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总问,孩子什么时候出国留学最好?如果已经在考虑出国留学问题,那么大家一定要提前认识到不同阶段出国都有哪些利与弊。一般来说,出国留学分为高中之前(即小学与初中)、高中、大学本科、研究生4个阶段。学姐从身边很多留学案例中总结了以下不同阶段出国的优劣。当然每个人的经历、性格、理想志向、家庭情况都有不同,这些结论仅供参考。
一、各年龄阶段出国的优劣分析
小学和初中阶段(6-15岁)
最大优点:跟随以人为本的教育体系,不抹杀孩子的创新思想,学习更快乐,心灵更健康。可以跟随孩子的天赋和兴趣发展,不必跟着教育部“学xxx可以加分”的指挥棒,一窝蜂地都去学某几样东西——也就是没有那么“卷”。最轻松地学习当地语言,达到母语水平。自然习得当地文化,有利于融入当地社会。
最大风险:中文反而会落下,对中华历史文化的理解和认同不深;国外的数学难度和要求和中国家长习惯的不一样,所以要么得自己找资源补上(像谷爱凌每个暑假回黄庄补课),要么家长也要彻底认同当地的教育理念和节奏,才能避免焦虑。
高中阶段(15-18岁)
美国和英联邦国家的高中是四年,对应国内的初三~高三。国内的国际学校建校时间短,文化积淀还不高;很多是以“高考”的思路来教国际课程,靠大量刷题出成绩,一定程度上失去了转轨国际课程的意义;师资素质很难保证,团队队伍也不一定稳定,性价比显得不高。而已经形成稳定升学成绩和口碑的少数国际学校,录取要求高,位置也有限。所以,很多北上广深的家庭愿意让孩子在高中阶段出国,“美高”一词也成为留学圈的热门话题。
优点是:(1)语言和口音比再晚出国更有可能达到母语水平;孩子在一个新的学习阶段进入新集体,也能更好的适应和融入;(2)从升学的角度来看,美高学生报考国外大学也更具优势。用英语授课的课程更受承认,很多大学可以免掉托福雅思要求;美高出具的成绩单和推荐信的可信度更高。所以与在国内读高中的孩子们相比,申请竞争力高很多。
不过风险就是,高中的孩子正处青春期,似懂非懂,还缺乏判断力和自控力。单独出国留学的话,如果交到不良朋友,很容易一落千丈。所以在选校时一定要谨慎选择正规、安全、氛围好的学校,并经常与孩子交流,了解孩子的真实想法和朋友圈。
据IIE(国际教育研究所)数据统计,在美国高中就读的国际学生中,约有五分之二来自中国。
本科阶段(18-22岁)
如果希望未来在国外发展,高中毕业之后出去是合适的。孩子既保持了“中国根”,又能真正学到目的地国的文化、价值观、思维方式,较好地融入当地社会。美国大学四年,前两年侧重通识教育,后两年侧重专业课。美国本科特别重视阅读和写作。学生不仅要短时间内阅读大量的文章,还要写出合格论文,课堂积极高质量发言才能获得好成绩。连美国孩子都觉得本科特别辛苦,留学生的巨大压力就可想而知了。
但好的方面是,在强压的学习下,英语基本可以过关。有些在美国大学毕业后可以说一口纯正的美语,与美国人深入沟通无障碍,还能掌握美式笑话的精髓,听得懂美国人的“梗”。但有些英语基础不好的孩子,即使本科出国,可能除了上课,回家了还是在网上打中国的游戏,看中国的综艺节目,读中文新闻,交友也以华人为主。在就业方面,美国和中国一样,大学校友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人脉圈。所以本科毕业后,想留当地工作、生活,建立职业和个人网络会相对容易。
本科出国可以说是海外、回国双向发展比较好的一个契机。随着中国发展向好,很多人选择本科出国,毕业后在当地积累几年实习和工作经验再回国,在职场上会很有竞争力。而美国、英国等国的毕业找工作
签证政策也越来越宽松,所以这条道路完全有可行性。对于打算想本科出国的同学,国外优秀大学都是要提前一年进行申请,也就是高三的秋季,而在申请前就需要达到各项基本条件(比如托福雅思)。所以应该尽早了解和决定,再做根据自己情况规划,才能获得理想的通知书,最大化这段留学经历。
研究生出国(22岁以后)
这时,学生已经不是孩子,而是成年人了,已经有相对固定的生活习惯、思维模式。这个阶段出国会比较难真正懂得当地文化、融入当地社会。美国研究生课程围绕专业进行,没有通识教育,对英语的要求较侧重于专业领域,所以单词量比较窄。研究生1~2年结业,在国外生活时间较短,而且课程强度大,适应期短,所以研究生基本上大部分时间用来学习专业知识,短暂的假期窗口很多人会抓紧时间用来旅游打卡发朋友圈。其实没有太多课余时间去接触当地社会和交友,更像是时间长一点的旅游。这点理工科尤其明显,很多同学反映身边的中国学生比例很大,有的项目从导师到同学到舍友都是中国人,平时交流干脆就用中文。比如,
麻省理工学院(MIT)中国的在读研究生人数(810人),就达到了本科人数(62人)的
13倍之多。
MIT:2021-2022在读国际学生统计任何事情都有其两面性。选择在哪个阶段出国,也需要大家根据个人的自身情况来定夺。
二、美本竞争加剧,孩子出国要趁早吗?
对于留学家庭来说,美国大学的本科教育是最受关注的。继美国大学的中国留学生录取人数激增之后,中国人赴美留学呈现低龄化趋势。
那么,「低龄留学」值得吗?对孩子来说,越小出国留学,虽然的确越容易接受当地文化,融入当地社会,朋友也不再限于华人圈。但缺点是从小缺少父母的陪伴,会感到很孤独。此外,在中文上,很多孩子只能听说,读写很困难。这一点也让低龄留学饱受争议。
而对父母来说,则需要强大的情感和经济上的支持。孩子如果太小出国,需要家长陪伴和照顾。这样一来,父母要么跟着出国“陪读”,要么面临夫妻长期分居;否则的话,选择在大洋另一边的父母就得付出难以想象的坚持。比如,中美之间相隔12-15个小时的时差,很多孩子打电话回家是国内的晚上。对于很多留学生父母来说,手机从不敢关机、也不敢静音。孩子如果有什么事,凌晨两三点也得赶紧爬起床处理。听到学校当地有犯罪新闻,心马上就抽紧。所以有家长心酸地打趣说,护照本得一直放在床头,得说走就走飞去“救火”。还有个很小的例子,美国大学录取非常看重竞赛成绩,而打比赛一个礼拜起码得有两次集训,假期还得跨城市打比赛。国外未成年人不能单独入入住酒店,有些不允许单独坐飞机,得有成人陪同。那么十四五岁的孩子去到陌生的城市要怎么过夜?就算父母给孩子定好了附近的酒店,美国规定未成年人不能单独登记入住,怎么办?我知道有个女孩,她妈妈每个月飞一次美国,就为带她去集训,假期陪她飞遍全国打比赛,坚持了好几年。
但妈妈这样的付出,从财力到精力,有多少家长能做到?的确,中国大多数父母在小留学生问题上都是纠结的。一方面不计成本想给孩子最好的教育,奋力托起孩子看到更高更远的世界,许一个远大前程;另一方面又想要最简单的亲情陪伴,孩子在身边就最大的安心。可值不值,100个家庭会有100种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