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看中国留学生究竟如何才能进入名校
随着美国大学申请条件的愈加严苛,国际学生申请美国藤校的录取率连年下降。早在之前《经济学人》就有文章报道过,不同体制下的中国高中生(普高、国际学生、美国高中)等,大约有4万多人申请美国顶尖院校,但被常春藤盟......
针对这一情况,不少专业人士分析,中国学子申请美国藤校过程中,容易出现以下错误:
错误一:精心的包装,却成了致命的硬伤
中国家长碰到美国招生官,抓着人家就问,「我们家孩子考多少分能上哈佛 ? 」他们的回答也如出一辙,「分数,其实并不重要。」听完这句话,有的家长直接就木讷了,也有的家长给予善意的微笑,心里想,「老外说话真不实在。」
其实,双方都没有错,是中美思维差异的原因。
美国人说话偏学术范儿,中国家长觉得不实在,大伙儿爱听落地的讲法,第一,说出概念,第二,给出数据,第三,拿案例证实。
美国大学招生官表示,他们的话经常会被中国家长们所误解,美国学校最好的教育理念遇到了中国的「最佳」实践。申请时,往往我们精心做的包装,却成了孩子的硬伤。因此,不理解赴美留学意义,全算输。
比起包装,中国学生更需要明白的是,我为何要去这所大学以及为何赴美留学,除了排名以外,这所大学可以带给我什么?我喜欢它的哪里?我是喜欢它的文化,它的历史,它的学术环境、氛围,高级的实验室还是其他。除了以上说的,我们还需要知道留学的意义究竟是什么,你是喜欢美式思维,喜欢多元文化,还是喜欢研究性学习,喜欢 Group Stuy,喜欢 Presentation 后的满足感?你究竟看上了美国的哪里?并且为了适应美国的生活,你做出了哪些努力。
如果连这两个问题都没有思考好,那么并不建议赴美学习。这两个问题都是你在文书中会阐释的问题,如果没有自己的真情实感,那么也收不到招生官的青睐。
错误二:过度的看重「分数」
美国藤校是强者之间的博弈,但各个藤校之间价值观的说法有所不同。总的来说,美国大学对申请者的能力主要可以划分为以下三大类:
学术能力 IQ :占 50% ~ 70%
领导力及影响力 /EQ: 占 20%-30%;
思维方式及自我认知:占 10%-20%;
虽然学术能力 (GPA 等硬实力成绩 ) 所占的比例较大,但这并不表示其它两方面的因素不做考虑,所以,不要过度的看重「分数」。
不过也不能太不看重分数哦!
错误三:对 3 类能力指数了解不透彻
学术能力 /IQ ( 占比 50%~70%)
中国家长理解的学术能力,最常见的误区是,第一,家长完全不知道孩子的学术能力。简单测试一下,请您三秒钟内告诉我,您孩子的学术兴趣是什么?
我相信很多家长是说不出来的。
第二,不仅是家长,有时候孩子都不知道学术兴趣是何物?同样的问题,遇到过两个有意思的回答。一个女孩的学术兴趣是:语文,数学,物理,化学和生物。各位,这是学科,这不是学术兴趣。学术兴趣是指,在学校和家长约束之外,孩子愿意无限制花时间钻研的事情。
另一个男孩则是,「我的学术兴趣是打游戏」。
的确有孩子因为打游戏,打到了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他打游戏打到觉得游戏太慢了,自己拿程序写了一个游戏,架了一个服务器,这叫打游戏打出水平了。
现在,有很多孩子都喜欢玩游戏,但是层次最多也只停留在「玩」上。
比如你也不会像编剧一样的写剧本,架构这个游戏的任务剧情和脉络。
你也没有掌握 Cocos Creator、python / Java / Javascript / Typescript、Linux 等等系统,并且你对他们一无所知。
你不知道什么是游戏引擎,什么又是游戏渲染,你还不知什么是交互设计。
有些孩子梦想成为一名职业选手,或者凭借自己的游戏天分赢得梦校 Offer,但是很抱歉,也需你只会在输了之后骂人、摔手机、摔电脑,连最基本的韧性、责任心和耐心都没有,更别提探究「游戏」更深层的东西了。
言归正传,什么才是学术热情?
