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父母们越来越重视孩子的英语教育,但是家长们平时应该要注意些什么问题呢?下面温斯顿英语小V跟大家来聊聊
一、亲自教孩子
孩子英语语音出问题只有一种可能:模仿对象的英文发音不标准。如果父母自身英语语音基础不好,千万不要教小朋友读英语,应该鼓励孩子多听多模仿。
我爸在我小时候尝试教过我一段时间英语,但据外人评价,应该很糟糕。我爸估计自尊心也受到了伤害,遂决定让我去上培训班。他挑培训班不怎么看价格,只关心一件事,老师的发音准不准。当然,这一条对于父母英语水平高的除外。
二、朋友圈晒娃读英语
尽量不要在朋友圈晒娃朗读英语。晒娃读英语和娃英语能不能进步之间没有任何关系。孩子英语进步只和正确方法与学习时长有关系。晒娃唯一能满足的是父母的虚荣心和攀比心而已。子女教育中掺杂了过分的虚荣心,孩子的成长心态会缺乏自信。他会特别恐惧失败,因为失败会让父母丢脸。学习不应该是为了任何人,而是为了自己。
三、别人家的孩子如何
别人家的孩子如何与自己的孩子如何之间没有任何关系。
教育心理学有一个“多元智能”理论,即每一个人都有自己学习和了解这个世界的方式,有人偏向视觉学习,有人需要肢体运动,有人擅长抽象思维。家长应该发现自己孩子总体上学习的风格倾向,从而去选择合适的英语学习路径。
最好的英语学习路径一定是孩子在的学习风格与爱好的基础上来构建英语学习。退一万步讲,孩子还是就是没有学语言的爱好。这也不是多大的事儿,任何一个行业杰出的人才不一定要非英语流利。
四、一定要赢在起跑线上
教育是马拉松,不是百米冲刺,靠的是耐力,不是抢跑。在语言学习这件事上尤甚。起步早晚不能决定最终的成绩。任何学习都是要在实践中去印证才能被最终记得。
没有理解、实践和印证,学了也白学。
五、将自己的焦虑传递到孩子身上
听斯坦福妈妈的育儿经不意味着自己的孩子就能去斯坦福。斯坦福妈妈当年能去斯坦福念书也不是因为她妈妈听了斯坦福奶奶的育儿经。
学习是自己的事情,学有所成就要为社会做贡献。我的成长环境始终没有焦虑二字,以至于到现在面对很多困难的时候,我也有着自己的决心和坚定。
0-12岁是一个人的语言关键期,这段时间内正确的英语学习方式和大量的语言浸泡对一个人学习一门外语是至关重要的,但同时,如果方法不对,态度不明,家长使了偏力,不仅对孩子的语言学习没有帮助,怕的是对人生观、价值观造成不良的影响。
我想大家都知道家庭教育的终极意义,只不过时代的噪音让大家一时无所适从。如果我们用更大的视野来看待孩子的教育,就不会执迷在学英语这个小事上。
可能当外界越来越躁动的时候,答案总在自己的心里。
我坚信,当所有的父母第一次看见襁褓中的孩子时,都会许下这个愿望,希望他们成为一个健康、乐观、善良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