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华人故事
在美国混生活,揭开光鲜的一面,也不易啊。虽然美国是移民国家,对外国人的态度,政策比西欧国家好很多,但是如果你要和美国人竞争高薪体面的工作,除了业务要精,(做高精尖技术的,我不懂,美国的产业结构是服务业......
在美国的华人故事
为了让国内同胞对中国人在美国的处境有个设身处地的了解,以下是定居在洛杉矶王耘特的自述:
有人形容来美国的感受:出国前“豪言壮语”,想干一番惊天动地的事业;下了飞机“哑口无语”,见了老外说不出英语;过了半年“自言自语”:我这是怎么啦?何苦到美国来受洋罪?
本人出国8年有余,可以用“千言万语”来表达。
初到美国,我就急着想找份工作。由于没有工卡,刚加上我没有什么特长,雇主们一听就不愿意往下谈。好不容易找了份老本行的活――在一家中国人开的小报社当记者,试用20天,老板只给了我210美元,远远低于当地的最低工资标准。
后来有了工卡,要找份如意的工作也难。到服务行业面试,老板首先问3句话:“有在美国的工作经验吗?”、“英语流利吗?”、“会说广东话吗?”,我一听就知道自己不够格。
朋友介绍我到一家仓库去做清点、搬运物品的工作,这是用不着说英语的体力活,可3天下来,我腰酸背疼,只好放弃。
我想去当车衣工,因为这个工种没有语言要求,又适合女性。有位老板同意我去试工,之前我从未用过电动缝纫机,心想它的原理应该与脚踏的差不多吧。
可当我坐下来操作的时候,才发现根本不是一回事――机器似乎不听我的指挥,手中的布匹沿着针道飞奔而去。
老板让我车一英寸,我却车了10多英寸,老板见了叫我马上下岗。我哀求道:“给我半个小时,我一定能学会”。
他听了大吼起来:“我这里不培训人,别浪费时间和布了!”当我被“扫地出门”,顶着炎炎烈日走在马路上时,心里懊恼极了:我堂堂一个记者,在中国有地位也有名誉,何苦到这个陌生的国家来受罪?!
当天就想订机票回国算了。先生好言相劝:“你应该先学好英文,学学电脑等技能,然后才可能找到合适的工作。”
说实话,我也不甘心就这么打道回府,我对美国还一无所知呢!转念一想,那么多人都能在美国立足,难道我就不行?
接下来的半年,我集中精力学英文、电脑,想将来从事文秘工作。由于担心自己的英文不过关,一直都在中国人的圈子里找工作。有位面试我的老板居然当面损我:“你的英文差远了,还想当文秘?!”
有一天,我和先生上街,见到一家老美开的职业介绍所,先生劝我进去看看。我连忙摇头,他说“试试无妨嘛”。我还是不愿意,结果他一个人进去,帮我填了张表格。
一个星期后,中介打电话来说有家珠宝公司想面试我。我听说是老美的公司,直打退堂鼓,后来在中介的鼓励下才勉强去了。
面试我的是位美国人。他询问了我受教育的情况,让我当场制作了一份生产统计报表。最后他问我,“你是否介意经常加班?”,我爽快地回答:“不介意”。
我觉得这回应该有戏了,但考虑到自己的英文水平,还是没有十分的把握。于是,我忍不住问他:“我英语说得不流利,你们不介意吧?”老美笑着说:“你才来美国一年,英语能说到这个程度,说明你很聪明。
如果我到中国一年,肯定学不了这么多。”我想就算他们不录用我,也会说这种鼓励人的话。
由于这家公司正处于销售旺季,我的前任突然辞职,他们急着要人,便“降格以求”,决定先试用我3个月。
我珍惜这难得的工作机会,尽职尽责地完成每一项任务,周末加班也不计较,工作越来越得心应手。结果我在这家公司一呆就是3年。
如今,我觉得自己完全换了一个人,好像又活了一辈子,原先在国内时做梦都想不到的事实现了:我在美国获得了硕士学位,和老美一起上班,和来自世界各地的人打交道,学会了开车,尝试着用美国方式教育我的子女……我不知道自己是不是已经实现了“美国梦”。
但我觉得作为第一代移民立足不易,我会尽自己的努力去奋斗,但也许永远也不可能找回我在国内时的成就感,真正能够融入美国社会并享受美国好处的将是我儿女这一代。
现在,在家里,我和即将上大学的儿子之间的对话方式是:我主讲中文,他主讲英文;他津津乐道于美国的“脱口秀”,却不完全明白为何中国相声为何那么好笑,需要我加以解释。而我看“脱口秀”需要向他请教。
王耘的故事讲完了。其实,好多新移民的经历,和她大同小异。不经风雨,何以见彩虹?
