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真的“很危险”吗
美国真的“很危险”吗?...
一、世界上最强大的反恐体系
美国是全球在反恐方面投入最多的国家,对内对外织出两张反恐大网。
911 事件后,美国国内启动了堪称 “ 坚壁清野 ” 的反恐举措,如新组建国土安全部,和各国签订集装箱安全协议,启动 IT 行业的反恐网络,实行入境美国的照相和指纹手段等,美国在本土拉起了一张严密的反恐网络。在秘密战线上,对国际恐怖组织的围追堵截也进一步升级,恐怖组织的人流、物流和资金流渠道都遇到严重阻碍。
其中新成立的 “ 国土安全部 ”,由海岸警卫队、移民和归化局及海关总署等 22 个联邦机构合并而成,工作人员 17 万多名,年预算额接近 400 亿美元。他们内部有一支专门的队伍负责监控社交网站、网络媒体的信息,以获得针对美国的恐怖袭击或者别的威胁线索。据去年年中公布的 “ 监控关键词列表 ”,包括 “ 攻击 ”“ 炸弹 ”,甚至 “ 队伍 ” 等词。据称,一名英国青年到美国游玩前在推特上开玩笑,称要 “ 灭掉美国 ”,结果刚到美国境内就被当作恐怖分子嫌犯带去问话,而后被遣返。
奥巴马任内,由于安全等原因,大举遣返非法移民,光是 2012 就遣返了超过 40 万,是美国历届政府之最。美国财政部也是目前世界上唯一一个设立反恐与金融情报办公室的国家财政机构,专职切断恐怖分子的资金支持。公开数据显示,截止 2012 年 9 月,“9.11” 之后美国联邦政府所有部门在 “ 国土安全 ” 上的支出已经超过了 6400 亿美元。
这样庞大力量投入所构建的反恐 “ 天罗地网 ” 也取得了值得称道的效果。据著名智库美国传统基金会的统计,从 911 事件到 2012 年 2 月,至少有 50 起恐怖袭击阴谋被挫败。而从挫败袭击的方式来看,只有 3 起阴谋是因为实施者不走运或周围公众的快速反应而失败的,另外 47 起阴谋的挫败都归功于情报和执法部门的努力。美国反恐的严密和苛刻,从美剧《国土安全》中也可略见一斑。
二、即使遭遇袭击,美国应对也是最成熟最高效
爆炸事故发生后,波士顿并未陷入慌乱。据当时正在现场,被央视主播误称为 “ 本台记者 ” 的王石说:爆炸后,警卫人员即刻拆除赛道围栏,警笛声起,孩子在发抖;救援车疾驰恐怖袭击现场;美国应急部门的速度非常快。
各网站电视台滚动直播事故进展;警方立即召开新闻发布会,反应快捷信息透明;谷歌开通寻人网页;有民众呼吁为受影响的外地外国参赛者提供住宿,瞬间上千人留下联络方式。
此外,《纽约时报》等需要收费的网站暂停收费,第一时间让所有人获得信息;美国红十字会网站提供专门的网站入口,使得在灾区的人们可以通过登记当前状态,使其亲人可以通过访问网站查询家人的情况;参与救援的不仅有警察,现场观众和附近居民均纷纷伸出援手,近万余当地人留下自己的电话、地址和邮箱为选手们提供食物和住宿;周边商户也发布 twitter 提供免费 WIFI。
奥巴马在白宫发表声明称全体美国人民将和波士顿人民每一步心心相印,并誓言一定抓住凶手并追究他们的责任;白宫为遇难者降半旗致哀; FBI 第一时间启动调查捉拿凶手。
政府、媒体、企业与公民之间所形成的快速有效的良性互动,充分展示了一个成熟国家面对灾难时的高效和有力,在确保不会造成更大的人员伤亡的同时,也为伤者提供了最好的保护。
三、之所以备受关注,概因美国特殊地位所致
恐怖袭击作为一个全球性的问题,已经成为人类一大公害,在全球多个国家和地区均时有发生。据统计,自 2001 年 911 事件以来,全球范围共计发生 33 次重大恐怖袭击事件,造成近 6000 人遇难。
可以看出,恐怖袭击对于美国仍是极小概率事件。而就在 4 月 15 日当天,地球上发生规模相似、性质相近连环爆炸案的,也远不止一个波士顿。正处于选举期间的伊拉克城市发生连环爆炸案,仅首都巴格达就爆炸了 6 次,造成至少 55 人死亡,300 人以上受伤;稍早时,9 名武装分子对索马里首都摩加迪沙法院大楼、地区行政大楼和国际机场发动了近年来规模最大的自杀性连环爆炸袭击,造成至少 35 人死亡,数十人受伤。
比起波士顿铺天盖地的报道,别的地区爆炸案却被一笔带过。之所以出现这种不均衡,除伊拉克等地本身动荡外,概因美国自身地位特殊使然。
美国作为全球第一超级大国,是全世界媒体、舆论关注的焦点,一举一动一次事故均会受到广泛关注,并且造成政治、经济等多方面影响。波士顿爆炸发生在纽约股市收盘前一小时,受此影响,欧美金融市场全线重挫,美股周一大幅收低,衡量市场恐慌情绪的 VIX 指数大幅上升 40%。金银等大宗商品遭遇投资者大举抛售,金价周一暴跌 9.3% 创 30 年来最大单日跌幅。同时引发全球范围的动荡,亚洲股市 16 日早盘下跌。
同时,美国媒体、网络发达,媒体记者第一时间带来详尽真实的报道,Twitter 、 Facebook 、 Google 等网络传播又迅速将事件传至世界每个角落,因而给人极强的现场感、犹如身临其境、感同身受。
因此,美国自身的 “ 光圈效应 ”,加上经由媒体报道的 “ 放大效应 ”,才会让人感觉更加危险。
(注:本文资料引用自维基百科,美国传统基金会,央视网,并综合部分外媒报道。)
结语: “ 我虽行经死荫的幽谷,也不怕遭害,因为你与我同在。” 面对灾难,我们为逝者祈祷。但无论一次恐怖袭击带来的伤痛多么惨烈,都不能否认美国在反恐与保护国土安全方面卓有成效的努力。面对突发和灾难,其应对和社会联动,更值得我们思考、学习。
本文地址:https://www.liuqiuyi.com/liuxue/145049.html
转载说明:文章《美国真的“很危险”吗》由【留求艺】原创发布(部分转载内容均有注明出处,如有侵权请告知),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美国真的“很危险”吗?...
在决定去美国留学之前,许多学生和家长都会对安全问题产生疑虑。...
作为美国第三大城市,芝加哥一直以其高犯罪率而闻名。...
...
...
...
...
...
...
...