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求艺—您的留学规划师

90年代为什么选择留学,一文浅谈90年代出国留学的那些事

2025年【出国留学】申请条件/费用/专业咨询 >>

留学院校申请条件是什么?留学费用是多少?学校留学专业都有哪些?

点击咨询

第一批出国留学的中国人,是一群平均年龄只有12岁的幼童,他们乘船跨洋来到异国,寄宿在美国当地家庭中,所有费用政府承担。

改革开放后公派出国留学的第一批人,是一群三四十岁的精英,人中龙凤,他们出国学习前沿科学技术,学成后报效祖国。

再到八九十年代,中国打开了自费留学的渠道,鼓励出国,一群适龄年轻人来到大使馆前排起了长队。

这三代人,留学目的、申请方式、留学生活那是完全不同的。而即便是离我们最近的八九十年代,与我们一样自费申请美国大学的这一批留学生,也与我们这一代差距颇大。

他们是到底如何敢揣着数美元就出国留学的?

为什么选择留学?

在《八十年代访谈录》里,陈丹青面对「为什么要来美国」的提问,是这样回答的:「非常简单,我说过无数遍,就是为了出来看看美术馆,看原作。」

开启自费出国后,留学的目的有许多是改革开放后想看看大世界,见见世面。毕竟在此前,出过国的人屈指可数,许多人都不知道国外到底是什么样的。

是如何申请留学的?

公费留学依旧是当年的主流出国方式,但国家经费有限,机会不多,因此不少学生开始尝试自费留学,这就需要面临自主申请这一道难题了。

海闻从北京大学图书馆抄写下美国大学的地址,随后手写一封封信寄向美国,最后被加州长滩州立大学录取。

这是最早一批自费出国留学的学生的申请方式,显然,随意的发信失败居多,成功的居少。美国大学的地址正确与否暂且不论,我们现在知道,海外大学录取学生并非成绩论,因此仅凭一封信件校方也难以判断你的综合能力。当年,很多人的信件就这样石沉大海。

初到美国的海闻

当时,中国还没有托福、GRE考试,连统一的标准化成绩也无法提供,国外甚至维持着中国学生素质很差的观念。李政道知道后就来中国招考,开设了中美联合招考物理学研究生计划(CUSPEA),通过的学生可以免去托福与GRE考试,最终共有900多人通过该考试留学美国。

该计划也让更多中国学生了解了美国大学的申请制度,在托福、GRE国内开放考试后,越来越多的人来到了美国留学

留学生活是什么样的?

2013年,陈可辛导演的电影《中国合伙人》让我们再度重温了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的出国留学热潮。

拎着一箱行李,怀揣着数美元只身来到美国,抱着好奇买上一瓶可口可乐,就要立马去学校拿奖学金或直接进餐馆打工赚钱。因为语言障碍,点菜的活还干不上,只能帮忙打扫打扫餐厅或洗洗餐盘。

到了国外不得不去打工,打工是这一代中国人的宿命。徐小平在1988年留学期间,为了消磨枯燥的洗碗时光,创作一首《留学生涯》:

「西方月亮升起来,和家乡的一样圆;读了一天PHD,却要去Chinatown洗碗;打黑工,不浪漫,没有钱,更困难;留学出国,前途渺茫后路已断;岁月来去匆匆,忙乱;青春一误再误,短暂;山穷水尽疑无路,出国好像是阳关;两只皮箱一个梦,雄心壮志离家园;谁知留学的辛酸,中国这才发护照探亲,外国却不给VISA入境;再苦再累不要紧,夫妻分居怎么行;说是国内不happy,出国却更hungry,没有选择地生存……」

一大批才俊削尖了脑袋往外走,抢着去干最脏最累的活,这是许多八九十年代自费留学的人来到美国后的处境。

打完工后,第二天就要去教室上课或去实验室工作了。当时留学的一批学生,数理化成绩是要超过美国人的,但英语水平大多不佳,因此带着录音机上课也成为了美国大学里独特的风景。

上世纪九十年代的国民电视剧《北京人在纽约》有句台词,「我变不成美国人,也早就忘了中国人是什么滋味儿了」。

到底是回国还是留在美国工作?在开启自费留学渠道后,这个问题就一直回荡在每一名留学生心里。

留学目的、申请方式、留学生活大不同,但焦虑与迷失同时命中了两个年代的学生。

本文地址:https://www.liuqiuyi.com/liuxue/347562.html

转载说明:文章《90年代为什么选择留学,一文浅谈90年代出国留学的那些事》由【留求艺】原创发布(部分转载内容均有注明出处,如有侵权请告知),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90年代为什么选择留学,一文浅谈90年代出国留学的那些事的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