、新疆大学、西藏大学、贵州大学、宁夏大学、海南大学等,这些学校本是没有资格入选211工程的,但国家考虑到教育资源的公平性给了它一个211的头衔,现在连211都不是了,尴尬!!! 2.985弱校,中央民族大学、中国农业大学、北理工、湖南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中国海洋大学、电子科技大学、重庆大学、东北大学、兰州大学等,它们无一例外的呈现出两个特质:学科冷们或者实力羸弱(相对而言);学科冷门(中央民族大学、中国农业大学、北理工、西农、兰州大学):这些学校的强势学科大多都是冷门学科,并不受考生的青睐,要不是有国家那只“看得见的手”的作用,这些学校不可能有今天这样的地位,特别是北理工,前有狼,后有虎的,现在没有985护身了,被后面的虎干掉估计是难免了;实力羸弱(湖南大学、中国海洋大学、重庆大学、东北大学):这些学校即使在985中也没有什么存在感(有些还是非部级学校),失去985护身,或者慢慢丧失考生的青睐,或者要和兄弟院校分享考生的情有独钟;3.C9弱势学校:西交大、哈工大,恩,说多了都是泪,不提也罢,一直被华科、武大、中大、人大追着打,打不赢了就说自己是皇亲贵胄,你们这样的平民跟我是无法相提并论的,现在连皇亲贵胄也不是了,再挨打了可怎么办?

其他答案

我认为这是我国高校教育的一次良性改革!取消985、211的王牌头衔,让985、211不能一直高枕无忧。在“双一流”战略下,大学和学科的绩效评价、拨款机制都将发生重大变化。财政拨款更加突出绩效导向,资金分配更多考虑办学质量特别是学科水平、办学特色等因素,重点向办学水平高、特色鲜明的学校倾斜,在公平竞争中体现扶优扶强扶特。给过去没搭上985、211班车的有实力的高校一次提升的机会。

其他答案

这或许会重新把一些名校洗牌一次。对于学校师资等建设还是有利。过去很多985、211类大学,开始努力争取到了这牌号,到后面或多或少有所松懈,当然有越来越强的。国家此行,促进了大学的竞争,使得本来很多安于现状的学校,需要开始整顿校风校纪,整顿师资队伍,整顿学校文化等等。这毫无疑问是有利的。高考,在中国,还算是十分公平的一次竞争。穷苦百姓的子女,也可以通过高考来改变命运,这把剑虽然有时候会有些偏,但那也是一点点,可以忽略不计。故而,国家双一流计划拟订取消985、211类大学对广大学子来说还是十分有利的。当然,不利的地方还是有。主要是中国潜规则比较多,有些学校可能会私下通过非正当手段运作,本来没那么好却在明面上变得好,忽悠大批学子,结果却不利于社会不利于国家。

为你推荐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用户协议  |  隐私政策  |  在线报名  |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