我在美国碰到过很多拿到绿卡的中国人,聊起来都是满腹苦水,说在美国这个不爽那个又不习惯,觉得还是在国内舒适,给人的感觉似乎是“早知如此,何必当初”。
我问他们为何现在不回到中国生活,他们却一时答不上话来,也许他们压根儿就没想过“回国生活”这个问题。
我想,和30年前相比,中国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随着中美之间经济鸿沟的急剧缩小,中国人在融入美国社会的艰难过程中难免时不时会想起中国的好处。这也算是一种“围城”吧!
还是我的老同学王庚实在。她坦言,我很留恋在中国当记者的那段生活,觉得那是我人生中最好的时光。
但是,如果现在让我回中国生活,我有好多方面肯定不习惯,比如中国复杂的人际关系就让人受不了。
尽管和发达国家相比,中国在公共服务等方面还有不如人意的地方,但我个人对中国的未来充满信心。
我相信,未来学成回国的留学人员比例只会越来越高。因为中国融入世界潮流的步伐正在加快,各方面发展只会越来越好;另一方面海龟派越来越受到重视,尤其是近期两位海龟人士出任国家部长要职,而这种好事在国外无论如何也轮不上咱中国人。
再者,我从台湾和韩国留学生身上也看到了这种趋势,二三十年前这两个地方的学生留在美国的也挺多,如今绝大多数的人选择回去工作,相应地这两地的公民来美国的签证也相当容易,因为美国签证官相信他们不会有“移民倾向”。
王庚看了一些网友向往美国的留言,给我发来邮件谈了她的看法。她认为,美国有国内同胞想像不到的优点,也有不少国人意料不到的缺憾和不足。
“我在外折腾了这么多年,也只感觉基本适应而已,还有方面需要继续努力奋斗。现在国内发展很快很好,令这里的人很羡慕。我想,一个人不论在哪个国度或地方,只要能实现自己的价值,活得开心,就算待对地方了”。
在美国的中国人能说会道是优势,美国人能说会道的特别多,每周日租大体育场当教堂传教的牧师,口若悬河,一说一个小时不打奔儿,不出语法错误,语速均匀,还能抓住听众,那本事,不是吹的。
政客们,尤其到了快选举的时候,全国上下乱窜,讲啊,演啊,对付刁蛮的美国选民,张嘴就来,表达自己的立场,拉选票,容易吗?