「如果今天你的功课都做完了,空出了一个小时,你更愿意做什么 ?“ 」本质上是在寻找孩子的学术兴趣,不幸的是,大多数孩子都会回答我「睡觉」。不过呢也有些学生会说,我想自己做个机器人、我喜欢编程、我想开一个校内商业俱乐部等等。
美国的精英教育是,大学前两年一般是通识教育,让学生尝试各种领域。学生可以自发的探索自己的学术兴趣,再去不断去深挖,激发出自身的能量并且可持续发展,最终在学术领域里取得一番成就,这是赴美留学的好处之一。
领导力及影响力 /EQ ( 占比 20%~30%)
领导能力在中国最常见的两个问题。
问题一,扎堆现象,即为申请做得活动都像是标准化流水线做出来的。模联、植树、敬老院、支教、北极科考、非洲保护野生动物。估计九成的家长读完都会「中招」的感觉。
可做得活动就这些,如何能做出差异化 ? 拿模联来讲,大多数孩子只是参与了一下,有一个小小的经历。这些人写得东西被招生官认为「平淡无奇」,即审阅完文书后,感觉无特别之处或无任何情感波动。但有的孩子,去了模联还拿了世界的奖项,影响力一下就出来了。这就是参与同样的活动,不同人体现不同能力的奥秘之处。
问题二,家长包办。一位申请威尔斯利的学生家长,算是商界小有名气的老板,让女儿去山区支教,除了自己家姑娘,周围同学都是黄头发蓝眼睛的女孩。一看就是经过中国爸爸筛选过的同学,而且还有一路跟随拍摄的摄影师。
美国大学招生官说,他们在招生办经常看到这样的照片,他们也常常问自己,到底是录取的孩子还是他的爸爸。
支教这件事,在每季的招生中,类似话题的文书数不胜数。有人却能做得不一样,表现了自我认知,社会感知,将自己置身环境之外,理性分析环境的能力,虽然这并不是一篇措辞精美的文书,但招生官在意的并不是措辞,而是文书中表露的情感。这才是有深度的东西。
大多时候,学校在乎的并不是活动的主题,而是学生在活动中展现的思考方式。简而言之,活动和规格并不重要,挖掘做活动中的价值以及做事情的影响力才是关键。
培养思维模式 ( 占比 10%~20%)
中国式培养思维的问题,是填鸭式教育导致缺乏批判性思维。并不是说填鸭式教育不好,其实很多教育研究者都得出了类似的结论:中国的基础教育在世界是领先的,而且是基于中国的国情现阶段对大多数人较为合理和公平的基础教育。
所以我们可以看到,中国的学生到了美国初高中,总是能拿第一名,数学题做的超级快,被美国学生誉为天才这样的例子。但有意思的是,到了大学和研究生博士阶段,越往上走,发现中国学生原来的优势没有了,尤其是在探究问题的时候。
仔细分析,中国学生原先的优势在于既有的知识,或者提前学习。但在学习知识的过程中,我们不得不承认,我们的孩子缺少深入的阅读分析和思考。也许是大环境的原因,也许是迫于竞争的压力,我们的学习过程是以学习的结果为导向,我们的思考是为了得到确定的答案。
我们在一开始,就没有去想为什么,去讨论,去批判,直到那些具有批判性思维的人凭借着自己在这个领域的钻研和思考超越了我们,我们才发现我们掌握的是知识,而不是真正的能力。
大多数人的申请,是以终为始。科学的实现路径也要按照终极目标的时间倒推及目标的难度做切分。而学生赴美申请的三大门槛:首当其冲需迈过学校、标化、GPA 这一门槛,这是硬实力的表现。具体硬实力后,课外活动和文书软实力将会发挥巨大作用,软硬实力相互促进。
具体到各个方面如何准备,主要注意的关键点:
谈及出国,中国家长第一想到的是标化。孩子就读于好的高中,GPA 成绩不错,又能考出漂亮的标化成绩,招生官有理由相信,这是一个具有超强学术能力的孩子。
美国夏校竞争日益激烈,在学校、GPA、标化考试上,招生官很难区分学生的差异,这时候,就是软实力发挥作用的时候了。在众多活动资源当中,活动的选择一定要以「质」为核心。
课外活动的「质」又要如何体现呢 ?
招生官希望看到学生持之以恒的精神
招生官更希望看到的是一个真正对自己所做的事情感兴趣,专注并持之以恒付出自己的时间及精力的学生。所以,学生需要在活动中展现你的 Passion 或强烈的动机。
招生官看厌了刷存在感的学生
招生官不仅仅希望你只是参加过某个比赛,而是需要知道你是否在比赛中获得什么级别的名次。
招生官希望看到申请者的「领导力」
无论是哈佛耶鲁,还是普林斯顿,你都能从官网的 What We Look For 中快速识别学校关于「 Leaership 」的期待。
很多家长学生都把 Leaership 狭窄地理解为领导头衔,其实,它更多的是指在一个团队中发挥了领导的作用,为团队做出了贡献。此外,它还体现在你让自己的活动具有了更大的积极的影响力。
【微语】你踏上异国的土地,追逐梦想的翅膀在风中舒展,每一步都是成长的印记。
本文地址:https://www.liuqiuyi.com/liuxue/244914.html
转载说明:文章《看看中国留学生究竟如何才能进入名校》由【留求艺】原创发布(部分转载内容均有注明出处,如有侵权请告知),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随着美国大学申请条件的愈加严苛,国际学生申请美国藤校的录取率连年下降。早在之前《经济学人》就有文章报道过,不同体制下的中国高中生(普高、国际学生、美国高中)等,大约有4万多人申请美国顶尖院校,但被常春藤盟......
近年来,国内越来越多的留学生选择出国进行留学,那么,日本留学如何申请才能进入名校呢?...
澳洲预科是大学签预备课程 对于中国学生到底有多重要,大家一起来看看预科的优势!...
世界前100的大学中,有一半的大学来自美国,这也意味着申请美国的学校,你就有更多的机会进入到世界顶尖的名校。因此美国成为了中国留学生留学人数最多的国家,选择去美国留学也成为了一个学生综合实力的体现...
...面试充满了恐惧心理。那么面试真得那么可怕吗?面试时究竟要如何做才能赢得面试官的青睐呢?...
转学录取已经成为了学生赴USA留学的重要途径,其中,有非常多的中国学生赴UAS留学选择在两年制转升大学入读,之后转入自己理想的名校,这何尝不是一种跳板呢!...
...相信很多人想要知道这个问题的答案,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看看详细内容吧。...
...
...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中国学生选择去英国留学。那么,如何才能成功申请到英国名校呢?下面我给大家整理了一些有用的信息,一起看看吧。1. 选择竞争较小的专业如果你想提高申请成功率,可以考虑申请一些非热门专业。人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