闪回,我从小到大,看见的是我们公司的领导拿着厚厚的稿子,坐主席台上慢吞吞地念,及其乏味的废话,翻篇的时候,抹搭着眼,把食指探到嘴里沾一点唾液。
表达沟通能力的高低,不是人种的差异,绝对是文化差异的产物,要看孩子生长的环境是否鼓励说,表达。
家长要花好多时间陪孩子,给孩子关注( attention),说什么蠢话,傻话,家长都不叱责,只是加以引导。
学校里的课程是轻松愉快的,刚会说话就有“show an tell”,就是从家里带个什么东西,给别人讲,大家互相鼓励,不许取笑别人。
我们家孩子还不认识字的时候就自己看着书编故事,有眉有眼的,给一个话题,就接着说下去,公主青蛙后妈野兽山洞孔雀珊瑚都能给攒一块儿去。
然后就是刨根问底逮什么问什么,简直就是《十万个为什么》,大人都耐着性子一一解答。
不得不又拿我的童年拿出来比,多少次被喝斥闭嘴,别乱动,或者被别人笑话。上课要背手坐正,绝对的不能说话,问问题。
美国人不光是政客,牧师,名人能说会道,一般人也能说,爱说,爱逗,爱笑,待人热情。来美国时间不短了,大家也混得很安逸了,可能大家不愿意谈起当初,在国内的文化背景下长大的我们,来到这个陌生的国度,一穷二白,说着结巴的英语,要面对外向型进取形的美国人民的那种不习惯,那种窘迫。
美国上课和国内完全两码事,尤其是上商学院的同学,课堂发言时要算成绩的,可是,昨天教授吩咐看的50页书看得稀里糊涂,说不出所以然。
咱中国人又有语不惊人誓不休的情结,生怕说点什么浅显的观点让人家笑话。即使肚子里攒出几句拿得出手的,还不一定有机会说出来,得抢,不然话题很快就转了。
还有就是做演讲(presentation),啊,那难受劲儿,就别提了,我用了整整一年才适应。
在美国混生活,揭开光鲜的一面,也不易啊。虽然美国是移民国家,对外国人的态度,政策比西欧国家好很多,但是如果你要和美国人竞争高薪体面的工作,除了业务要精,(做高精尖技术的,我不懂,美国的产业结构是服务业占多数)那沟通能力,交际能力,处世能力,也非常非常重要,光语言过关还不行,还要思维行为方式完全美国化。
对一个外国人来说,尤其是在要管美国人的,要克服的困难是不少的。有的人能力很强,但是到一定阶段,就遭遇玻璃天花板了,顶不上去了,这个不奇怪。
所以,海龟成为选择,回归母语文化,舒服。不过,这些海龟在美国文化环境浸淫久了,言谈举止思维也洋化了,回国还有点不适应。但是不会太尴尬,现在国内什么都像美国靠拢,奉美国人的方式为上选。
在美国工作这么些年,经历的人和事,不可说不丰富,见识不少,领悟很多。我摸索出好多道道,总结出来的经验,下次一定写出来和大家分享。
表达能力强是好事,可是好多美国人就这么一条优点,有的半懂不懂的事情,他也能面不改色地说半天,特自信。
有的人,讨论正事的时候智商在90以下,毫无逻辑,可是插科打诨,反应这个快,说的笑话这个绝,不是聪明人还不行,特疑惑他脑子怎么长的。
【微语】他在知识的海洋里遨游,每一滴汗水都浇灌着未来的花朵,绽放着希望的芬芳。
在美国混生活,揭开光鲜的一面,也不易啊。虽然美国是移民国家,对外国人的态度,政策比西欧国家好很多,但是如果你要和美国人竞争高薪体面的工作,除了业务要精,(做高精尖技术的,我不懂,美国的产业结构是服务业......
文章内容摘要:本文旨在深入探讨第一个留学美国的华人的故事,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介绍早期华人的背景和动机;2. 阐述第一个留学美国的华人的生平和经历;3. 分析其对后续留学生的影响;4. 探讨当时社会环境对留学......
文章内容摘要:本文将探讨留学美国的华人开创者,内容包括1. 留学的历史背景,介绍19世纪中叶中国社会的变迁;2. 华人留学的先驱,聚焦于第一个留学美国的华人的生平故事;3. 文化与教育交流,分析他对中美文化交流的重......
从零开始!希腊华人的移民体验与生活分享 作为高级移民规划师,我有幸见证了许多华人移民海外的故事,其中不乏许多成功的案例。...
...的华人学生经营小餐厅的故事。《我的前半生》讲述留学美国的主人公安迪在国外的奋斗和回归。《楼外楼...
...
...
这是一个很悲戚的故事,这个学生能够勇敢地讲出自己的失败,对其他的学生是个警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